一個被出軌女人的心聲:離婚後,我的人生才開始


文/幸知在線特約作者 黃鸝

「執子之手,與子攜老」是每對新婚伴侶的終極目標。但生活除了風花雪月,還有柴米油鹽,總有令人遺憾的婚姻,在痛苦磨礪後選擇分道揚鑣。

李梅(化名)是我的一個來訪者,她來訪時剛與前夫離婚,有抑鬱自殺的念頭,被家人勸來接受諮詢。

李梅與前夫是初戀,當初事業打拚時,兩人共歷風雨,風餐露宿的苦幹,才有了後來的「江山」,是真正的患難夫妻。

事業穩定後,李梅就慢慢將更多的重心放在家庭上,過起了女主內,男主外的生活模式。

如果不是那次無意中的發現,李梅根本不會知道,原來丈夫一直在外面養了一個情人,而且已經有兩、三年的時間了。

萬萬沒想到,這種狗血的劇情居然會發生在自己身上,李梅氣得撕毀了兩人的結婚證,婚紗照,砸壞了臥室的床,毀壞了一切留有兩人痕跡的物品,她恨透了這個背叛自己的男人。

前夫不想離婚,很快就跟情人斬斷了聯繫,每天按時回家,到點報備,一副真誠回歸家庭的態度。

一個多月的冷戰之後,在眾人的勸說下,李梅選擇原諒。

但「出軌」的這顆毒瘤,卻像一團揮之不去的迷霧,時時會盤旋在劉梅的頭腦里。

李梅的腦海里總是會忽然闖入前夫與別的女人在一起的鏡頭,任何一個情境都可以引發她無限的聯想。

前夫下班晚回家了一點,她會想:「是不是又去找那個賤人了?」並且在心裡琢磨,這個時間他可以做什麼?

有時候,前夫在家小聲接了一個電話,她立馬會警覺起來,豎起耳朵想聽清內容,甚至他在看手機時,表情稍有不對,她都忍不住會想:「是不是在跟那個賤人聊天?」她總是試圖一遍遍的,去確認前夫是否真的收心了,跟第三者是不是真的斷了,又或者他是不是現在沒有了別的女人?

這種焦慮不安,噬心般的痛苦令她的脾氣越來越暴躁。她恨前夫的無恥,妒第三者的風情,更怨自己的無能。

電視劇《蝸居》中,當宋思明的愛人知道他出軌後,對自己的閨蜜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忍痛半輩子長出來的珍珠,怎麼甘心就這樣掛在別人脖子上炫耀?」

哪個女人甘心自己度過了「苦盡」,卻把「甘來」留給她人?

李梅像變了個人似的,瘋狂給自己買衣服鞋子,做美容搞頭髮,不是經常約別人打牌,就是跟團去國外購物。

前夫目睹一切,自知理虧,也就由著李梅鬧騰。

但李梅並不快樂,雖然她報復性的為自己拚命花錢,想以此來懲罰前夫,補償自己,但內心卻像是被人戳了個洞,空蕩蕩的,心慌得厲害!

婚姻的不完美,讓李梅像個迷途的孩子,她驚慌失措,焦慮不安,內心充滿了恐懼。那種不被愛,隨時可能會被拋棄的無助感,讓她像只受傷的野獸,總是試圖裝出一副兇狠的樣子來保護自己。

她不再對前夫噓寒問曖,不再為他費神處理家內外的各種人際關係,她開始變得冷漠、獨立,看起來很洒脫,但內心一點都不瀟洒。她所有的改變,表面上看起來是為了表達不滿,其實內心深處,都是源於對自己的不接納,不認可,不肯定和不愛。


心理學家說:「我們對他人的態度,是自己對自己態度的投射。」李梅對前夫的憤怒,其實都是源自對自己的憤怒。


常有人說:「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李梅說她懂這個道理,但她做不到,她像被憤怒操控的木偶,情緒戰勝了理智。

李梅指責前夫忘恩負義,道德敗壞,沒有責任心,思想墮落,人品敗壞;但她指向前夫的手像極了一把做「手槍」狀的手勢,看似更長的食指是指向了前夫,實則最有力的拇指是對準了自己。她把前夫越是貶得一無是處,在潛意識裡,就把自己看得越是低賤,越是卑微。

而這樣一個低賤、卑微的人,是不配得到愛的,是不被喜歡的,是令人厭棄的。

她不喜歡這個令人厭棄的自己,她討厭自己現在的一切,她想把自己變成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人。她買衣服包裝自己也好,做美容健身也好,其實都是對當下自己的不接納,是對自己的全盤否定。

在潛意識裡,她認為丈夫出軌,就是因為自己不夠好,她把老公犯的錯全部都歸咎於自己,女性魅力受到了損傷,自尊心受到了侮辱,而正是這個不夠好的自己才會讓丈夫另尋新歡。

她憤怒丈夫的背叛,其實是憤怒自己的無能,無能於自己不能像第三者一樣年輕漂亮會發嗲,還能風情萬種吸引丈夫。

她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做一個勤儉持家,對家庭無私奉獻的賢良女人,可「出軌」卻像一記悶棍,擊碎了她曾堅信不疑的信念。

她任勞任怨,心無旁騖地對這個男人好,卻發現自己依然是不被愛的,依然是被忽視,不被關注、不被愛的那個人,她又想起童年時的事情,不管自己做得多好,父母總是偏袒於弟弟,委屈的淚水就在心裡凝結成了冰,封凍了她的心。

徐靜蕾在一次訪談中談到出軌這個話題時說:「出軌是人的本性,是人性的一部分。」

當時這個言論被很多人不接受。

站在道德和家庭倫理的角度,出軌自然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正如徐靜蕾所說:「出軌只是做了一件錯事,但錯不至死吧」。

既然錯不至死,為什麼很多婚姻都會在出軌之後迅速枯萎夭折呢?以李梅為例,前夫迷途知返時,倘若李梅不把出軌與自己「不好」這個信念相聯繫,對自己是持肯定,接納的態度,那麼,無論外界如何變化,她的自我始終會是完整的。

獨立完整的自我,會讓李梅感覺到自我存在的真正價值,老公出軌不一定是自己的問題,不會固執地把出軌當做對自己的全盤否定。

打擊會有,但不會成為毀滅性的打擊,她的傷可以在時間的撫慰下癒合,不會痛苦擰巴得成了另外一個人。

她會意識到,出軌只是人性的一部分,它可能是荷爾蒙作怪,可能是虛榮心作祟,可能是環境影響,可能是第三者太主動......對方出軌不是自己的錯,沒有必要用對方的錯來懲罰自己,讓自己每天都過得痛不欲生。

某情感專家曾說:「別人永遠都無法給你公正的評判和對待。」

想要公正,想要改變別人,有時也不是一件難事,你只要把他和你的利益放在一起就好了。

所以,聰明的人會創造雙贏的局面,只有愚鈍頑固的人,才會任性地採取兩敗俱傷的做法!

由於李梅始終無法面對「破碎自我」的痛苦,所以她採取的是一種兩敗俱傷的做法,內心深深折磨自己的同時,在生活中對前夫也是極盡折磨,最終兩人都痛不欲生,只能以離婚收場。經歷親密關係的挫敗,也是重新審視這段關係的機會,是重新認識彼此的機會。

一個人值不值得被愛,跟對方出不出軌沒有關係。

幸福不是沒有煩惱和痛苦,而是學會與它們相處,幸福從來不是來自遠方,而是源於覺醒的自我。

想要擺脫出軌帶來的心理陰影,就要明白,並不是伴侶的出軌行為導致了痛苦,而是這種行為觸動了內心不被愛的痛苦體驗,引發了焦慮和恐懼情緒。

明白了這一點之後,關注點就要從伴侶行為,轉到自己的內在,知道這只是情緒推動造成的,關鍵在於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關於如何擺脫情緒困擾,有以下幾點建議:

當焦慮、恐懼和不安全感升起時,要保有覺知,接納這種情緒的存在,只有對情緒保持接納,而非抗拒的態度時,情緒才不會一直困擾著你。

去認清情緒背後到底在害怕、擔心什麼?最壞的結果是什麼?自己能否承受最壞的結果呢?如果可以承受,那麼心慌、焦慮的情緒也會減輕很多。

如果痛苦太大,甚至影響到了睡眠、飲食等正常生活,建議尋求專業心理工作人員的幫助。

這一生,沒有人可以替我們走,只有當我們選擇做自己的主人,直面痛苦時,失去的,才會以另一種形式回饋我們,相遇幸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