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產品外觀為什麼會產生應力痕以及解決方案

2019-10-03   模具小王子



在塑膠產品上,尤其是原料是ABS、PP、PC,經常會看到產品表面會有發亮的應力痕,頂針應力痕、入子應力痕、肉厚差應力痕。

這些表觀發亮、發白的痕跡,就是內應力的結果,而內應力不外乎取向應力和冷卻收縮應力。澆口附近不規則應力痕是典型的取向應力造成,而肉厚差則是取向和收縮應力的共同結果,而頂針、斜銷應力痕形成的因素則更為多一些。

一般情況下,隨著保壓壓力和時間的增加,最先開始的是肉厚差應力痕、頂針斜銷應力痕、然後是肉厚差應力痕,最後是澆口附近不規則的應力痕(側看會發白髮亮),這當然也要看產品的具體結構以及進澆位置來看。

所以,當出現了這些應力痕的時候,降低保壓壓力和保壓時間是最重要的,而理解了這個,則就從這裡入手,來修改產品設計和模具設計則比成型調整來的更為有效


產品設計上:

1.整體肉厚過薄或流動末端肉厚較厚導致充填壓力和保壓壓力過大,需要加膠或流動末端偷肉。也就是說保壓降低時,看縮水處能否偷肉改善,不能的話則要大面加膠了;

2.儘量避免肉厚差,如有則需要做大分化;

3.公模的rib避免做的過大導致母模有rib應力痕。

4.如果是產品止口的區域,不方便做分化的情況下,需要要根部做R角過渡。



模具設計上:

1.澆口太小或數量太少、分布不均;

2.活動件配模較松或水路配置不合理導致模溫較高。

成型條件上:

1.合理設置保壓壓力和時間(降低);

2.模溫升高或降低(升高可改善充填降低保壓壓力;降低則是讓咬花面發亮,表面和應力痕 接近,一般而言,降低模溫是多數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