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在一個美麗的海灘上,潮水剛剛退去,不知是誰灑落了一些蜂蜜,沒過多久,一群螞蟻便蜂擁而上,盡情地享受著美味。又過了一會,海水上漲,一個海浪打來,捲走了大批的螞蟻,海水退去後,又有眾多螞蟻撲向灑落的蜂蜜……
自然界所發生的事情總會在人類社會中找到蹤跡。股市上的一批又一批的投機者因為貪享美味的「蜂蜜」而被一波又一波的無情的「巨浪」捲走,但「巨浪」過後,還會有大批的投機者因想享受「蜂蜜」而聚會於美麗的「海灘」。
股市上的高風險和高收益使眾多投機者瘋狂,股市成為人性充分展示的舞台:由於貪婪,許多已經盈利的投機者轉眼間血本無歸;由於任性,許多出現虧損的投機者不斷加倉,滿倉交易、逆勢交易,不願止損,結果只有爆倉出局;由於恐懼,許多投機者在市場主力洗倉階段紛紛離場。
人的貪婪來自於人性的自私。古今中外,人性雖有善惡之爭,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性是自私的,因為人的存在必須以肉體的存在為前提。馬斯洛把人類的動機稱為需求,指出人類價值體系中有兩類需要:一是沿生物系譜上升而逐漸減弱的本能需求,稱為低級需要或生物需要;二是隨生物的進化逐漸顯示出來的潛能,稱高級需要或心理需要。只有低級的需要得到滿足才能推進到更高一層的需要水平,不過這種層次並不是固定不變的順序,只是一種一般的模式,在實際中有很多例外。他認為,人是一種有不斷需求的動物,除短暫的時間外,極少達到完全滿足的狀況,一個慾望滿足後,往往又迅速地被另一個慾望所占領,人的一生總是在希望著什麼,因此,貪婪是絕對的,而滿足是相對的。
投機者的任性在交易中表現為沒有預先設定交易策略和計劃,或者有計劃但在交易中感性行事,不遵守交易計劃,不願意止損,逆勢交易。任性是一種由本我決定的無規範心態和非理性行為,本我是以追求快樂和需求的立即滿足為特徵的,在行為表現上就是無拘無束、無法無天的狀態。這一點很容易從天真無邪的小孩身上看到。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薩特把「存在」分成兩類:一是「自在的存在」;二是「自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就是「物」的存在,它是非創造的,具有偶然性,沒有存在的理由和目的。它的基本特徵就是沒有內在意識,是現象的存在,它的現象就是它的本質。「自為的存在」,與「自在的存在」相適應,是意識的存在,即「人」的存在,而且是指個體的人的存在,不斷涉及他物、他人和自我的動態意識的存在。自為的本質特性,是行動的永恆可能性,即改變自在的永恆可能性,因而,它具有超越性,表現為人總想得到什麼,總想成為什麼。當人們通過努力沒有實現原來的目標時就會失望、痛苦,不願意否定自己。所以,投機者對自身的修練是一個相當痛苦的過程。
恐懼是生命體在追求自身的生存、發展和繁衍的最佳化過程中為應對各種對自身不利因素所產生的應激反應。適度的恐懼能調動人的積極性來應對危險。任何一個投資者結算準備金都是有限的,如果他的持倉重,風險就高,就容易在市場洗倉時輕易放棄。同時,如果他能認真研究市場洗倉時的各種特徵,就會堅定其對後市的判斷,從而擴大盈利。
投機者的生存環境無疑是一個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生存是第一位的,人性的貪婪、任性和恐懼都將使絕大多數投機者被淘汰。因此,投機者要「認識自己」,不斷加強對自身的修煉,提高自己駕馭風險的能力,才有可能在股市上立於不敗之地。否則,被淘汰出局是必然的。
股票成交量很低,市場價格跌得很急,說明在買賣雙方都不太願意交易的情況下,存量的持股投資者因為某種不利因素,而想要在短時間內出清股票,對個股形成了強大拋壓。
其實,成交量與價格的關係,本質上就是供求關係,供大於求,價格下跌,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原理是很簡單的,但企圖在股市裡面應用好,卻非常難,想要指導交易,則難上加難,因為股票市場訊息萬變,隨時可能遇到突發事件或者利空因素。那麼,股票成交量低,價格跌得塊,一般在什麼情況下發生呢?
第一,個股遇到重大利空,持股者集體踩雷,紛紛掛低價賣出,這種情況下往往迎接投資者的是一字板跌停,賣都賣不出。舉個例子,如下圖,個股發布年度預告,預計2018年凈利潤虧損73~78億元,個股目前的總市值不足40億元,虧損卻將近市值的一倍。持股的投資者心中暗自罵爹罵娘了,既對上市公司感到氣憤,也恐懼股價大跌。果然,發布預告的次日,股價一字板跌停,跌停板上都是搶著掛單賣出的單子,但是沒有多少外面的投資者接盤,因此,裡面的投資者跑都跑不掉,硬是吃了個跌停,當天僅成交了914萬。
第二,個股前期累積了一段可觀的漲幅,買盤減少,獲利盤出逃,導致成交量萎縮,價格快速調整。如下圖,個股在前期上漲過程中,成交量越來越小,由買盤占優逐步轉變為賣盤占優,在上漲途中,隨著階段漲幅擴大,投資者恐高心理發揮作用,買入意願越來越低,直到原始的持股者獲利賣出的意願越來越強,拋壓加大,則會結束上漲的走勢,進入調整的階段。而在調整階段,個股的基本面情況未變,僅是技術性整理,所以不會引起清倉式出逃,成交量維持低量狀態,但由於承接盤還不足,速度下跌得快,這個過程一般出現在大漲後的第一次調整。
總的來看,股票縮量快速下跌,出現在下跌途中的加速和上漲途中的調整,背後的心理變化才是值得研究與分析。
量之要,其一在勢也。高位之量大,育下落之能;低位之量大,藏上漲之力。
因為市場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雖然說成交量比較容易做假,控盤主力常常利用廣大散戶對技術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種指標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觀的要素之一。
市場分歧促成成交。所謂成交,當然是有買有賣才會達成,光有買或光有賣絕對達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後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後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會成交。
量不規則性放大縮小。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突發利好或大盤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妖莊所為,風平浪靜時突然放出歷史巨量,隨後又沒了後音,一般是實力不強的莊家在吸引市場關注,以便出貨。
確認當前價格運行趨勢:市場上行或下探,其趨勢可以用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進行確認。逆趨勢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縮減或清淡成交量進行確認。
趨勢呈現弱勢的警告:如果市場成交量一直保持銳減,則警告目前趨勢正開始弱化。尤其是市場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斷的準確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應該值得懷疑。
區間突破的確認方法:市場失去運行趨勢時即處於區間波動,創新高或新低即實現對區間的突破將伴隨成交量的急劇增加。價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預示市場尚未真正改變當前運行區間,所以應多加謹慎。
成交量催化股價漲跌 一隻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該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當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資金對股票未來看好時,他們就會投入資金;當更多的人或資金不看好股票未來時,他們就會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引起價格下跌。
在一個拐點出現的時候,那麼這個拐點的基準日,傾向於成交量萎縮。我們通過對10年來一些重要的大盤的轉折點的研究,發現這種情況屢屢出現,其機率在80%以上。 這種情況說明當拐點降臨的時候,市場人氣是極端低迷的,市場中大多數的人心懷絞痛,他們在這個時刻對市場形成了一致性的看法,這種悲觀情緒在肆意的蔓延,在不斷地打擊著每一個參與者,而這些參與者在市場中的表現就是被動性拒絕交易,這就是成交低迷的因。
但是一旦市場出現了轉機,人們的眼球就會立刻被吸引過來。沒有準備的人會吃驚,會關注,會等等看。經驗豐富的人,會立刻介入,而職業交易人則會全倉而動。這樣價格便會持續上升,直到觀望的人介入全倉者退出,而留在圖表上的則是放大的成交量和遠離拐點的價格。
股市中有句老話:「技術指標千變萬化,成交量才是實打實的買賣。」可以說,成交量的大小,直接表明了市場上多空雙方對市場某一時刻的技術形態最終的認同程度。
成交量買賣口訣:
1、量增價平,轉陽信號:
股價經過持續下跌的低位區,出現成交量增加股價企穩現象,此時一般成交量的陽柱線明顯多於陰柱,凸凹量差比較明顯,說明底部在積聚上 漲動力,有主力在進貨為中線轉陽信號,可以適量買進持股待漲。有時也會在上升趨勢中途也出現「量增價平」,則說明股價上行暫時受挫,只要上升趨勢未破,一 般整理後仍會有行情。
2、量增價升,買入信號:
成交量持續增加,股價趨勢也轉為上升,這是短中線最佳的買入信號。「量增價升」是最常見的多頭主動進攻模式,應積極進場買入與莊共舞。
3、量平價升,持續買入:
成交量保持等量水平,股價持續上升,可以在期間適時適量地參與。
4、量減價升,繼續持有:
通常出現在上漲中期,成交量減少,股價仍在繼續上升,適宜繼續持股,即使如果鎖籌現象較好,也只能是小資金短線參與,因為股價已經有了相當的漲幅,接近上漲末期了。有時在上漲初期也會出現「量減價升」,則可能是曇花一現,但經過補量後仍有上行空間。
5、量減價平,警戒信號:
成交量顯著減少,股價經過長期大幅上漲之後,進行橫向整理不在上升,此為警戒出貨的信號。此階段如果突發巨量天量拉出大陽大陰線,無論有無利好利空消息,均應果斷派發。
6、量減價跌,賣出信號:
成交量繼續減少,股價趨勢開始轉為下降,為賣出信號。此為無量陰跌,底部遙遙無期,所謂多頭不死跌勢不止,一直跌到多頭徹底喪失信心斬倉認賠,爆出大的成交量,跌勢才會停止,所以在操作上,只要趨勢逆轉,應及時止損出局。
7、量平價跌,繼續賣出:
成交量停止減少,股價急速滑落,此階段應繼續堅持及早賣出的方針,不要買入當心「飛刀斷手」。
8、量增價跌,棄賣觀望:
股價經過大幅下跌之後,出現成交量增加,即使股價仍在下落,也要慎重對待極度恐慌的「殺跌」,所以此階段的操作原則是放棄賣出空 倉觀望。低價區的增量說明有資金接盤,說明後期有望形成底部或反彈的產生,適宜關注。有時若在趨勢逆轉跌勢的初期出現「量增價跌」,那麼更應果斷地清倉出 局 。
成交量買賣原則
1、任何進出,均以大盤為觀察點,大盤不好時不要做,更不要被逆市上漲股迷惑。
2、在多數情況下,當量縮後價不再跌,一旦量逐步放大,這是好事。
3、在下跌過程中,若成交量不斷萎縮,在某天量縮到「不可思意」的程度,而股價跌勢又趨緩時,就是買入的時機。
4、成交量萎縮後,新低點連續2天不再出現時,量的打底已可確認,可考慮介入。
5、成交量萎縮後,呈現「價穩量縮」的時間越長,則日後上漲的力度愈強,反彈的幅度也愈大。
利用成交量選股要注意以下四個要點:
(1)要選籌碼集中、洗盤徹底的品種。一隻個股,無論是在底部還是上漲趨勢中的回調,量能萎縮到極限,就容易快速上漲,籌碼集中才有利於快速拉升。如果籌碼過於分散,其價格漲跌幅度也會相應縮小。
(2)要看底部量。有一種是看立樁量,所謂量為價先,不能單純看量能,更要看量比,看持續程度。如果持續成交量紅柱階梯上升,那麼資金流入必然推動後市漲幅。
(3)要選股性活的,迴避呆滯品種。一般來講,牛市裡以進攻為主的策略,意在更多更快獲取收益;調整中以防禦策略為主,意在減少降低風險。例如近期創業板就遠強於主板,板塊高速輪動也是牛市一大特徵,要選順應當前熱點板塊品種。切記要迴避超級大盤股,在熊市的時候要迴避強周期性股票。
(4)要注意介入時機。同樣是一隻強勢股,不同上漲階段速度是不同的。在莊家吸籌階段,介入比較安全,但上漲速度很慢,需要更多的時間成本。最高效的方法,是等主力吸籌完畢,充分洗盤結束之後,放量啟動拉升時再介入,這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吃最肥的一段。
量價選股的方法:
開門見山
在下跌過程中,出現低位放量中陽(最好是漲停)當天換手超過3%,但不過5%。之後的兩天連續有3%以上的換手,不過8%,就構成底部反彈的經典組合開門見三,一旦回落馬上介入,通常有15%左右的空間。
倍量彙集切割線
在反彈初期,低位用小幅放量中陽切過所有的短期(5日、10日)均線後放量上攻,在長期均線(60日)附近,用倍量中陽完成對大均線的穿越。這種彙集成本的量價結構又叫雙升切割線,在均線的共振下,是底部加速的重要標誌。
在盤局的尾段,股價反彈走勢具有以下特徵:
(1)波動幅度逐漸縮小。
(2)量縮到極點。
(3)量縮之後量增,突然有一天量大增,且盤出中陽線,突破股票盤局,股價站在10日均線之上。
(4)成交持續放大,且收陽線,加上離開底價三天為原則。
(5)突破之後,均線開始轉為多頭排列。而盤整期均線疊合在一起。
贏在等待,輸在猶豫
人貴自知、自知者明。
雖然市場機會無限,但是屬於你的機會有限,你所能把握的機會更少。每一個人都有優劣勢,客觀認識自己、主觀分析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定位。在屬於自己的機會出現之前,會抱著平和的心態耐心等待,對屬於別人的機會持欣賞的態度。
自知者還明白沒有「完美的交易」,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有,從來不會對錯過低價買進而後悔,也不會為沒有實現利潤最大化而煩惱。 股票完整操盤的流程:「等待買進——買進——等待賣出——賣出——等待再次買進」。在你徹底退出市場之前,永遠在這個流程里循環往復。
誠然,買進是操盤成功的前提條件,好的買點可以讓你站居一個好位置,進可攻退可守,對其後持股提供強大的心理支持與迴旋餘地。
賣出是對買進獲利的了結或買進虧錢的止損,這一點在特定情況下比買進更重要,嫻熟的操作賣點的把握,可以有效克服人性中固有的弱點,它能讓股票操盤手在行情趨勢見好時大膽擴大利潤,而在不利情況下全身而退保存實力。
股諺云:會買的是徙弟、會賣的是師傅,說的就是師傅能夠比徙弟更了解人性弱點,而且能夠控制人性中一些難以根除的弱點。但是這兩點對股票操盤手來說還不是最重要的,操盤最重要的技巧是善於等待!
為了說明等待於股票操盤手的重要性,可以回顧完整操盤的流程:「等待買進——買進——等待賣出——賣出——等待再次買進」。
在你徹底退出市場之前,永遠在這個流程里循環往復。從時間方面來說,買進或賣出是一個點,等待則是一條線、一個過程。買賣動作所花的時間在一年內累積不會超過1%,其它時間都是處於等待過程之中,僅此而言,等待是股票操盤手最重要的技能。
作為一項技能,等待不是無事可做,不是猶豫不決,不是前怕狼後怕虎而裹足不前。
等待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綜合素質,這項技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股票操盤手的買進技巧和賣出技巧,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操盤手心理素質的高低。證券市場說到底是人和人的博弈,各類群體的客觀優劣勢對博弈結果有較大影響,但對博弈結果起決定性影響的因素是各類群體的心理素質!
在培養買賣技能的同時,也是對等待機會和心態的磨練,重要的是要意識到!善於等待的人必善於買賣,善於買賣不一定善於等待。
等待的最終目的是行動,證券市場中的行動體現為買賣。提高買賣技能的方法除了學習操作技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對以往的實際操作進行分析。找出操作中的不足或缺陷,特別是具有共性的問題。
找到它、解決它,經過如此不斷地循環,買賣技能就會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當你的買賣技能達到一定層次之後,應該買賣時動作迅速,買賣時機未到需要等待時,你會更有信心、更有耐心。武俠小說對武林高手的描述一般是:見血封喉、一擊不中全身而退。
兵法有云: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
雖然並一定要成為所謂的高手,但是這個道理一定要深刻領悟!學習等待、善於等待!
越是著急,最後越是虧損的越多,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不妨關注筆者公眾號:老鄧侃股(ki36881),更多財經資訊、經驗技巧和操作策略以及獲取莊家主力戰法的盈利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