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后禮服配置數件玉器,有一件專用於婚配的玉圭

2019-10-13     文藏


定陵出土玉穀圭 定陵博物館藏


明代皇后禮服示意圖

禮服是明代后妃的朝、祭之服,皇后在受冊、謁廟、朝會等重大禮儀場合穿著禮服。學者董進在紫禁城發表的《圖說明代宮廷服飾(七)——皇后禮服》一文中,為我們這樣介紹明代后妃的禮服。


洪武元年,以褘(huī)衣、九龍四鳳冠等作為皇后禮服。永樂三年修改定皇后禮服為九龍四鳳冠、翟衣、黻(fú)領中單等,後沿用。


皇后禮服上的玉佩形制與皇帝所用相同,兩組,每組有珩(héng)一件,頂部系金鉤;瑀(yǔ)一件,在珩之下;琚(jū)一對,在瑀左右,飾描金雲紋;玉花一件,在瑀之下;璜一對,飾描金雲紋;沖牙一件,在玉花之下;玉滴一對,在玉花之下、沖牙左右。自珩以下用絲組穿玉珠五串連接各飾件。


珩、瑀、玉花、沖牙皆飾描金龍紋。


玉佩下有小綬一對,顏色、紋樣與大綬相同。大綬為長方形,用黃、赤、白、縹(piǎo)、綠五彩織成,纁色織物襯裡。


大綬上垂織帶六條,也稱作「小綬」,顏色與大綬五彩相同,分成三組編結,懸掛玉環二枚。


孝定皇后與孝端顯皇后畫像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周禮·考工記》云:「穀圭七寸,天子以聘女。」明代皇后禮服使用玉穀圭,長度合周尺長寸,尖頂、平底,圭身兩面均刻有谷(谷)紋。


玉穀圭 參考定陵實物繪製

谷紋為豎行排列的凸起狀圓點,象徵谷芽,取「谷以養人」之意。


玉佩、小綬、大綬 參考《中東宮冠服》繪製

下部套有黃綺,用黃色金龍紋玉圭袋盛納。慈聖太后冠服中有「白漿衣玉穀圭一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x4RQx20BMH2_cNUgv1j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