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那些看得見的捷徑,只是人生的「陷阱」

2020-06-17   國學書舍

原標題:《菜根譚》:那些看得見的捷徑,只是人生的「陷阱」

《菜根譚》:那些看得見的捷徑,只是人生的「陷阱」。

人生無論是謀事還是修行,都沒有你認為的方便法門,所謂「捷徑」只是一個陷阱,那些擺在你面前的捷徑,只會讓你喪失更多東西。

所以,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絕對不會把自己的眼光放在捷徑上面,更不會通過投機取巧的手段去達到自己的目的。

從前有一個人,他家裡面非常貧窮,他就靠著給別人做短工來維持生活。

有一天,他得到一件粗布衣服,經常把這件衣服穿在身上。這時有人看見了就對他說:「你本來是上等家庭出生的人,非常高貴,為什麼要穿這種粗布衣服呢?這種衣服根本配不上你啊,現在我教你一個方法,保證你可以得到一件更好的衣服,不過你要照我的話去做,我也不會騙你的。」

這個窮人聽了非常高興,表示願意照他的話去做,那個人就在窮人面前燒了一堆火,對他說:「你現在把身上的衣服脫下來扔到這個火里,一會衣服燒完的地方,你就能得到一件上好的衣服。」

窮人就把身上粗布衣服脫了下來扔到火里,衣服燒完之後什麼都沒有了,他到火里去找好衣服,結果什麼都沒找到。

你想得到任何東西,都需要你在擁有了相應的條件之後才能獲得。

就好像這個故事之中的窮人一樣,他沒有改變自己的物質條件,就想要得到一件不屬於自己的好衣服,這是不可能達到的。

即便你認為出現了一個可以快速達到目的的方便法門,其實也只是一個陷阱,不管是別人故意設在你面前的陷阱,還是上天故意玩弄你的方式,總之,這個捷徑一定不會達到目的。

《菜根譚》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殘篇斷簡封錮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艷舞湮沒了。學者須掃除外物,直覓本來,才有個真受用。

人心之中都有一部真文章,這個文章都需要通過踏實修行才能獲得,但是在世俗之人身上,他們的真文章都被表面的花枝招展所掩蓋,並且錯失了自己本性應該追逐的正確方向。

每個人心裡也都有一首旋律美好的樂曲,可惜都被那些妖冶的歌聲,艷麗的舞蹈所掩蓋。真正做學問的人要排除外界的誘惑,直接去尋找內心最自然的本性,才能求得真正享用不盡的真學問。

人生修行也是如此,很多人在修行的路上,為了快速到達一個開悟之後的境界,通過各種投機取巧的手段,最後不但沒有達到目的,反而給自己修行的路上埋下了更多的障礙。

一個皇帝想整修京城的寺廟,就派人去找幹活的師傅,於是手下的人找來兩幫人。

一幫是京城有名的工匠,另一幫人是幾個和尚,由於不知道哪一組工匠手藝比較好,就打算先考驗一下他們。

皇上要求這兩組人先去整修一個小的寺廟,三天之後要去查看結果,這一幫工匠跟皇上要了很多顏料,又要了很多工具,而讓皇上奇怪的是,那一幫和尚並沒有要什麼工具,只是要一些抹布與水桶。

三天之後,皇上去查看結果,看到工匠們用非常多的顏料把寺廟裝飾得五顏六色,非常滿意,而他去看和尚整修的寺廟時愣住了,和尚整修寺廟沒有塗任何顏色,只是把牆壁桌椅之類的東西擦乾淨,讓它們呈現原本的色彩。

雖然寺廟有一些破舊,但是有一些破舊的寺廟整理乾淨之後,反而透露著古樸與優雅,在山澗之中和山水以及雲彩融合為一體,給人非常融洽的感覺。

與之相比,工匠所做的五顏六色的寺廟,都顯得非常礙眼了。

從人生長遠的角度來說,真正能夠讓你達到目的的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明心見性,保持平靜的本心,讓一切順應自然。

當你內心平靜時,在自己應該走的路上逐漸的沉澱和積累,你想要的事情都能夠到達,人生的真性情方能顯現。

文|國學書舍

品讀國學智慧,感受古人文化,體悟不一樣的世界,看見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