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立冬了,自從孩子給奶奶帶後畫風清奇,這樣給娃穿衣服不科學

2019-10-30   媽咪參考

「本文由媽咪參考原創,感謝支持,歡迎轉發分享」

老人帶孩子總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比如根深蒂固的節儉,寧可多穿一點熱著也不能穿少了冷著孩子,孫子要什麼幾乎都會滿足,孩子小時候要綁腿、穿小鞋等等各種流傳下來的習俗。

婆婆帶娃我行我素

小陳就有同感,在生完孩子3個月後,回到單位繼續上班。夫妻二人因為工作白天無法帶孩子,於是孩子就由婆婆帶著。

但是婆婆是一個非常節省的人,小陳在重返職場前給寶寶的日常所需都準備齊全充分,尿不濕也買得是市面上口碑不錯的,但是婆婆就是信不過尿不濕,認為裡面有添加劑,對寶寶又危害,非得給孩子用自己準備的尿布。

就連孩子平時應該喝多少奶,都是婆婆說了算,小陳跟婆婆講科學育兒,婆婆就說她兒子就是這麼帶大的,健康結實得很。

不止這些煩心事,就連孩子穿衣服都是婆婆隨性而為,因為現在東北暖氣還未供應,房間溫度比較低,但是給孩子的房間準備了電暖氣。

室內溫度在26℃左右,孩子卻依舊穿了兩件衣裳,小陳跟婆婆提過多次不用給孩子穿太多容易個孩子捂出熱症,可是婆婆根本不聽。

自從孩子給奶奶帶,畫風清奇

一場秋雨一場寒,近期下了幾場雨,氣溫也越來越冷。前段時間小段工作忙沒時間照顧孩子,於是就將孩子放到了鄉下的奶奶家,周末去看看孩子,剛進院,就看到一個大粉球跑了出來。

定睛一看竟是自己閨女,這天氣還在零上呢,奶奶就給孩子穿這麼多。最裡面是保暖內衣,然後是厚毛衣,奶奶給做的棉衣套在毛衣外,最後是冬季室內穿的珊瑚絨睡衣。

這還沒外,又擔心孩子脖子耳朵凍到長圍脖是裹了一圈又一圈。

快立冬了,孩子 穿衣有哪些誤區

(一)外出穿著越厚越好

「冬天了,當然是穿得越多越好」這是很多人的觀點。一場秋雨一場寒,天冷加衣很多有孩子的家庭就會出現一種現象,家長就加了一個毛呢外套,孩子卻里里外外加了七七八八。

這段時間醫院兒科生病的小朋友就有很多,一些家長不了解孩子生病原因,只當做保暖工作不到位,於是來看病都是捂得嚴嚴實實的,醫生伸手去探孩子背頸處的體溫,孩子的身上都是汗濕的。

很多孩子生病都是因為家裡給穿得太厚,出汗後著涼,非常容易感染風寒。還有一些孩子,因為穿的太多,又不能及時消汗散熱,患上了熱症或皮膚病。

家長需要了解,孩子小新陳代謝正是旺盛的時候,與出汗,比較怕熱,對冷的耐受力要強一些。

小貼士:

(二)孩子睡覺衣著過厚

天氣漸冷,尤其是在東北現在還未到供暖的時候,房間會比較冷。一些家長擔心孩子睡覺時穿被子,不能及時發現,著了涼,於是在孩子睡覺的貼身衣物之外又會額外加一些厚睡衣,如珊瑚絨或加棉睡衣。

這種觀念是非常錯誤的,首先孩子穿得過厚是不僅渾身不適,而且很難翻身,持續保持一個姿勢會引起肌肉僵硬,影響孩子無法進入深度睡眠。

孩子睡眠質量變差,阻礙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進而耽誤孩子的身體發育。

(三)將孩子口鼻捂得嚴實

空氣變涼,一些家長也會擔心孩子呼吸量空氣損害器官、肺部等等,外出時回給孩子準備一個小口罩或圍巾包住口鼻,也能起到隔絕細菌病毒的作用。

但這種保護讓孩子的鼻腔、呼吸道等整個呼吸系統得不到鍛鍊,免疫力會比較低,對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抵抗力減弱,更易生病。

因此,選擇給孩子遮擋口鼻需要注意環境,一般空氣良好的環境是不需要給孩子的遮擋口鼻的,但在一些人雜、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合還是需要幫助孩子遮擋口鼻,隔絕細菌病毒的。

圍巾口罩的材質不要選擇纖維的,孩子很容易將細小的纖維吸入體內,引起孩子出現過敏、哮喘。

使用圍巾或口罩需注意個人衛生,要經常清潔更換。

媽咪嘮叨:

孩子過冬,家長給孩子穿著過多過厚出發點是好的,但家長也許科學理智的為孩子增減衣物,應為我們最終的目的是不讓孩子生病,身體更加健康強壯。

要記得孩子年紀小新陳代謝旺盛,比起怕冷,孩子更加怕熱哦。


媽咪參考,用科學的育兒經驗,給你絕對的乾貨分享,用專業知識為孕媽和寶寶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