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與安生》七月安生家明不會好好說話?原來是他們語文學得好

2019-07-29     我愛我的娛樂圈

導語:《七月與安生》光懂愛情還不夠,還需要跟男主女主學會「斷句」

《七月與安生》七月淑女保守,安生大膽開放,兩人的性格差異如此之大,卻成了無話不談的閨蜜。友情是偉大的,為了幫助七月追求家明,安生與七月合作寫情書,發揮自己的繪畫特長,承擔了為情書配圖的任務,並扮演了鴻雁的角色。

愛情是神奇和自私的,本來是幫助閨蜜追求意中人,不期自己在這個過程中卻愛上了家明。友情再偉大,也不能同他人分享對同一個人的感情。安生為友情犧牲了高考,也為友情犧牲了與家明的愛情。

在電影版《七月與安生》中,曾有網友留言說同情安生的遭遇,認為她跟阿潘走了之後「混的有點慘」,但電視劇版《七月與安生》因為有足夠的篇幅來展示過多的細節,處處顯示出安生和家明愛的更深沉一些,反而是小家碧玉型的「乖乖女」七月被夾在中間,被蒙在鼓裡。在大學裡她受田迅雷好意的點撥而對家明的愛敏感多疑,她的處境似乎更值得我們同情。

小編說的這些細節,就是劇中通過七月安生家明在這種三角戀關係中,為表達一種「欲說還休」、「隱隱約約」的愛情,通過語文課上學來的「斷句」知識,來達到一語雙關或彌補口誤的效果。

斷句效果1:「我不喜歡你,還能喜歡誰?」

這本是安生與七月在排練「家明表白」情節時假設家明可能說的台詞,卻「不幸」被安生「言中」!面對七月的詢問「你喜歡我嗎?」家明先說了一句「我不喜歡你」,此語一出,不知是家明心中所想還是他的口誤,亦或他是在故弄玄虛?停頓了足夠讓人產生誤解的數秒鐘之後,才說了後半句「還能喜歡誰?」

小編覺得這個情節不是在表現安生預言的準確,而是告訴我們這是家明喜歡安生這一內心真實想法的無意流露,後半句是彌補前半句之口誤的。

斷句效果2:「我喜歡的當然是你,所說的那個人」

在安生家中,家明發現了安生與七月情書有關的小秘密。由此兩人在七月的「偷聽」之下展開了一場對話,其中有這樣的問答:

家明:「你有喜歡的人嗎?比如那個阿潘……」

安生:「當然是你,所說的那個人了。」

安生是愛家明的,這句話的前半句不是故意讓在一邊偷聽的七月揪心的,而是她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自然表露。只是潛意識中覺得前半句說的不妥,只能用後半句來彌補和搪塞了。

斷句效果3:「我不會想你的,才怪。」

這是七月在車站送別安生時所說的一句話,當時安生大喊:「七月,我會想你的!」但七月卻說了一句很不合時宜讓人尷尬的話:「我不會想你的!」。

安生的脖子上所佩戴的那顆項墜也許讓七月發現了安生與家明之間的「貓膩」,心中產生了不快,所以才說出了「我不會想你的」這句話。但最終友情戰勝了愛情,七月在最後用只能自己聽到的聲音補充了一句「才怪」。七月真是一個「理科女」的小可愛。

斷句效果4:「當然沒有。」

這是家明與安生對話中的一句,家明問安生「高中時是否到過自己家?」明明有著為七月送情書而去過家明家的經歷,順便說出了一句「當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承認之後會引起不必要麻煩的連鎖反應,回過味來的安生只好又加上兩個字「沒有」……就是這「當然沒有」這句話中間出現的微妙停頓,包含了多少無奈和心酸呢?

小編說《七月與安生》所描寫的愛情是一種很悽美的幸福,得益於男主女主「語文」那不錯的功底——斷句斷得好。朋友們以為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wuoTRWwB8g2yegNDpdR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