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至9月手足口病高發期,5歲以下兒童該如何防治?

2019-07-25     胖爸爸小兒推拿

什麼是手足口?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其感染途徑包括消化道、呼吸道及接觸傳播。

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潛伏期: 一般2~ 6天,7、8、9月是發病高峰期。

臨床症狀為起病急,表現發熱、口痛、厭食,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出現斑丘疹,後轉為小皰疹或小潰瘍,口腔內可波及舌、牙齦、扁桃體和咽部。皮疹手、足部較多,掌心背面均有。皮疹數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消退後不留痕跡,無色素沉著。

同時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頭疼等症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多在1周內痊癒,愈後良好,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應及時到醫院監護綜合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常規檢查:白細胞數減低或正常;尿、便一般無異常。

悅悅今年3歲半,2019年7月中旬來胖爸爸門店。

咳嗽1周,有痰不易咳出,發熱1天,體溫最高39.2℃,現體溫38℃。因口腔潰瘍拒食三餐,咽部疼痛紅腫,有不明顯白色疹子,手心、腳底隱現紅疹,但不多。

望診:面色發紅,精神疲倦,脈滑數,肺部呼吸音粗。

辨證:手足口病。

調理原理:八卦,平肝清肺,四橫紋,天河水,揉天突,揉膻中,按弦走搓摩。

推拿穴位:

【順運內八卦】

精準取穴: 手掌面,以掌心(勞宮)為圓心,以圓心至中指根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畫一圓,內八卦即在此圓上。

推拿方法: 用左手捏住孩子的食指、中指、無名指,用右手拇指指腹著力,順時針方向運內八卦3分鐘。

取穴原理:順運內八卦消除宿食,開飽脹。

【清肝經】

精準定位: 食指掌面指根到指尖成一直線。

推拿方法: 用拇指指腹從食指,指根向指尖直推,100-300次。

取穴原理:具有平息肝風、解熱鎮驚、疏肝鬱、除煩躁的功效。

【清肺經】

精準定位: 無名指掌面指尖到指根成直線。

推拿方法: 用拇指指腹從孩子無名,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肺經100-300次。

取穴原理: 清肺經有清肺熱的功效,可調理孩子因外感導致的發熱。

【掐揉四橫紋】

精準取穴: 在掌面,食、中、無名、小指的第一指間關節橫紋處。

推拿方法: 用拇指指甲掐揉孩子四橫紋5~10次。

功效主治: 掐揉四橫紋可健脾和胃、消食導滯。

【清天河水】

精準定位: 前臂正中,自腕至肘成一直線。

推拿方法: 用食中二指自孩子的腕向肘直推天河水,300次。

取穴原理:清熱解表、瀉火除煩。

【揉天突】

精準定位: 位於人體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推拿方法: 揉用食中指端按揉,約揉1-3分鐘。

取穴原理:寬胸理氣,化痰利咽,和胃降逆。

【揉膻中】

精準定位: 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處。

推拿方法: 揉用中指端按揉,約揉1-3分鐘。

取穴原理:膻中穴有理寬胸、止咳化痰、止嘔的功效。

【按弦走搓摩】

精準定位: 從腋下兩脅至天樞處。

推拿方法: 從小兒身後,用雙手掌在小兒兩腋下脅肋處自上而下搓摩50-100次。

取穴原理:理氣化痰。

推拿1次,體溫明顯下降,未再出現高熱,咳減輕。守上穴繼續推拿2次,體溫正常,咽喉不痛。繼續推拿5次治癒,紅疹消失,潰瘍基本癒合,體溫正常,納可眠安。

預防措施

手足口病流行時,不要帶孩子到人多、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室內房間要經常通風,衣服被褥要經常放在太陽下晾曬。

孩子要養成勤洗手的習慣, 尤其是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徹底洗手;兒童忌喝生水、忌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流行病爆發期間,醫院重症患兒較多,為避免交叉感染,輕症患兒醫院確診後,宜居家治療、休養。

其他方面注意事項

首先把患兒進行隔離,尤其不與同齡兒童接觸,避免交叉感染。

若手足部有皮疹,輕度可塗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塗0.5%碘伏。

若口腔內有皰疹及潰瘍,要做好口腔護理。例如,可用桂林西瓜霜塗潰瘍面或者康復新液含漱。

可結合清熱解毒中藥方配合治療。例如,雙花10克,連翹6克板藍根6克,竹葉3克,蘆根10克,水煎,代茶飲。

帶娃的過程遇到問題可以私信我哦,我會一一給大家解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wc6mLWwB8g2yegNDiS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