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瘋所有攝影師的婺源,究竟有什麼魅力

2019-10-13     北魚旅行

近幾年因為油菜花而名聲大噪的婺源已然成為了皖贛旅行線路中必打卡的地點之一,可無論這商業化如何發展,這個位於皖贛浙三省交界的鄉村,總是保持著它的淳樸和原生態。

想要真正的了解婺源,不妨先來了解下它的歷史,地處江西上饒,可是這裡的馬頭牆、照壁、小青瓦,如山水畫般的景色無一不證明,這裡的徽派痕跡。

其實自清朝開始,直到1934年,婺源都會歸徽州府管轄。1934年,蔣介石為了圍剿中央紅軍,將婺源劃歸江西,這一舉動甚至引起了整個徽州人的不滿,還發起了「婺源返皖」運動,雖然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在1947年時婺源重新成為了安徽第七行政區,然而因為解放區解放時間不同步步,1949年婺源又一次的被劃到了江西省。

就這樣在江西和安徽兩省間「遊走」的婺源歸屬問題總算是塵埃落地,但這八十餘年的輾轉,也為到處都是徽派味道的婺源增添了一份淺淺的江西韻味。

中國已經有太多的「最美鄉村」,但是婺源不同與其他的古鎮村落,這裡一年四季都是溫暖的,這裡一年四季都是色彩繽紛的,這裡是古樸而精緻的。

深秋的婺源還留著曬秋的習慣,山上楓葉火紅,山下的村落里,曬出來成片的火紅辣椒;山上滿眼金黃落葉,山下的青瓦房頂,曬出來成堆黃燦燦的玉米。在這個大紅與金黃為主色的秋天,給這個白牆青瓦的小鎮添了一份熱鬧氣息。

清晨六點,推開未經過多加工的木窗,窗外雲霧繚繞,看著這個初醒的村莊,小巷中已經升起裊裊炊煙,似乎再蕭瑟的秋風,在這裡都變賦予了溫度。

這藏在深山間的濃濃秋意和世外風景,錯落有致的民居,古樸幽深的石板小路,精緻玲瓏的橋廊,好像擁有魔力一般讓人靜下心來。

火紅的楓葉下是金黃的柴垛,白牆青瓦房上是火紅的辣椒和金黃的玉米,這裡沒人是畫家,可是就這樣的色彩搭配,卻精緻的恰到好處。

如果說婺源是屬於油菜花和秋天的,那篁嶺就是整個婺源的精華,如果你累了,不妨背上背包,帶上滿心期待與心神嚮往,來婺源篁嶺遇見幸福吧。

此時的篁嶺正熱熱鬧鬧的曬秋,整個篁嶺隨處可見竹曬匾,長長的木架托起圓圓的曬匾,辣椒、篁菊、蘿蔔、玉米......這些五彩繽紛的農作物盡顯豐收的喜悅。

俯瞰整個篁嶺,這個如同清冷山水畫的小村落,在這個特殊時節都變得轟轟烈烈,熱鬧非凡。

篁嶺古村建在懸崖之上,數百棟的徽派民居在百米落差的山坡上錯落有致的分布著,參差不齊的石板台階,牆邊的苔蘚都在說著這個秋天的故事。

橫跨古村的天街串起了一排經典古建築,小巷邊商鋪林立,雖不像王府井般繁華喧囂,卻也不失熱鬧繁榮,仿若一幅濃縮般的活靈活現的清明上河圖。

沿著這條天街逛逛,或許你會發現,篁嶺就是名副其實的「鮮花小鎮」,這裡一年四季繁花似錦,尤其秋季最為燦爛,或許會偶遇一間可可愛愛的咖啡屋,也或許會撞見一間五彩斑斕的鮮花店,總之,你總會在這裡遇見驚喜。

這裡就像散落在人間的仙境,或妖嬈或明媚,或柔情或熱烈,或婉約或清冷,這裡全天都會美的,每走一步每到一處,都有不同的美麗,和意外的驚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vYypzG0BMH2_cNUgIf4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