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乘風破浪的姐姐2》迎來了最終的大結局。
那英、周筆暢、楊丞琳、容祖兒、王鷗、楊鈺瑩、吉克雋逸成功組團出道。
而姐姐們的應援團,也是頗有看點。
那姐在微博上一喊話,「成團出道,我是認真的」,引得大半個娛樂圈的人紛紛前來打call。
備受關注的周筆暢,拉來了自己的粉絲兼圈內好友楊冪。
在一次媒體採訪中,被問及會推薦誰來參加《浪姐3》,周筆暢反問記者:
「我就一個朋友楊冪,你覺得呢?」
對此,楊冪特意發文守護周筆暢的出道位。
「周姐我好愛你,不是筆筆不努力,冪冪今年一定爭氣,給你投票送你出道!十六年前沒做到的,我今天長大了,你的出道位我來守護。」
這裡面,還有一個小小的插曲。
大家都知道,周筆暢在2005年參加了《超級女聲》,圈了不少粉。
遺憾的是,她與冠軍失之交臂,獲得了亞軍。
在《吐槽大會3》節目中,周筆暢就專門吐槽過這件事。
「(娛樂圈)這麼多人說是我的粉絲,怎麼我就沒拿冠軍呢?尤其是楊冪,她有一億粉絲,如果她實名支持周筆暢,那......只能怪她火得太晚了。」
由此,她還總結出了一句口頭禪:不是筆筆不努力,而是楊冪不爭氣。
十六年後,奪冠再次上演。
而如今不管是成團的周筆暢,還是作為粉絲的楊冪,名氣都更勝從前。
兩人的感情也在時光的流逝中,更加堅固。
楊冪演員出道,周筆暢是一名歌手。
但眾所周知,娛樂圈是個圈。
同時參加過幾次活動後,兩人就逐漸熟絡了起來。
而她們又都屬於自黑和互黑的人。
楊冪不止一次說過,「自己是聽著周筆暢的歌長大的。」
周筆暢在陷入「變臉」風波時,她大方承認自己整過容。
「我當時也是按照楊冪整的,結果整出來像劉詩詩啊,還有楊紫。」
這些話若是從其他人的口中說出來,免不了一場腥風血雨。
但她們卻以互懟為樂。
互懟的同時,也伴隨著種種溫情。
2013年,楊冪首當製作人,邀請周筆暢共同出演了《微時代之戀》。
2014年,楊冪參演的《分手大師》、《小時代3》同年上映,周筆暢為其獻唱插曲。
小糯米出生後,楊冪親切又搞怪地賦予周筆暢「乾爹」的稱號。
2017年,周筆暢導演了MV《無所事事》,力邀楊冪出演。
同一年,楊冪在《明日之子》當導師,周筆暢來擔任幫唱嘉賓。
節目現場,楊冪吐槽MV「拍的這麼難看」。
「誰讓你長得難看。」周筆暢毫不留情地回擊。
一場battle下來,兩人勢均力敵。
常言道,患難見真情。
在楊冪婚變期間,每被問及內情,周筆暢回應稱,「作為好朋友,她開心就夠了,不該你的,我不會過問。」
被主持人問及「楊冪那樣的人生,你喜歡嗎?」
「太多人黑她了,算了。」
言語之中盡顯心疼。
什麼好朋友?
楊冪說,她是十分信任的存在。
周筆暢評,有需要幫忙的地方都會全力以赴。
人們常說,娛樂圈裡沒有真友誼,總是熙熙攘攘皆為利來。
尤其是異性藝人。
陳坤與周迅就打破了這個魔咒。
2000年,陳坤、周迅合作了趙寶剛執導的電視劇《像霧像雨又像風》。
劇里,一個是善良真誠的千金小姐,一個是自由浪蕩的鐘表店小夥計。
劇外,一個是當紅女演員,一個是表演新人。
有著天壤之別的他們,在朝夕相處的過程中,絲毫不掩飾對彼此的喜愛。
隨後,他們展開了更多的合作,從《戀愛中的寶貝》到《畫皮》系列......
鏡頭下,他們是彼此真摯的愛人。
生活中,他們是甘願為對方豁出全部的知己。
不管周迅身邊的男人是誰,每年生日,陳坤都會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每逢周迅新戲殺青了,出海報了,上雜誌了......
陳坤總會第一時間進行宣傳。
周迅的房子買到哪兒,陳坤就會跟到哪,一個樓上,一個樓下。
而周迅對陳坤的感情,統統在陳坤兒子「優優」的身上得到見證。
眾所周知,「優優」的生母身份在娛樂圈一直是個謎。
為了堵住悠悠眾口,周迅曾對外宣稱過「這是我兒子」。
在與高聖遠的婚禮上,「優優」擔任花童,將戒指送到了周迅手上。
當時周迅當著高聖遠以及各位來賓的面,公開介紹:「這是兒子。」
為避免誤會,陳坤馬上說「這是我兒子」。
「對,也是我兒子。」周迅立馬接話。
在「優優」的18歲成人禮上,周迅特意推掉工作參加。
與「優優」關係越密切,仿佛坐實了周迅是其生母一事。
對此,周迅很坦蕩,亦不避諱。
「對我沒有困擾。」
「我覺得大家老把這個事情拿出來說,對小朋友特別不好,所以大家不要再說了。」
那個在背後默默支持你,為你著想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梭羅曾說過:友情的語言,不是文字,而是意義。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張國榮和梅艷芳是彼此最好的守護神。
他們之間無光風月,只有惺惺相惜。
1984年,兩人因合作電影《緣份》相識。
正如其電影名,張國榮和梅艷芳仿佛是命中注定的緣分。
一年後,張國榮的第一次演唱會,邀請了梅艷芳獻唱。
梅艷芳的演唱會,張國榮去捧場。
而他們的關係到底有多好呢?
在兩人再度合作的電影《胭脂扣》里,有一場親密戲。
梅艷芳說,如果不是張國榮,她就不會讓別人這樣親密地抱著她。
在外人看來,他們的性格大相逕庭,愛好也不相同。
一見面就互損,一度被粉絲戲稱為「被顏值耽誤的兄妹相聲組合」。
不同框時,每提及對方,全是稱讚、維護彼此的話。
之後的歲月中,他們真正詮釋了「只要對方需要,就從不會缺席。」
1997年的張國榮演唱會上,梅艷芳雖然抱病在身,依然趕來為他撐台。
一曲唱完,張國榮送上了玫瑰花。
時隔5年,張國榮在梅艷芳的演唱會上強忍胃病帶來的疼痛,出色完成了表演。
或許,正如張國榮所說:
「為什麼阿梅對我很有影響力?因為我們以前經歷了太多的出生入死。」
18年前的4月1日,張國榮縱身一躍。
正在與癌症作鬥爭的梅艷芳得知此消息後,痛哭不已,數天閉口不言,說的第一句話是「哥哥好愚蠢」。
在種種不幸的遭遇中,張國榮和梅艷芳,是照進彼此生命的一束暖光。
我們每個人的人際交往中,都有三兩知己。
在他們面前,我們放下了所有的防備,不必小心翼翼地行事。
每天的生活日常就是打鬧、開玩笑、互黑......
肆無忌憚,又隨心所欲。
開心時就陪你開心,不開心時就逗你開心。
比如,上一秒可能在安慰你,下一秒就拍攝製作了你的表情包。
但每當我們需要幫助時,他們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陪你渡過難關。
巴金先生曾說:「友情在我過去的生活里就像一盞明燈,照徹了我的靈魂,使我的生存有了一點點光彩。」
在成長的途中,每個人都逐漸活成了一座孤島。
所幸,我們還有朋友,作為橋樑,連接了孤島與整個世界。
然後他們將曙光一縷一縷地傳遞到孤島上,直到照亮整個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