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越來越注意養生。
養生也是需要注意方法的,你知道嗎?腎最害怕這3個白色的食物,但你卻天天傷害它!
1. 鹽
腎臟是我們人體的主要代謝器官之一。日常飲食中,95%的鹽都是由腎臟代謝掉完成的,如果攝入的鹽太多的話,腎臟的負擔就會增加很多。
況且,鹽中的鈉具有很強的親水性,會影響體內水分的排出,鈉在體內積累後,容易造成重水鈉的滯留,從而導致水腫,引起腎臟受損等情況的發生。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成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鹽不超過6克。
而我國,目前成人每天平均食鹽的攝入量約為10.5克,大大超出建議的食用量。
建議:
做菜的時候少放鹽,最好等快起鍋時再放;
警惕「隱形鹽」,像醬油、番茄醬、甜麵醬、鹹菜、臘腸、話梅、果脯、肉乾等
2. 糖
吃鹽多了會傷腎,糖吃多了同樣對腎不好。
況且,高糖飲食容易引起肥胖和高血糖。肥胖容易導致代謝紊亂,影響腎臟的功能。實驗證明:肥胖的人患腎病的幾率要比一般人高50%以上。
高血糖則容易傷害腎臟的血管、易引發腎性高血壓等。每3個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個患者腎不好,這種併發症,在醫學上被稱為「糖尿病腎病」。
建議:
少喝含糖量高的飲料,少吃含糖量高的零食,減少添加糖的攝入。每天攝入添加糖不超過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下。
警惕那些打著「無糖」標籤的食品。這類食品一般依靠人工合成甜味劑創造甜味,吃進去的甜味劑要想排出體外,同樣會增加肝腎等的負擔。
3. 肥肉
肥肉,我想大家都不願意吃,不過不止肥肉,還有動物油(如豬油)、油炸食品、動物內臟等高脂食物,平時我們都應該少吃。
高脂飲食除了會引起高血脂和肥胖外,還容易導致腎小球肥大或硬化,從而容易引起腎臟的損傷,會大大增加腎功能衰退的風險。
建議:
每人每天食用油的限制應在25~30克(普通白瓷勺2~3勺),建議選擇植物油。
少吃肥肉;豬肉、牛肉等紅肉的脂肪含量相對高一些,所以一周吃紅肉最好不要超過1斤。
魚類富含不飽和脂肪,禽類脂肪含量較低,建議用魚禽肉代替一部分紅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