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角蛙:集憨、貪、呆、痴、怪、萌於一身,養殖前景看好

2019-10-28     稻荷藝文

色彩艷麗,極具觀賞價值的角蛙

角蛙可以算當今世上最為普遍的寵物蛙,一張大嘴基本占身體的一半,嘴大、貪吃、胃口大、不挑食、來者不拒吃四方,角蛙一般有四條退的還有少數三條腿的,集憨、貪、呆、痴、怪、萌、奇、乖於一身,有點類似於民間流傳的吉祥神獸金蟾,被業界稱為「招財蛙」。說起玩爬的人都懂的寵物,角蛙絕對可以坐上頭把交椅,可能是受奇石 「瘦、皺、丑、漏、露」賞石文化的影響,以丑為美,以怪為奇,所以,倍受爬友們的喜愛,是除金魚、錦鯉、烏龜之後又一家養寵物界的新貴,特別受到新生代90後、00後的青睞。為此,角蛙在休閒漁業和名特優水產養殖觀賞品種中的地位越來越高;角蛙養殖屬於高端技術型加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占地少、地理環境條件要求不高,養殖效益非常可觀的特點,特別適合利用農村閒置空房和剩餘勞動力,是扶貧攻堅的好項目。

集憨、貪、呆、痴、怪、萌、奇、乖於一身的角蛙

一、角蛙簡介

角蛙又名角蟾,科名:薄趾蟾科,中文名:角蛙,俗名:呱呱。食性:因貪食而經常捕食節肢動物或小型脊椎動物。角蛙普遍分布於南美洲,不管是在熱帶雨林還是高山草甸,阿根廷,烏拉圭大草原地帶及巴西等都能發現它們的蹤跡。

(一)品種繁多

角蛙品系大概分為:南美角蛙、黃金角蛙、鍾角蛙、蝴蝶角蛙、霸王角蛙等,也不乏有許多雜交變異體。一般意義上所指的角蛙,都是角花蟾屬下的主流寵物角蛙。在它們的區分上,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花紋和角的形狀。作為寵物來說,最常見的就是南美角蛙,其它的還有巨人角蛙、秘魯角蛙、巴西角蛙、和哥倫比亞角蛙和霸氣的鐘角蛙。南美角蛙除背紋外的花紋普遍沒鍾角蛙零散細碎,一般的鐘角蛙(除了綠鍾)背上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紅色區域;最後南美角蛙眼睛上的犄角比較明顯,而大多鍾角蛙幾乎沒有犄角,鍾角蛙的頭部鼻子都有那有個鈍鈍的角度,頭部看起來更加寬厚立體。

(二)觀賞價值

角蛙大都具有多變的體色,容貌奇特,性格古怪,胃王大開,來者不拒,極具觀賞價值,能滿足人們探索大自然和獵奇的需要,目前市場需求量大、價格可觀,養殖效益較高,不同品種市場價格差異較大。如:翡翠、烈焰、黃金等個體價格高昂,但數量有限,可遇而不可求;其中蝴蝶角蛙是霸王角蛙和鍾角蛙的雜交所得品種,以背上特有的蝴蝶紋而著名,最昂貴的就屬亞馬遜角蛙,又稱為霸王角蛙,身價近萬元。

(三)形態特徵

角蛙雄性成年個體長達10cm,雌性成年個體可長達15cm。身體呈矮胖的模樣,仿似一隻尖角粽子,嘴巴誇張,與生態比較顯得出奇的大,全身膚色艷麗,頭上有角狀突起,外形猙獰恐怖,眼睛上方有凸起的三角形肉質小角,身體底色以黃色、黃褐色、鮮綠色居多,上面則散布有不規則之黑褐色、啡紅色、淡棕色的斑紋。全身還布滿大大小小凸出之疣粒。角蛙的體色是一種保護色,通常表現出與環境的顏色相匹配,避免不被天敵所發現,從而保護自己。在植物叢中的角蛙以綠色為主,並有斑紋。如林角蛙為綠色,棘胸角蛙為棕色,牛蛙在明亮的環境中體色會變淺。

(四)生活習性

角蛙棲息於南美溫暖而較乾燥的大草原地帶,對濕度要求很高,至少要85%以上,它們的適溫環境為260C~299C。角蛙在自然界一般利用雨量較為集中的夏季來繁殖,會選擇在池底產下200粒~1000粒宛如一個網球大小的卵團。角蛙經常把身體半埋於土中等待獵物上門的埋伏型狩獵者,其性情極為殘暴,稱為蛙中的魔鬼。它除了捕食昆蟲、小鳥等外,還以同類為食,許多性情較溫和的蛙通常是它們的口中之物。在幼蛙時期就表現其殘忍性,天性使然它們捕食其它蛙類的幼蛙。

二、角蛙養殖效益情況

角蛙養殖在國內多數地區仍然是一個新興產業,屬於外來物種和特種珍稀觀賞水產養殖,面對的是專門的市場和特殊消費群體。

角蛙的市場銷售價格一般在320元/只~1200元/只之間,少數極品銷售價格更高,平均價在600元/只以上。

三、角蛙養殖技術要點

(一)角蛙的人工繁殖及蝌蚪培育

角蛙的發育和變態(指受精卵發育變態成幼蛙)的歷程因種而異。主要是角蛙對長期生活環境適應的結果。

1.親蛙優選配對。角蛙經過2齡~3齡達到性成熟,選擇個體健壯、體型完美、色彩艷麗、血統純正的雌雄性個體作為親本,同時避免近親繁殖;成體雌雄辨別並不困難,雄蛙體型較小,最大約10cm左右,嘴巴的比例也比較小。雌蛙的體型比較大,最大約15cm,而且嘴巴占身體的比例更大。雄性在繁殖季節會發出「呱呱」求偶的鳴叫。用手輕按雄蛙的腹部也可以刺激它發出鳴叫,雌蛙就幾乎不會叫或是只會發出低沉的喉音。

2.交配。在自然繁殖條件下雄少雌多,一般採用2隻~3隻雌性配1隻雄性,以保證受精效果。自然條件很少有角蛙繁殖,因為很不容易找到合適的配偶配對,人工飼養大部分出售個體都是雌性,極少雄性個體,所以個人飼養者繁殖成功的也較少。儘管角蛙飼養容易,體格又壯碩,但是繁殖卻是難以把控的技術,因為角蛙必須經歷1月~2個月的乾燥低溫期的特殊環境才能誘發交配,將配對好的雌雄角蛙放在鋪滿潮濕水苔的小缸中再放在陰涼處所,溫度嚴格控制在20~21℃,讓水苔自然幹掉即可。但缸中還是需要置放小水盆,以備不時之需,讓其自然交配,也可使用注射蛙類催產激素的辦法刺激交配和產卵,方法和使用劑量按說明書操作。

3.產卵及胚胎髮育。將人工選育配對交配成功後的雌蛙放入事先準備好的水陸具備、布滿水草的水池(漕)內,並控制好水溫、酸鹼度及溶氧等,雌蛙會將卵產在附著於水生植物旁。角蛙的胚胎髮育(受精卵變成蝌蚪)所需要的時間,不同的種類差異很大,如中國林蛙胚胎髮育累計需7天左右,而牛蛙只需5天左右,棘胸蛙卻要l0天左右。胚胎髮育又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主要是溫度、溶氧量、酸鹼度、機械振蕩和鹽度,其中溫度的影響最大。在適溫範圍內,溫度高發育快。溫度在14℃以下或者37℃以上胚胎髮育停止或發生畸形,甚至死亡。角蛙的胚胎髮育可以分為不同時期,一般可細分為25個時期,每個時期有一定的發育時間。

4.蝌蚪培育。由於新出生的蝌蚪就有同類弱肉強食的習性,所以水中必須放入較多水生植物供其躲藏,有條件的可將蝌蚪各自隔離飼養。蝌蚪生長迅速,只要一個月左右就可以變態轉化為角蛙。

蝌蚪的攝食方式與魚類相似,將粉狀食物與水同時吸入口腔,然後將水從鰓裂處壓出,食物被吞下;另外,蝌蚪的口緣的角質齒,能啃下食物微小顆粒,與水一起吞入口中。

蝌蚪的食物種類有藻類、原生動物、昆蟲、水生植物碎片等。如牛角蛙蝌蚪的食物有:藻類植物、單子葉植物、浮遊動物、有機顆粒及腐敗有機物等。人工飼養表明,角蛙蝌蚪能取食豆餅、麥麩、蚯蚓粉、魚粉、魚肉、動物內臟等。

由此可見,蝌蚪以吃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人工飼養時,可通過馴化,食物可逐漸在一定程度上發生改變而吃配合飼料。

5.變態管理。角蛙的變態是指角蛙的幼體(蝌蚪)變成成體的過程。也就是為了適應成體蛙的陸棲生活,改變幼體水中生活的外形特徵和內部結構。主要表現為:蝌蚪的尾部和鰭褶被吸收並完全消失;鰓被吸收、鰓裂閉合、圍鰓腔消失;角質齒和角質顎脫落,口部形態發生變化。泄殖腔管退化;某些血管退化和雙循環形成;四肢發育;中耳發育與第一咽囊相連,鼓膜發育;眼從頭的背部突出並長出眼瞼;舌長出;皮膚結構發生變化,上皮層增加、表皮細胞角質化、皮膚腺體發育並沉入結締組織層,皮膚出現新的顏色和斑紋;各器官系統逐漸分化、發育和完善。在變態過程中整個身體縮小。該期間主要是保守水質清新,滿足身體變態的營養需要,同時在池內設置緩坡順利到陸地,提高幼蛙成活率。

(三)幼蛙養殖

幼蛙也是以隔離飼養比較安全。只要達到幼蛙階段,死亡率就會大幅降低。除了不小心吃到哽死或撐死外,倒也沒什麼致命的病症會威脅到它們的生存。角蛙是飼養蛙類中最適合的入門種類。3cm~5cm的小型角蛙,建議三天喂一次,無論哪種食物,一次喂2隻,約2cm的小魚的分量。6cm~8cm的中型角蛙,建議一周喂一次,無論哪種食物 一次喂2 只,約5cm的大小魚的分量。

四、角蛙家庭寵養方法

(一)水棉法

1.環境設置:飼養箱內一半面積放入海綿,而後箱子底部裝水至海棉的一半深度。幼體角蛙比較容易容產生緊迫感,建議設置一個山洞模擬它能鑽入土裡,滿足它隱匿的特性。成體角蛙已經養久了,就不存在此問題了。

2.環境維持:要用這個環境有個必要條件,必須每個星期固定清洗一次海綿及飼養箱並堅持在發現水中或者海綿上有糞便的情況換水,如果持續做到這點就可以保證飼養箱內的乾淨。

3.清洗方法:清洗時先將角蛙拿出放到單獨泡水容器泡水,無需溫水也無需冷水,和原環境水溫差不多為好,角蛙泡水同時清洗飼養箱子,清洗海綿,沖洗擠一擠甩干後加水即可,角蛙泡水時間大概10分鐘足矣,讓它在容器中舒展一下筋骨,然後再放入原飼養箱中。同時要保證飼養盒內部通風,不然凝結水汽滴到海綿上,乾濕分離法就失效了。這樣飼養不僅方便美觀易於觀察,也利於角蛙的舒適生活和良好生長。

4.細節:放入飼養箱底部海綿一塊,大小為一半水一半陸地,讓角蛙自行選擇干或者濕。

顏色儘量不宜用黑色,因為角蛙會隨著環境自行調整顏色,建議綠角蛙我們就用綠色的生化棉,黃金的就用黃色的生化棉。

加水的話,水深達到海綿厚度的一半為最佳。這個環境看似簡單,但內涵乾濕分離的概念,剛加水時海綿會整塊吸滿水。但很快的水會透過海棉結構往下流,海綿表面會保持乾燥,這麼一來角蛙就可以自己選擇要待在干或濕的地方了。

(二)盆棉法:

這環境與水棉法的差別只在於水用水盆裝起來而已,但光是這個動作就可以簡化保養動作。

這環境的保養只需要取出水盆並清洗換水即可,而且就算偷懶不想換水拖長了換水的時間也不會造成髒亂。因為海棉是乾的,排泄物不會像水棉法一樣立刻擴散在底部,平常若看到海棉上有排泄物夾來即可。

(三)角蛙的飼料

主要有:小飼料魚,最好是拿回家加水飼養,如果要冰凍需常溫解凍。(注意是必須做到完全常溫解凍,最好不要加水泡,這樣會流失營養)3cm~5cm的小型角蛙,建議三天喂一次,無論哪種食物,一次喂2隻,約2cm的小魚的分量。6cm~8cm的中型角蛙,建議一周喂一次,無論哪種食物 一次喂2隻,約5cm的大小魚的分量;9cm~11cm的大型角蛙,建議一周喂一次,無論哪種食物一次喂4隻,約5cm的大小魚的分量;12cm 以上的特大型角蛙,建議一周喂一次,無論哪種食物,一次喂 5隻,約5cm的大小魚的分量。

五、角蛙養殖建議

一是要獲得角蛙養殖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角蛙在多數地區仍屬於野生動保護品種,所以要接受監管,依法飼養;

二是要繼續探索總結成功養殖經驗。規模化角蛙養殖還在試驗試探初級階段,沒有完全成功成熟的技術和經驗可借鑑,所以要控好制規模,降低風險;

三是要做好角蛙養殖技術培訓指導工作。針對角蛙的不同生長時期,要邀請專家開展養殖技能培訓,通過「聽-看-做-觀察-對比」,有效增強養殖角蛙的動力和信心;

四是建立和完善角蛙銷售渠道。角蛙銷售渠道與其他水產養殖品種大不一樣,市場需求的群體也大不相同。以網絡銷售為主,寵物、觀賞魚銷售市場和休閒漁業漁家樂為輔相結合的銷售渠道和形式較好;特別是組建或者加入角蛙寵物愛好者微信群,在群內進行養殖諮詢、技術指導、物資供應,培養起固定的消費群體後,建立起了較高的質量信譽度後,就不愁銷售市場了。

五是幼體角蛙的飼料禁忌。主要就是小飼料魚為主,可以偶爾搭配一些蝦(一定要除去蝦頭)、泥鰍切段投喂(注意泥鰍一定不能活著喂,泥鰍生命力頑強,有可被吃掉還在角蛙肚子裡動會破壞腸道,小角蛙腸道脆弱)。且小角蛙不知道飽,一定要人為控制,按照2天~3天一次最為合理,食物大小不要超過角蛙嘴巴寬度。角蛙切忌不要投喂它在原產地吃不到或者沒有吃過的食物,例如:豬肉、牛肉、海鮮、麵包蟲(麵包蟲是一定不能投喂),同時也不要喂熟食。

角蛙如果飼養的合理,正常壽命是八年到十年,希望大家都能養出健康,漂亮的角蛙,探索妙趣橫生的大自然,怡悅身心,消除工作壓力,給生活帶去無盡的快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ug1gEW4BMH2_cNUgMmha.html



















年關蒸饃饃

20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