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熟的蠶豆項鍊,掛在脖子上當作零食吃,有多少人小時候做過

2020-03-22     稻荷藝文



「豌豆花,蠶豆花,花兒謝了結豆莢。豌豆夾,蠶豆夾,睡著幾個胖娃娃……」

剛滿八歲的女兒一邊剝著蠶豆夾,一邊興高采烈地唱著兒歌。

看到她興高采烈的樣子,我不禁告訴她,小時候的我,特別喜歡用針線把蠶豆串成一長串,然後放鍋里煮熟了當成項鍊戴在脖子上,想吃的時候就摘一粒放進嘴裡,我以為她會很羨慕,也會讓我做一串這樣的項鍊,讓她戴在脖子上玩。

哪知道她聽後,連連搖頭:「媽媽,這樣吃多不衛生呀!」

一時間我失落極了。

一方面是是因為她對我兒時快樂的不理解,另一方面是因為我想把我對蠶豆的感情延伸到她身上,卻遭受打擊。

要知道,那一串串煮熟的蠶豆項鍊,可是我童年生活里最美好的記憶了。


煮蠶豆項鍊


還是像小女兒一般大的年紀,我們已經會熟練地穿針引線了。

待到布穀鳥歡快地叫「豌豆八果」的時候,蠶豆莢便可以採摘來當食物了。

我和幾個小夥伴提著小籃,來到田間,把蠶豆夾摘下來,待到小半籃的時候,我們便喜滋滋地回家了。我們把籃子放在中間,圍成一團,小心翼翼地把蠶豆剝開,飽滿的蠶豆便露了出來,取出來放進碗里,一顆,兩顆,不一會兒,便裝滿了一大碗。

小女孩們便拿出早已準備好的針線,一顆一顆地把它串起來,然後放脖子上比劃,差不多長度的時候咬斷棉線,打一個死結,這樣,一串蠶豆項鍊就做好了。

我們把全部剝好的蠶豆都串成項鍊,這樣,就連男孩子也都能分到一條。


挑選大小均勻的蠶豆穿成一條直線


串好的蠶豆,碧綠碧綠的,戴在脖子上像一大串佛珠,很好看,但不能吃,蠶豆必須煮熟了才可以吃。

於是,我們便央求媽媽,幫我們把這些項鍊全煮熟。若媽媽沒在家,便自己動手去找柴火。鍋里放上水,燒開,再將蠶豆串放進鍋里,放點鹽,煮個十分鐘左右,蠶豆便熟透了。

把蠶豆串取出來,放涼,然後戴在脖子上,蹦跳著出去玩了。

當然,一整條蠶豆項鍊是最好看的,誰也捨不得吃掉。

直到感覺肚子餓了,才會和大家約談起來,誰也不想做第一個吃蠶豆項鍊的人。

於是,約定必須一起吃。「一、二、三,吃」待隊長一聲令下,大家紛紛動手,從自己的項鍊上戀戀不捨地摘下一顆,塞進嘴裡,過不多久,又喊「一、二、三,吃。」於是大家吃第二顆。

因為捨不得吃,每次玩到傍晚,蠶豆項鍊還剩下小半截。怕回去後母親扔掉,大家便坐圍坐在一塊兒,一起滿足地將蠶豆項鍊消滅乾淨。



能戴蠶豆項鍊的時間特別短,因而我們特別珍惜這樣的時光,那些日子裡,每個小孩的脖子上,便天天掛著蠶豆項鍊。

但蠶豆總會老去,老了的蠶豆,再怎麼用力針線也穿不進,口感也差很多,只能作罷。

便期待著來年,蠶豆成熟的季節,再次戴上蠶豆項鍊。


煮熟的蠶豆項鍊冷卻後,就可掛在脖子上當作零食吃了


新鮮的蠶豆,用臘肉燉著也是格外的香。

蠶豆糯糯軟軟,夾著臘肉的香味兒,還在鍋里煮著,便饞得我們這些孩兒們垂涎欲滴。

從鍋里夾一粒放進嘴裡,太燙,不敢直接咬,也不舍吐出來,就只好用舌頭將蠶豆來回挪動。

直到溫度漸涼,這才輕咬一口,蠶豆皮破了,那糯軟的帶著臘肉味兒的蠶豆被壓擠回來,頓時口舌生津。

老了的蠶豆,既可以做成色香味美的豆瓣醬,還能做成炒蠶豆。

做豆瓣醬可是個技術活,這得挑選上好的蠶豆,除去皮,然後做成老豆瓣,用新鮮的紅辣椒,拌上各種調料腌制。

做好的豆瓣醬,雖然是調味料,但我們也極偏愛,媽媽炒菜的時候,會夾幾筷子偷吃幾口,或是找個玻璃罐子,帶到學校里拌米飯吃。


蠶豆炒臘肉,格外香


當然,老蠶豆炒熟了還能拿來做零食。

炒蠶豆也很講究,用粗砂炒的蠶豆,蓬鬆酥脆個個都開著小口兒,冒出白白的蠶豆,只稍輕輕扳開蠶豆皮兒,整個蠶豆就露出白白胖胖的身子,又香又脆。

若是直接用鹽炒蠶豆,那蠶豆皮可是難得破的,蠶豆硬梆梆的,沒有一口好牙,吃在嘴裡,那得好半天才咬得碎。

媽媽炒的蠶豆,是精挑細選了粗砂炒制的,每一粒都酥酥脆脆的,吃起來特別的香。


炒老蠶豆


那時候,誰家娃兒袋子裡不是裝著蠶豆?

沒事往嘴裡一丟,嚼得「咯嘣咯嘣」一陣陣脆響,那蠶豆的香味兒溢得滿嘴都是,滿教室都是。

蠶豆,我那親愛的蠶豆,是那個貧窮歲月里,給我們的生活添彩,雖然普通卻美味的零食。

而現在的孩子,有太多的零食可以挑選,巧克力酸奶各種派,堅果也是花樣繁多,哪會顧得上吃蠶豆,即使吃,也不會覺得蠶豆味道好。

一晃,三十年過去了。

我時常會想起那些單純而快樂的童年時光,看到蠶豆,總會想起那些蠶豆相伴的日子,更有那一串串可食而可愛的蠶豆項鍊,眷念之情縈繞心間,久久地揮之不去。(鄉土文苑,劉亞華供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Xd77AXEBfwtFQPkd5nf9.html


















年關蒸饃饃

20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