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長株潭區域交通一體化研究結題

2019-08-16     大話河西

日前,由長沙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開展的《長株潭區域交通一體化相關研究》(以下簡稱《研究》)結題,以長株潭三市的軌道交通和城際道路開展全面對接和一體化為研究重點,推進區域交通同城同網。

一體化(同城化)是指地域相鄰、經濟和社會發展要素緊密聯繫的城市之間為打破傳統城市間的行政分割和保護限制,以達到資源共享統籌協作,提高區域經濟整體競爭力的一種新型城市發展戰略。

現狀:初步銜接階段

通過借鑑和對標廣佛同城化,長株潭交通一體化現狀處於初步銜接階段。交通設施建設城際鐵路建設長株潭城際鐵路於2017年12月26日全線運營通車。

截止2018年5月底,長株潭城際鐵路共計發送旅客200.79萬人次,日均客流1.33萬人次。公交都市建設長株潭三市間開行6條城際公交線路。

2016年1月1日起,實現公交「一卡通」,公交IC卡均可在三市範圍內乘坐公交、計程車。骨幹道路建設機動化出行作為目前長株潭主要聯繫方式。現狀分布有5條高速公路和3條城際幹道。

交通出行情況出行強度:

長株潭三市間雙向道路交通量由2009年1.5萬輛/日增長至2016年的2.5萬輛/日以上;長沙公路對外聯繫主要以株洲、湘潭為主,湘潭占20%,株洲占28%,共占近一半。通過大數據應用分析,長沙與湘潭、株洲交通聯繫占48%,株洲與長沙、湘潭聯繫占66.3%,湘潭與長沙、株洲聯繫占80%左右。

出行目的: 出行客源以技術和管理人員為主,公務、商務通勤的出行比例由20%提升到42%。

樞紐聯繫: 株洲是黃花機場的第二大旅客來源地,約占黃花機場總客運量的7.5%。

銜接階段發展重點在過渡到同城化發展階段前,三市間的交通以城際出行特徵(非通勤交通)為主,採用多點對接模式,需重點加強城際道路設施和城際鐵路的規劃建設。

道路建設方面,對長株潭都市區的高等級路網進行系統整合,以三市結合區域作為重點研究對象,明確長株潭三市的具體道路銜接方案;制定道路建設計劃,推進三市道路建設進度。

城際鐵路方面,系統梳理長株潭城際鐵路運營情況及問題,從線路延伸、公交化運營、接駁客流供給等方面,提出城際鐵路優化建議,強化三市公交服務水平。

未來如何支撐三市同城化?

長株潭交通一體化發展到同城化階段,三市間的交通以通勤交通類為主,採用整體融合模式,以區域總體規劃為框架,整合三市既有規劃和訴求,重點打造長株潭都市區軌道和道路交通一張網。 軌道規劃方面,基於長沙軌道建設規劃明確線路和長株潭城際,以長株潭三市都市區為研究對象,研究形成軌道交通一張網絡。 道路規劃方面,基於銜接階段形成的長株潭道路對接網絡,以長株潭三市都市區為研究對象,研究形成道路交通一張網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uGh8nWwBvvf6VcSZRr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