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花以葉茂花繁、潔白無瑕名揚天下,自古以來有"維揚一株花,四海無同類"的美譽。
瓊花是古城揚州的象徵,揚州更以瓊花而名揚四海。瓊花天下無雙,瓊花作為揚州"市花",是當之無愧。
揚州瓊花被譽為天上奇花,只是因為偶然,仙界有一粒種子灑落揚州,於是放花時節,一朵又一朵迥異凡塵、冰瑩玉潔的仙花閃亮人間,香飄千里。茫茫人世,瓊花仙姿只有有緣的人才能一睹芳顏。但是,金人南下,竟然把仙樹連根挖走了,終致仙木枯死,不知所終。這件事讓揚州人傷透了心,於是元人趙文便寫了《瓊花上天歌》"落蕊飛天識天路,何如拔樹飛升去……天宮夜半按霓裳,玉女攀花紫皇笑",詩里說瓊花是仙花,"香如蓮花,落不著地。"丙子年某夕,大雷雨,忽然間,瓊花樹沒有了。瓊花樹哪裡去了?傳說已回歸天界。但是,回歸天界之時,瓊露如甘霖灑落人間,成了"瓊花露",儘管這是一個傳說,但它寄託人們對瓊花樹的嚮往。
"瓊花露"
據《維揚志》記載,歷史發展到了宋代,揚州便有名牌酒"瓊花露",其是采瓊花中露珠為液,取平山堂大明寺之泉水釀酒,故取名"瓊花露",其味極美,當時極負盛名,來來往往的騷人詞客,在揚州喝的都是"瓊花露",而且對其大加讚譽。宋人周密所著的《武林舊事宋詩中》中記載:瓊花釀"味極甘美","名聞全國"。宋代文豪貢奎在《揚州瓊花集》稱讚瓊花釀,"維揚城裡花名酒,對酒卻思花盛時。一笑東風八仙處,月輪空掛最高枝"。
元代翰林學士王惲曾寫過一首《瓊花露酒歌》"酒之為齊釀法先,曲生玉粒聽自然"。元代詩人薩都刺對揚州瓊花露也情有獨鍾,"揚州酒力四十里,睡到瓜洲始渡江",舟中飲酒,喝夠了瓊花露,美美地做了一場揚州夢,才戀戀地告別古城。到明代時,瓊花釀名聲更著,明代大畫家唐伯虎寫詩讚嘆:"飲盡瓊花釀,觀盡景渺茫,覽盡一段秋光。"
揚州五泉酒廠坐落在大明寺腳下,大明寺位於揚州西北蜀崗之上,是座千年古剎,寺中泉水甘甜味美,久負盛名,
唐代張又新在《煎茶水記》中說:"劉伯芻謂水之宜飲者有七,揚子江水第一……揚州大明寺井水第五……",從此這口水井被稱為"天下第五泉",估計揚州五泉酒廠取名也在於此吧。
第五泉
歐陽修也曾專為此泉作《大明寺泉水記》,盛讚"大明寺泉水美哉也",蘇東坡在《歸宜興留題竹西寺三首》曾賦詩詠贊:"剩覓蜀岡新井水,要攜鄉味過江東"。
1980年,揚州五泉酒廠根據地方志和史籍有關資料,發掘古代釀造術,恢復宋代傳統配方,並加以改進,復釀了這一歷史名酒。"水為酒之血,曲是酒之魂",而今五泉酒廠採用大明寺五泉水為釀酒之水,及當地優質原料,加上精良的工藝釀製的濃香型優質五泉大曲為酒基,加靈芝、蜂蜜、蜂王漿、枸杞、芍藥等珍貴補品,精心釀造出"瓊花露"酒,酒液色澤似琥珀,晶瑩透明,酒質醇厚,味綿長而甘美,芬芳宜人。酒精度18度,糖度16度。據鑑定:此酒有潤肺、理氣、養血、和胃、消食及扶正固本、益智安神之功效,尤宜年老體弱者飲用,常年適飲,效果更佳。使之成為一種具有獨特風味,兼有醫療、滋補作用的優質酒。
當時"瓊花露"酒一上市就一炮打響,不僅暢銷全國,而且遠渡重洋,在日本、菲律賓、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引起轟動。香港《晶報》1981年5月14日載文贊"瓊花露"具有色澤柔和、味醇可口、靈芝奇香之特色,有健胃強身,延年益壽之奇效。在國內也是屢獲大獎,1981年獲得江蘇省四新產品獎,1982年獲地區優質酒稱號,1984年列為省優質產品。其名氣似乎勝宋代"瓊花露"一籌。不管現今瓊花露酒是藉助地方特色花卉瓊花雅名也好,還是藉助古代瓊花露酒有神話傳說色彩也好,總歸它是優質酒、文化之酒、懷舊之酒。
瓊花露酒標
我收藏這款揚州五泉酒廠上世紀80年代生產的瓊花露老酒,其包裝帶有濃厚的揚州地方文化色彩,其酒瓶形制採用揚州瘦西湖"白塔",談及揚州瘦西湖"白塔",這裡還有一段揚州至今還流傳著"一夜造塔"的故事不得不講,該故事出自《清朝野史大觀》。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第六次坐船遊覽揚州瘦西湖,船到五亭橋畔,從水上看到五亭橋一帶的景色,忽然不由遺憾的對揚州陪同官員說:"這裡多象京城北海的瓊島春陰啊,只可惜差一座白塔"。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第二天清晨,乾隆皇帝開軒一看,只見五亭橋旁一座白塔巍然聳立,似乎是從天而降,身旁的太監連忙跪奏道:"是鹽商大賈,為彌補聖上游西湖之憾,連夜趕製而成的"。據說是財大氣粗、揚州八大鹽商之首的江春,當即花了十萬兩銀子賄賂乾隆左右,請畫成北海白塔的圖樣,然後一夜之間,用鹽包為基礎,以紙紮為表面紮成的一座白塔。儘管只可遠視,不可近攀,但乾隆不無感慨地說:"人道揚州鹽商富甲天下,果然名不虛傳"。
當然這只是野史記載,給揚州瘦西湖"白塔"建造增添一段文化。實際上《揚州畫舫錄》有記載,是"兩淮八大鹽商"之首江春集資仿北京北海白塔,就舊塔基建造。
但其型制與北京北海白塔大有區別,北海的白塔是寺廟塔,肚大頭細,高35.9米,下為高大的磚石台基,塔座為折角式的須彌座。由於,此塔下部為密檐塔型,上部砌作覆缽式,是中國遼塔造型奇特之一例。素有"金峰平掛西天月,玉柱什擎北塞雲"之譽。
這款瓊花露老酒,容量500ml,瓶高27.5厘米,最寬處9厘米,按照瘦西湖"白塔"形制同比例1:100縮小而制,瓶蓋為圓形寶蓋上托銅質葫蘆塔頂,巧妙地把瓶口掩飾。酒標、頸標、掛標均為紙標,古樸典雅,酒類信息應有盡有,帶有上世紀80年代印記,這可謂名酒、名"塔"共同造就"瓊花露酒"。來揚州瘦西湖旅遊,不登來白塔觀看絕對是遺憾,來揚州,不吃淮揚菜,不喝瓊花露酒,那你就似沒有到過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