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過很多大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韓寒用這樣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從小到大,聽過太多的大道理,可真正遇到問題時,卻還是不知道怎麼辦。
這也給了我一個啟發:當孩子遇到問題,向你尋求幫助時,你是跟他講道理呢,還是跟他講故事?
比如,孩子在學校和好朋友吵架了,回家很失落,悶悶不熱,你怎麼開導?
講道理的家長,通常是這樣子的:沒事,小孩子吵架嘛,明天就好了!
而智慧的父母知道,這樣於事無補。他們會講一個自己或者別人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故事,然後啟發孩子自己去思考其中的道理。
台灣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林良先生,就是這樣一個父親。 當他上小學的女兒遇到這個問題向他哭訴時,他給她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櫻櫻,我小時候在學校也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心裡難過極了。
那天,我高高興興的去學校,因為我書包里有一張嶄新的郵票,我要第一個給我的好朋友小明看,等著他大聲的說真棒,然後吸引其他同學過來。我們經常干這樣的事情。
小明是我的同桌,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們一樣的高,一樣的帥,也一樣的聰明,成績都很好。同學們都喊我們「雙胞胎」,這是我覺得最自豪的一件事。
走進班級,我看到了小明,大聲的喊道:「嗨,小明,看,我有一張新郵票!」小明沒有理我,我走到他的身邊,又對他說一遍。小明轉頭冷冷的看了我一眼,說:「不想看。」
我當下害怕極了,我們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不愉快的事。雖然我念五年級了,可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覺得很孤單,很失落。就像在幼兒園時,還沒準備好,就從滑滑梯上滑了下去,不知道會滑向哪裡;又像小時候和媽媽一起去電影院看電影,期間壯著膽子一個人去上廁所,回來在黑不溜秋的電影院裡,找不到媽媽的位置······
過了一會兒,我才生起氣來,對小明大聲的說到:「不看就不看,有什麼了不起!」小明還是沒有理我。
這時,小軍走了走了過來,他平常也想跟小明一起玩,可我不想跟他一起玩,所以每當他走近時,我都會把小明拉開。小軍跟小明說:「走,我們出去走走。」小明站起來,和他一起出去了。這我怎麼受得了!
「以後誰也別理誰了!」我在心裡狠狠的說。同時,我心裡還有另外一個聲音,「回家去吧,在學校太沒意思了!現在就回家去!」可我知道這不可能。
課間,我為了賭氣,就去找其他同學玩,可他們還是跟平常一樣,都不跟我玩,因為我講的話,他們不愛聽。有一個叫小程的最過分,跟我說:「走開!不要來搗亂,我們有事要忙呢,不需要你!」
我傷心極了,覺得很孤單。那天放學,我獨自一個人回的家,想起在學校的遭遇,我傷心的哭了,爺爺問我怎麼回事,我跟你說了一樣的話:「為什麼他們都不理我?」
為什麼?第二天我就知道了答案。是小明告訴我的。他說:「我媽媽昨天要去醫院做手術,我很擔心,心情不好,所以沒有理你,對不起!」
我感動的哭了,也笑了,還流了鼻涕。我多自私啊,只知道要別人歡迎我,卻不知道安慰別人。
一個人不能總等著享受別人對你的歡迎。因為,別人不是專為你一個人活著的。如果別人冷落了你,肯定是有什麼原因的。你應該先學習「不害怕」,因為這並不可怕。
在你交到一個新朋友之前,在進入一個新環境之前,不是也曾獨自一個人嗎?你在一個環境中受到了冷落,在其他環境中,還有很多人深愛著你啊。就算全世界的人都冷落了你,不是還有爸爸媽媽嗎?況且,你永遠也不會遇到這種情況。
放寬心,不要計較,先學習安慰別人。或許,只是你太害怕寂寞了。不要怕。堅強的人,都有不害怕寂寞的品格。堅強的人,也最受歡迎,他不害怕寂寞,也不會寂寞。
當你的孩子,遇到冷落或者和好朋友吵架,你會告訴他類似這樣的一個故事嗎?
80後的我,從小聽著父母的大道理長大的,心中有過怨恨,也有過迷茫,更有過無助。所以,我不會再只跟我的孩子講大道理了。當我的孩子向我求助時,我會給他講故事。
因為,講個好故事,比只講大道理,更能讓孩子接受,也更能幫助到孩子。
接下來,我會更新《故事知道怎麼辦!》系列,歡迎關注@育兒規,和我一起,做一個不講道理、只講故事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