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之前也曾去過江蘇如皋旅遊,或許也曾去過這裡的一座隋代古剎,即定慧禪寺,寺院始建於隋開皇十一年,當年晉王楊廣在揚州開設千僧會,並邀請了佛教天台宗開創者智顗高僧,他在去往揚州的途中經過如皋,並在此誅茅建廬,定慧禪寺由此而來,至今已1400多年歷史。
定慧禪寺,坐落在如皋古城東北隅,經過寺院門前時被這裡的寺門及那座寶塔所吸引,於是進去遊覽了一番。
定慧禪寺的山門格外獨特,一般古寺的山門都是「坐東朝西」,皇家敕建的寺院「坐北朝南」,而定慧禪寺的山門卻「坐南朝北」,這在全國眾多寺院中是獨樹一幟的,後來才知曉是因為地勢、河流的原因所致。
寺院內的建築占地約16畝,規模也比較大,且這裡的建築布局與以往我見過的寺院不太一樣,整體呈回字形,外側為樓堂,內部為佛殿,其中中軸線上依次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周邊有祖堂、樓堂、華嚴樓、講經堂等,是典型的「樓抱殿宇」建築格局,加之山門朝北,著實非常的罕見。
在宋代時,定慧禪寺因兵焚被毀,後在明朝萬曆年間重建,清朝期間又經過多次修繕,後又在1970年左右被毀,如今我們看到的這些建築是在1983年後修復的。
每次去寺院總會跟這裡的師傅聊一聊寺院的歷史及故事。
據說,定慧禪寺早在17世紀中葉後的300年時間裡,一直被認為是如皋的「首富」,當時的定慧禪寺擁有良田萬畝,並在很多地方設置有莊房負責收租,田租的收入也是寺院內僧人及一些佛事活動的主要經濟來源,這一點確實也非常罕見,之前也從未聽說過其它寺院有類似的情況。
自1983年修繕後對外開放,定慧禪寺至今香火都非常的旺盛,來此的香客及遊客絡繹不絕,但進入寺院是收取門票的,門票不貴,30塊錢還贈送一支香。寺院中煙霧繚繞,雖然上香的人很多,但給人的感覺很幽靜閒適。
在寺院一側的河邊建有一座八角七層的寶塔,為觀音塔,整座寶塔高45米,直插雲霄,從塔下抬頭望去格外的雄偉壯觀,這座寶塔也是後期修繕的,最初時的早已被毀。
可以沿著塔身內的梯階而上,登塔望遠,一側有龍遊河和玉帶河兩條河流繞寺而過,另外一側可以看到定慧禪寺的全貌,整座寺院的四周被高樓大廈環抱,雖藏在鬧市中,在這裡卻感覺格外的幽靜。
另外,寺院中還有一棵職業繁忙且高大魁梧的古銀杏樹,估計得有數百年的歷史,每年秋天銀杏葉黃的時候一片金黃,遠遠的就可以看到這棵銀杏樹。
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過或聽說過江蘇如皋的這座千年古剎「定慧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