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瑩穎李心草陳昱霖事件啟示:養女兒,遠比養兒子危險上萬倍

2019-10-19     靜水人生

01

靜水很少關注娛樂圈,也極少追熱點,但看到陳昱霖母親回應這場風波的言論,再上微博熱搜,作為家有兩女的媽媽,我真的不淡定了。



女兒做了吳大叔七年小三,最後因敲詐勒索罪被捕進班房,當被問及是否曾向吳某人索要高額分手費時,陳母卻以「因不是參與人,細節並不清楚。如果我們最後真的有罪,我們也認罪。」搪塞過去。

作為母親,我為她感到悲哀!這世間所有的事情,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因果相隨,鐵律難改,女兒今天的遭遇,渣男會遭到報應,但女孩原生家庭的教育也負有絕對的責任。

這不新的爆料就出來了。



有人以「如果不是被渣男逼至絕處,父母也不至於鬧到如此不可收場」為由開脫。

我從不否認,保護孩子是父母的本能與天性,在靜水看來,這個理由是最大的謊言,父母到底是無知還是愚蠢,是貪婪還是僥倖,明眼人都很清楚。

身處底層想藉助支點改變命運,原本沒有什麼錯,錯就錯在沒有底線。

作為父母,有著幾十年生活閱歷,想必知道婚外情不受法律保護的常識吧。

所以,你的無知與縱容,貪婪與愚蠢,才是將女兒一步一步推向絕路的殺手。

細扒陳昱霖的成長史,可以斷定,就算她走紅不了,若選擇靠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實現財務自由,成為一個幸福的小女人。

但她偏偏選擇犧牲七年青春,換得如此下場,我從不相信,七年里女兒跟著大叔週遊世界、滿身奢侈品、坐私人飛機等奢靡生活,父母會一直蒙在鼓裡。

02

靜水特別贊同作家羅松的觀點,給女孩最好的保護,就是底線教育。

第一個底線教育:身體底線。

一定要告誡女兒:不要為任何事出賣和傷害自己的身體。

第二個底線教育:生活底線。

經濟獨立的女人,是最有尊嚴的女人。經濟不獨立,人格便不獨立,人格不獨立,愛情便不獨立。

第三個底線教育:感情底線。

女孩,無論你有多愛一個人,記住切勿喪失自己的尊嚴委屈自己,尊嚴第一,愛情其次。

第四個底線教育:生命底線。

女孩,沒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自我保全是你的必修課,關鍵時刻,你可以不善良,但記得要保全性命至上。

底線教育貫穿女孩教育的全過程,這是大綱,就像法律的紅線,踩上就意味著不可避免受到懲罰,線內相對安全。

從女兒懂事起,我就引導她做一個努力的人,唯有憑藉自己努力贏得的一切資本,才值得驕傲和踏實享用。

昨天,是大越越的散學典禮,她因參加某特訓課程不得不缺席,我和她爸代表孩子前往。

馬上面臨小升初,散學典禮上,班主任語重心長,彙報了孩子的各項成績,坐在教室里,我都能聞到緊張的競爭氛圍。

表彰結束後,我有種想哭的衝動,她幾乎囊括了所有門次的獎項,大越越從小挑食,身材瘦小,我時常心疼又無力。

但她是一個內心特別篤定的孩子,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規劃得條理清晰。

其實,最讓我欣慰的不是她的成績,而是這麼多年,她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端正的學習態度,一直保持努力向上的姿態。

有一天,她問我,媽媽你為什麼在家看妹妹,還每天堅持看書寫文?我說是為了我自己。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有自我。

「本來我想告訴你,我上一天課很累呢?」她輕咬嘴唇,點點頭,便進了自己房間。

教育孩子,身教勝於言傳,永遠是顛撲不破的真理,母親的三觀里,氤氳著一個女孩的未來。

03

最近,靜水人生後台,收到一個讀者的留言,她建議我要多寫快意恩仇的故事,否則看著不過癮。

但靜水想告訴她,現實遠比電視劇狗血和殘忍,很多事情的結局不僅僅快意恩仇那麼簡單。

作為情感博主,我幾乎每天都能收到不同年齡段女性的傾訴和吐槽,某天,我突然發現一個秘密:

那些在婚姻泥坑裡打滾的姐妹,驚人的相似,大多年幼時缺愛,不曾被這個世界溫柔相待,多半帶著來自原生家庭傷痕累累的愛,跌跌撞撞成長到現在。

內心缺乏成長動力,對自我成長和這個時代的認知,處於懵懂階段。

更要命的是,自己儘管也試圖通過努力,期望改善自己的命運,然而殘酷的現實卻是,越努力越迷茫,越掙扎越深陷。

最後被逼得走投無路,恨不得將幾十年的苦水,一下子倒給陌生人。

這些姐妹的困惑,給我最大的感觸是表面看是缺錢,內在是少愛,表面是依賴男人,根源是內在缺失。

這就是為什么喝了那麼多雞湯,聽了那麼多道理,依舊過不好眼下生活的根源。

她們害怕改變,拒絕成長,在自己釀造的死胡同里,反覆傾訴的結果,就是將這種苦滲透在人生中,從而影響到和自己有關的一切,比如婚姻。

04

我突然感覺自己這輩子做對了一件事,那就是回歸家庭,陪伴孩子,也沒有停下來創造價值。

男權社會,很多女性潛意識裡會自我物化,就像陳昱霖感覺賠上七年青春,損失慘重,索要巨款不成,反被倒打一耙。

如果說你是個內在獨立的女孩,你完全可以選擇一個支點撬起屬於你的星球,你可以像鄧文迪一樣,用自己的智慧提點自己的人生。

然而你沒有,又以受害者的身份昭告天下,成了眾人的談資,除了讓人賺足流量,還有什麼意義,不能不說是家庭教育的悲哀!

前不久,我聽了余秀華一場演講,其中有句話,讓我對這個身殘志堅農婦出身的女詩人,刮目相看。

她說,女人你嫁狗豈能就隨狗?我為什麼要寫詩歌,我並不是為了追求女性的解放,我只是為了追求我個人的解放。

一個女人能解放自己,就等於說解救了一批人,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在我接到的情感傾訴里,有不少女人因為生了兒子而沾沾自喜,甚至慶幸自己生了兒子。

也有不少女人為了保全婚姻,寧肯犧牲尊嚴,委曲求全,任男人踐踏自己的底線。

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其中有不少有經濟能力的女人,即便遭受家暴,提起男人依舊眉飛色舞。

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只想剖析這些行為背後的真實心理,找不出更好的論證。

其實這種女人的兩性觀,就是對男權的盲目崇拜,就像圖騰時代對一個符號的痴迷一樣。

說到底,思想價值是殘缺的,這種不獨立導致認知偏頗,更談不上人格獨立。

在婚姻里屢屢受苦,除了忍受和抱怨,總也解救不了自己,所以一直在泥坑裡原地打轉。

05

沒有哪個父母心甘情願,看著精心養大的女兒受委屈,但如果在該灌輸正確理念的年紀,你忽略了她的成長,日後她的三觀極有可能不足以支撐其擁有一個美好的人生。

教育女兒,是為人父母一生的事業,比起物質上的追求,孩子的內在教育更應該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

無論身處何種階層,一定教會女兒做一個努力的人,因為任何時候,持續的努力可以為她的人生兜底。

堅持不懈的奮鬥,可以讓她找到自我的存在。

教會女兒牢記四個底線,因為不敬畏規則的結果,就不得不接受要還的代價。

不求女兒功成名就,只求她有足夠的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

可以在Say NO的時候,果斷,勇敢,乾脆。

END


靜水PS:
靜水寫文分享思想價值,重點關注自我精進與育兒乾貨兩大塊,我很少追熱點.但凡牽涉到女孩教育,就無比警惕。
陳母的回應說辭,著實讓人捏汗。靜水忍不住拋出了自己的育女觀點。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tLeW4m0BMH2_cNUgzi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