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包青天和《清明上河圖》,開封這個盛極一時的宋代都城好像很少再被人提起。省會鄭州日新月異,同為古都的洛陽也比現在的開封熱鬧,然而正是這座城市,打下了今天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草稿。
攝影/石耀臣
宋代之前,不論多麼繁華的都市,一到夜晚都是一片寂靜,逛街也是不被允許的,即使是在以風華絕代著稱的唐長安,也實行嚴格的宵禁制度。
在古代宵禁制度能夠實行,是因為那時候的城市都是里坊制,一座城市被劃分為若干個小城,也叫坊,坊與坊之間都是有城門的,在定點開關,關了門之後串門也不行。每一個坊還專門設有管治安的武侯鋪,專門檢查宵禁。除了少數權貴人家,一般人的家門都不許臨街,更別說開小店了,買賣只能去東、西二市。
圖/網絡
宋代,城市發生了革命性變化,小城門被推到了,宵禁被取締,臨街也允許開設店鋪。不僅大街小巷被打通了,夜市、曉市也無縫銜接。那時候的汴梁彙集了世界各個民族,儼然消費主義之都。
有了夜生活,酒樓是必不可少的。《清明上河圖》中孫羊正店就是一家擁有釀酒權的飯店,這樣的飯店在當時的汴梁一共有72家,其中見證過宋徽宗和李師師多次幽會的樊樓位列北宋東京七十二酒樓之首,是中國最早的餐飲旗艦店。
圖/故宮博物院官網
鼎盛時期的樊樓是一座五棟相向,相互貫通的大規模建築群,每天光顧者數以千計,每逢元宵節,各個房間都掛上燈籠,是為東京賞燈勝地。宋代的幾位皇帝都曾光顧過這裡,是餐飲業最早的代言人。
緊鄰皇城的樊樓人氣太旺,以至於歡娛聲都曾傳入內廷,就連門前的小攤販也藉助樊樓人氣,能多賺三五斗,宋五嫂就在這裡賣魚羹起步。
圖/圖蟲創意
在重農抑商的古代,商人的地位低下在商業繁華的宋代也能有錢任性,以詩歌稱雄宋代的石曼卿就曾吃過年輕財主的閉門羹,范蠡、白圭這類財神爺也是在那時侯成了民間新的信仰。
隨著商業的發達,市民階層的崛起,人們的菜單也日漸豐富。《東京夢華錄》就詳細的記述了包子、肉餅、胡餅、餛飩、雞雜、魚生、話梅、假河豚、假鮑魚……這些KFC(開封菜)讓作者孟元老幾十年後仍然念念不忘。
圖/匯圖網
除了南北大菜,一些時令小吃也品種繁多。夏日裡有冰糖綠豆甘草冰、雪涼水還有用水果、碎冰、牛奶做成的乳酪,夏季穿越回汴梁也是個極好的選擇。
如果你是羈旅汴梁的過客,不但可以飽享口福,住、行方面也可以獲得便捷的享受,洗浴這一困擾古人的生活難題,在宋代獲得了極大解放,公共浴室已是汴梁城普遍存在的服務機構。
圖/故宮博物院官網
宋以前只有豪門貴族洗澡才用得了香料,而在宋朝平民也也可以使用肥皂、香料,所以當時的浴池稱作香水行。除了專門的香水行,大型的茶樓、旅店也會帶有浴室,如《清明上河圖》中畫有:久住,王員外家。
攝影/文雲飛
這樣的繁華盛世都在靖康二年被終結了,最早開不夜的世界級都市就此陷入黑暗。再後來隨著省會遷入鄭州,以及划走開封下轄經濟勢頭髮展良好的新密、登封、新鄭、中牟、鞏義5縣,開封從國際一線直墜國內四線。
圖/網絡
雖有深厚積澱,開封淡出世人眼界的事實也難以更改,但這個地方還是值得看一看。來這座慢節奏的城市品一品過去的味道,想一想未來的活法。
文丨王烜
圖片來源於圖蟲創意、匯圖網、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