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手套,依據手套的功能可分為耐高溫手套、保暖手套、耐酸鹼手套、耐油手套、防滑手套、焊接手套及防阻燃手套;依據手套的材料可分為乳膠手套、橡膠手套、汗布手套、棉毛手套、棉紗手套、帆布手套、搖粒絨手套、牛皮手套、豬皮手套、PVC手套及液體手套等。與實驗室相關的手套主要功能是阻斷各種危險因子如酸、鹼、高溫和感染等,在生物安全實驗室使用最廣的是乳膠手套、橡膠手套和PVC手套。在實驗操作過程中,何種手套被污染時都應該進行處置。
(一)處置方法
1.工作人員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手套被污染,立即中止實驗操作,用浸有70%的消毒乙醇的紙巾、紗布或毛巾對雙手所戴的手套進行消毒。
2.檢查感染材料是否同時污染了工作檯面或實驗器材,如果污染,對台面或實驗器材進行消毒。
3.報告實驗室負責人。
4.如果戴有雙層手套,脫去外層手套,用同樣的方法對內層手套進行消毒。更換手套後繼續進行實驗。
5.實驗室負責人協助實驗操作人員查找手套被污染的原因,對本次污染進行評估,依據評估結果對被污染的工作人員進行醫療救治或醫學觀察,同時對實驗室進行消毒。
6.負責組織本實驗室所有工作人員學習,糾正錯誤,將風險降至最低。記錄相關事件並上報主管部門。
(二)處置要點
1.依據實驗樣品的不同生物學特性,實驗室內應備有不同的消毒劑,如70%乙醇、含氯消毒劑等。
2.依據消毒標準(見本書第十一章中的相關內容)制定不同樣品污染後的消毒劑及處置方法和流程。
3.工作人員在實驗操作過程中手套被污染,必須立即中止實驗操作,用浸有70%的消毒乙醇的紙巾、紗布或毛巾對雙手進行消毒,必須檢查感染材料是否同時污染了工作檯面或實驗室,如果污染,對台面或實驗室進行消毒,並記錄事件過程。
4.實驗結束後必須對操作台面及整個實驗空間進行消毒。
5.必須對實驗人員感染風險進行評估,必要時進行醫學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