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絕對是關鍵一環節,分數高低暫且不論,因為這個填報志願,大機率是決定了餘生的職業,也有人說,大學可以轉專業,畢業還可以跨行就業,工作了還可以轉行.....確實有這個可能性,但是難度超大(機率極低),成本超高(時間青春)....為了避免這種走錯路,走彎路,務必把握好填報志願這一關。
先分析一下報錯志願的情況
1、大學轉專業
有些學校是支持的,但是難度挺大的。要麼是學業優秀類,總平均學分績點位於本專業前20%;要麼是學科專長類,在某一專業領域有特長或極高的興趣和愛好,在相關專業領域發表高水平論文、授權專利,或在省級以上科技競賽獲獎;
試問容易達到嗎? 所以大學轉專業,不要想得那麼美好,不是任意轉來轉去的,如果你在想「先考進這所大學,然後再轉專業」,那你可以謹慎了,容易踏空!
2、沒有競爭力
不論是學業還是還是職業,終究都是離不開競爭關係,專業不對路,學習就會變得困難,不是自己的優勢擅長,你付出1天時間的努力,別人可能一個小時就達到了。這種不對等的競爭,足以讓人崩潰,大學幾年的挫折足以讓人自卑,抑鬱,焦慮......
3、畢業就轉行
就算你熬過了大學,就算計劃畢業就轉行,那麼大學裡你花了那麼多時間去學習將來不用的知識,是不是浪費了時間? 畢業跨行就業如何跟別人科班競爭?或許你耗費了無數心血,只不過僅僅是達到了別人的起點而已,沒有競爭力的學習和職業,何來成就?
如果我們能預見這樣的結果,何必現在多費點力氣和時間,去認真分析下自己未來想要從事的職業,現在花上幾天時間來分析,換來的是不一樣的前程。
另外計劃跨專業考研的也是同樣的道理,別人自學本專業,而你不得不學習兩個專業,這裡所需的時間和精力,豈能相提並論。
以上文字針對普通人有效,家裡有礦的、xx代接班的不在討論範圍之內。
如何避免報錯了專業?
1、分析自己的優勢和擅長
有人說要分析自己的愛好和興趣,這也沒錯,但是並不全面,因為人的興趣愛好有很多,但是並非每個人的興趣愛好都可以用來做職業。 比如我喜歡唱歌,但是我嗓子不好,我可以愛好唱歌,但是我不能以歌唱為事業。 用興趣愛好做職業發展,那就一定要結合優勢和擅長,只有當興趣和優勢相結合,才能作為職業的發展方向。
還可以藉助專業的測評工具來輔助分析,比如最常用的有: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MBTI職業性格測試,個人優勢能力測評,Gatb職業能力傾向測試,九型人格測試等等。
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 60題簡潔版 www.xmcs.cn/x/hld60 (建議完整版更好)
MBTI職業性格測試 93題完整版 www.zxgj.cn/g/mbti93
2、一定要分析清楚實際情況
每個人所處的環境是不一樣的,18年來的成長經歷,造就了不同的、獨立的個體,不同的人註定有不同的路線,比如寒門學子,就應該撇開哪些需要人脈和資金才能促進事業發展的專業,甚至不同的專業還應該考慮在那個城市才是最適合的(龍頭企業效應)。
個人優勢能力測評 120題 www.zxgj.cn/g/nl
GATB職業能力傾向測試 54題 www.xmcs.cn/x/gatb
3、專業、院校、城市
三者如何選擇?對於有明確職業目標的人,應該優先考慮專業,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職業價值觀。對於沒有明顯專業特徵的,又或者是計劃考公的,可以以院校優先。城市選擇則應該考慮到就業,比如IT也當然應該首選北上深,因為IT大廠都在這幾個城市,不同的專業應該就近考慮行業龍頭企業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