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的寄託(5):冬天裡的酸菜心兒

2019-07-01     樂亭故鄉人

作者:小編

來源:今日頭條號「樂亭故鄉人」

題圖來自網絡,僅為配圖,和本文無關

少時家窮,吃以秫米、玉米為主糧,冬日裡還常吃用晾乾的鹽席菜籽+秫米麵做成的窩頭,食不果腹。住的是三間破磚房:除了外牆是青磚而砌,內牆隔山用土坯、破木棍、高粱秫秸杆搭建而成,1976年地震,夾山和東屋後牆塌了,唯一能拿出來做簡易房用的,是兩面黑不溜秋的後門板。

吃住不好,就愛得病,特別是冬日,屋子裡很冷,常患感冒。得了感冒缺醫少藥,最近的赤腳醫生在一里地開外的樹行子村,而且醫生和大家一樣,也要種地,請一趟很是不易,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少有看醫。

感冒了怎麼辦?有兩種妙藥:

第一是發燒的時候,必備的降溫藥:過堂屋大水缸里的冰塊——因為屋裡太冷,水缸里的水面常常過了一夜就結冰,需用錘子鑿開來才能用水瓢舀水,鑿開後,可用手掰下兩塊放到碗里,端到因發燒躺在大炕上的兄長或是我的身邊,將一塊冰放入口中,含而不嚼,鑽心的涼,也確是去火的好藥。

趕上中午時分,父母改善一下伙食,貼玉米面餅子、熬酸菜的時候,那酸菜用刀從根到尾一刀破開,將內中菜心挖出來,黃橙橙、亮晶晶、溫潤如玉,一片片撕下來,放到嘴裡,酸甜的滋味一下子就沖走了身體的濁氣,人也頓時有了精神。

如今想來,四十年光陰已逝,我們在兒時所經歷的這些,年輕人怕是很難懂的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dNgMWwB8g2yegND9q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