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波鄞州鍾公廟街道金色水岸社區,一條「文明示範街」成了居民眼中的網紅打卡點。志願者每日巡邏、商鋪老闆爭相認領「責任田」、設置公益攤位, 背後的故事很暖……
這兩天,鄞州鍾公廟街道金色水岸社區的幾張美圖在朋友圈傳開了。在惠風西路和百梁南路交叉口,被繡球花環繞的紅色磚瓦牆上,「文明示範街」幾個字躍然牆上。夜晚,在燈光的映照下格外醒目,過往的行人總會駐足。
看到這個,巡邏商鋪的志願者張建兵都頗為感慨:「以前,這裡的路坑坑窪窪,車子停得橫七豎八,現在好了,平整的路面、規範的劃線停車位、商鋪店主有序經營,感覺整條街都『脫胎換骨』了。」
勸導志願者每日上街巡邏
沿街店鋪不文明現象少了
「每天上街轉一圈,現在問題越來越少了,我們快要『下崗』了!」張建兵是一個自由職業者,現在他成了「文明示範街區」的一名勸導志願者。
這個月開始,社區成立了一支30人的「文明示範街區」勸導志願者,由社區社工、熱心居民和商鋪店主組成。每天9:00-10:00和15:00-16:00兩個時間段,是張建兵的巡邏時間。兩人一組,佩戴紅袖章,從「文明示範街」的一頭走到另一頭。「我們主要查看商鋪有沒有跨門經營、證件是否齊全、衛生是否符合標準、店裡有沒有開展垃圾分類等,現在商鋪做得都挺規範,我們很少費口舌,輕鬆多了。」
張建兵今年44歲,住在金色水岸社區7年,是一名熱心志願者,他見證了這條「文明示範街」的變化。
在創建「文明示範街區」前,社區志願者們巡查時時常能發現各種問題:桌椅貨物直接擺放在商鋪門口,有些甚至門口放垃圾桶,志願者上門勸一次,他們就收回去,第二天又回到原樣。有一家自營水果店,經常把水果放在商鋪門口,碰上甘蔗季,店員直接在馬路邊削甘蔗,弄得滿地都是甘蔗皮。現在,「文明示範街區」建起來了,金色水岸小區34家沿街商鋪紛紛簽訂「門前三包」承諾書,認領自家門前的「一畝三分地」,跨門經營少了,門前垃圾桶不見了,沿街環境衛生明顯好轉。
「看志願者們每天來檢查挺辛苦,我們應該自己管好自己,平時店裡不忙的時候,我就跟著他們巡邏,看看好的店鋪是怎麼做的,順道取取經。」鮮豐水果的老闆自發加入勸導志願者隊伍。
愛心商鋪認領「責任田」
文明街區,他們不當「吃瓜群眾」
走在十字街區,一堵「文明示範街」的紅色磚瓦牆格外醒目,花團錦簇的繡球開得熱鬧,一朵朵橙色的凌霄花綻放著笑臉,每天都有居民來拍照打卡,不知不覺成了社區的「網紅打卡點」。
17日清晨,李東燕剛打開店門,就拿起水壺給這裡的花卉澆水,有時候還要剪枝,這成了她每天的份內事。
她是DORIS鮮花店的老闆,「文明街區」成立以後,她主動認領了這面文明牆的日常花卉養護。
「我本來就喜歡花花草草,平時澆澆水很方便。花開得好,看著心情都愉悅,現在這裡成了網紅打卡點。以後我就把這裡當成試驗田了,種一些季節性的花卉,保證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花盛開,讓我們的街區越來越美。」 李東燕是個熱心的花店老闆,今年防疫期間,她還精心製作鮮花,給住在轄區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送上鮮花。
有了文明示範街,沿街商鋪的工作人員不再當「吃瓜群眾」,而是積極行動起來,認領「責任田」。
「以後,這些文明凳我來負責吧,每天擦拭一遍保持乾淨!」看到工作人員正在沿街安裝彩色方塊凳,家政店老闆趙撒拉主動認領了十幾把文明凳的日常維護。「以前,我們這裡車輛違停很多,影響店鋪生意,現在停車規範了,環境變好了,我們生意跟著好起來了。文明街區,我們當然要出一份力!」
社區騰出場地規劃「睦鄰點」
推出公益攤位,小攤販不用「打游擊」了
這條「文明示範街」,還有一個不一樣的「紅色52+」睦鄰點,諧音「我愛家」。
賣水產的林師傅在睦鄰點擺攤有一段時間了,因為物品新鮮,價格實惠,很受居民歡迎。每天15點到18點,他都會來到自己的「固定攤位」擺攤,每天的海鮮供不應求。擺攤結束,他會仔仔細細把現場清理乾淨。
「以前隨意擺攤擔心被抓,現在有了這個免費的公益場地,我就不用擔心了,安安心心擺攤。」林師傅笑稱,現在擺攤不用打「游擊戰」了。
來源:寧波晚報
文字:薛曹盛
編輯:戴巧澤
為這條文明示範街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3PQYHMBiuFnsJQVTCp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