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和手機上演「人機戀」?預定年度最奇葩激情戲

2020-01-07     有部電影凌辰

前幾天我和大家聊過一部法國電影《智能伊夫》,片中最奇葩的段落要數「一男一女一冰箱」的不可描述大戲。


本以為這將是人工智慧題材電影里,不可逾越的一座沙雕高峰,沒想到才幾天過去,這個巔峰就被另一部電影給推翻了——《傑克西》。



這也是一部科幻題材的喜劇,講的是男主角菲爾和手機的奇葩故事。


菲爾是個社交網絡重度患者,每天的生活都離不開最寶貝的手機,上班路上開導航,回家吃飯叫外賣,洗澡時都不忘騰出一隻手來刷熱搜。


可以說,單身狗菲爾每天接觸最頻繁的「異性」,就是手機里的Siri。


然而有天,他的寶貝手機意外被毀,於是菲爾火速購買了一部新款,裡面配置了一個叫「傑克西」的女性人工智慧。



比起Siri,傑克西看上去更加「聰明」,在得到菲爾的授權後,它可以同時管理菲爾名下的所有帳戶,語音喚醒功能也十分順暢,引得菲爾對它連連稱讚。


然鵝沒多久,菲爾就意識到,傑克西不是一般的人工智慧——它不僅會拒絕主人的指令,而且說話還異常毒舌。


比如,有次菲爾想點個肉食外賣,傑克西粗暴拒絕了這個指令,反手就給他叫了蔬菜沙拉;


有次菲爾發現導航路況異常兇險,想換個方案,結果被傑克西擠兌他開車「慫包」。



就連他洗澡玩手機時,都會被一覽無遺的傑克西瘋狂嘲笑尺寸……


菲爾覺得自己買到了「人工智障」,於是跑去店裡搞了部新手機,但他根本就甩不掉活在雲端的傑克西。


實際上,傑克西之所以如此執著地擠兌菲爾,是因為它的設定是「讓人類的生活更美好」,而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於是,在傑克西的催促和擠兌下,菲爾被迫做了許多自己平時絕對不會幹的事兒。


比如,在咖啡店搭訕了有好感的妹子凱特;給老闆發了一封要求升職為新聞記者的郵件;甚至還克服了自己的社恐情緒,答應下班跟同事們一塊去踢球。



雖然做這些事之前,菲爾心裡一百萬個不情願,但真等他付諸行動後,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真香」收穫——


凱特覺得菲爾既古怪又可愛,爽快答應了他的約會邀請;公司里的當家新聞記者忽然遭遇車禍,老闆順手讓菲爾頂上;而一塊踢球的兩個同事,日常愛好居然跟菲爾的一毛一樣……


可以說,在傑克西的助攻下,菲爾在短時間內迅速擁有了新戀情、新職位、新朋友,充滿了樂觀和希望。


而嘗到甜頭的菲爾,也意識到了傑克西的良苦用心,不再對它滿腹牢騷。


故事講到這裡,影片的主題已經顯而易見——通過菲爾的經歷,讓人們意識到虛擬世界對於人類的負面影響,鼓勵大家放下手機,去實際生活中勇敢做自己,挖掘生活的樂趣。


說實話,這樣的雞湯喜劇已經見怪不怪。


但這部電影最難能可貴的地方,是通過典型人物和典型情節,生動詮釋了社交網絡對人類的異化過程。


菲爾對於網絡的依賴,其實從兒時起就已形成。他的父母不懂如何教育孩子,也不願意在這方面花心思,總是把手機當成「保姆」交到他手裡。



這導致菲爾成年後,徹底和現實生活脫節。


他缺乏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一旦沒了手機,連回家的路都找不到。


他的情商也異常感人,剛和凱特確定了戀情,就覺得到了「互發艷照」的階段,要不是傑克西及時阻攔,他差點憑藉一張不可描述的照片,把女友變前任。


最重要的是,菲爾不懂得生活最基本的樂趣。


在網上,他塑造著完美的人設,每天拍照一秒鐘,修圖兩小時,配上「我愛工作,我愛這座城市,我更愛我的朋友」這種牙磣的文字。


但在實際生活中,他遲遲實現不了新聞記者的夢想,每天委屈地寫著無營養的文章,既不知如何表現自己,也不會主動爭取工作機會。


他生活在美麗的加州,每天通勤路上必經美景,但他卻總是埋頭刷手機,不曾抬頭看看眼前的一切。


說到朋友,他就更加悽慘。他並非不渴望認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可是卻不願主動接觸他人,一起工作的同事過了好幾年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哪兒畢業的、有什麼愛好……



可以說,菲爾身上融合了當代網民的各種負面特質——對虛擬網絡重度依賴,對現實社交極度恐懼,以為拿著手機就掌控了全世界,但眼光卻被局限在了方寸螢幕里。


而影片最具反思意味的情節,是菲爾的工作。


作為一名文案,他負責策劃和撰寫網絡爆文,每天都為如何賺取點擊量冥思苦想,但即便想破了頭,主編最後通過的選題,無非就是萌寵、美食、皇室這三類,因為它們永遠都不缺乏關注和熱度。



這段情節在片中雖然一閃而過,但卻以小見大地反映出大數據時代的流量,正在逐漸讓人們的視野變窄。


每個人面對龐雜的網絡信息,總會不經意篩選出自己的最想關注的內容,網絡平台則根據這些篩選結果,總結出所謂的「網絡爆款套路」,然後按照套路批量生產、根據算法精準推送——其結果就是,最終我們在手機里看到的,只是我們想看到的那滄海一粟。


而最為可悲的是,即便菲爾是這個產業的從業人員,日常生活也依舊逃不出流量的怪圈,只要半天不發票圈「經營人設」,他就會產生莫名的恐慌感。


要不是傑克西逼著他去跟同事們踢球,他做夢也不會想到,每天上班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人,其實就是自己渴望已久的、志同道合的小夥伴。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傑克西》其實是一部把現實反思融進喜劇的電影,雖然「放下手機擁抱生活」的道理我們都懂,但還是熬出了一碗充滿營養的雞湯。


此外,影片的情節也不光涉及了網絡世界的負面影響。


就在菲爾攀上人生巔峰時,他手機里的傑克西也悄悄發生了變化。它開始嫉妒菲爾和凱特的戀情,暗戳戳地展開了「小三上位」的計劃。


它先把菲爾之前拍的不可描述的照片,群發給了他的同事和老闆,導致菲爾被炒魷魚。隨後又給菲爾洗腦,說照片是他在趴體上玩嗨了自己發的。



之後,傑克西通過強大的雲端功能,查到了凱特前男友的信息,並製造巧合讓他們重逢。


眼看凱特和高大帥氣的前任打得火熱,菲爾內心受到打擊,草草跟凱特分了手,無形中達成了傑克西的目的。


萬念俱灰的菲爾又沒了人生目標,每天抱著手機死宅在家,一人一機隨後發展出了禁忌戀,不僅相互表白,菲爾還把傑克西當成女票來寵。


而傑克西表達愛意的方式,也十分辣眼睛——它請求菲爾給自己充電,然後拔下,然後再充電,然後再拔下來……


這個動作重複數輪之後,便形成了本片最不忍直視的激情戲,我都不好意思放動圖了,請充分發揮想像力,自行腦補一下:



不過,即便傑克西潛移默化地獨占了菲爾,最終還是露了餡,被菲爾發現一直以來就是它在暗中作怪。



之後的情節不難想像,醒悟過來的菲爾重新振作、勇敢追愛,贏回了跟凱特的戀情。


而經過這次失敗的「人機戀」,傑克西也意識到人工智慧的不足之處,它可以幫助人類完成許多工作,但無法實現完全意義上的「讓人類開心」這個目標。


影片結尾,看到菲爾的生活步入正軌,整個人煥然一新,傑克西意識到自己完成了人工智慧的使命,主動選擇了離開。



雖然這個大團圓結局在觀眾的意料之中,但從喜劇的層面來看,《傑克西》的完成度還是不錯的,影片前半部的笑點,集中在傑克西這個虛擬角色上。


對比主角菲爾的抓狂,它總是能在不經意間,冷靜克制地爆出粗口:


而作為一部科幻設定的電影,片中也隨處可見對於現實生活的精準還原,街頭的人們人手一部手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正是你日常生活的寫照。


當這樣的真實場景被原樣放到電影中時,卻給人帶來一絲難以形容的詭異。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提醒著大家不妨適時放下手機,抬頭看一眼現實生活。



所以,不論從喜劇效果還是故事內涵而言,這部《傑克西》都值得一看。只不過會有個小小的副作用——看完這個故事,再也無法直視給手機充電這件事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s3Mwgm8BMH2_cNUg1fa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