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優秀的電影與美工設計是密不可分的,而美工不僅僅只是服裝和布景,其重要的道具設計也在潛移默化的向觀眾傳遞信息。
在很多電影中,這種信息甚至是決定性的,直接影響一部作品的成敗,而優秀的設計案例可以誕生一個系列。
《異形》就是最好的例子,其對於外星生物體的設計絕對是電影史上的經典案例。而且有完整的進化體系,從蛋、幼體、寄生、成體各階段設計都堪稱經典。
就連卡麥隆都《異形2》時,都完全照搬,難有改動,只是多創造了一個類似蜂后的母體形象。
這種寄生在其他身物體內才能完成生長的設計本身極具恐怖感,而且對於異形本身的形象設計也非常注重細節:
暗黑色給人以壓抑;
蠍尾給人攻擊性感覺;
強酸般的血液極具破壞感;
特別是滿口尖牙內可伸縮的口器,給人以突如其來的恐懼。設計者也直言,這個設計直接參考了雄性生殖器,就是要潛意識給人一種隱私性的攻擊感。
這種主宰電影品質的設計並不多見,但錦上添花的一個小物件有時都可能有大作為。
《沉默的羔羊》是一部懸疑恐怖的佳作,其表演更是異常出彩,但其中的美工設計同樣功不可沒。
這付面具是不是直接就可以告訴你很多信息?
罪犯
而且不是一般的罪犯,是加強級的
口部直線的鏤空封口是不是有獠牙的感覺,簡單的告訴你和吃有關
半臉部設計是用來突出什麼?沒錯,是眼睛,是眼神。
加之霍普金斯的表演,不要台詞與劇情,觀眾潛意識已經形成寒意,毛孔發緊,這就是設計者的力量!
成功的電影中優秀的設計很多,但不成功的電影未必沒有,當年《星河戰隊》票房並不成功,而且影評界也嘲笑導演把一部科幻名著拍出了電子遊戲的感覺。
但觀眾對本片的視覺震撼還是交口稱讚的,而這主要依賴於對蟲族的形象設計,確實非常經典。
本片設計直接取自螞蟻並做了些加工,體系可以像螞蟻,但攻擊性可不能像。
外殼更為堅硬
足部設計成刺狀,直接具有原始武器屬性。
口器設計成巨大的咬合狀尖鉗設計,極具破壞力的感覺。
加之形體巨大,數量眾多,直接為觀眾帶來排山倒海的恐懼感覺
另外對於蟲族蟻后的設計要有神秘感,要讓觀眾明白這是一個產卵的母體,那麼應該怎麼來用設計告訴觀眾呢?來看看電影中的表現方式。
明白了嗎?
不明白!
對不起,恕我不想多言!
可惜的是本片的看點幾乎集中於蟲族本身,情節之低齡化有目共睹,再好的設計也挽救不了它的失敗。
漫威電影中圖騰似的設計運用就更多了,但都沒有讓人驚艷的感覺,只是對於漫畫的簡單模仿,不過個人感覺DC中的蝙蝠車設計的非常棒!當然,我說的是諾蘭版中的設計。
拒絕老版中的流線性動漫感設計,以平面與尖角構圖
拒絕色彩搭配,純黑
巨寬幅的車輪,當然,也為後面的分解機車埋下伏筆。
這一切的設計組合,只為了表達兩個主題:科技與力量!
這就是蝙蝠俠這個角色的潛台詞,設計感很好的咬合了角色的定位,美工為這部經典貢獻了自己的獨特的魅力。
科幻片中的設計多為先鋒性的,為電影本身提供科技質感,但也有例外,史上最為經典的就是《星球大戰》中的光劍!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雷射的啊!先進啊!但請仔細想想,這種武器除了攜帶更方便,切割力強於傳統冷兵器,它還有什麼不同?
在雷射槍、雷射炮滿天飛的未來時代,它有什麼意義?特別是伸展出劍刃後會嗡嗡作響,暴露行蹤的缺點就不用多說了吧。
然而正是這個復古的設計成為了星戰當之無愧的圖騰!沒有光劍的星戰就像就沒底料的鍋底一樣沒有靈魂!
光劍是一個符號,是對人類傳統文明的一次致敬:
劍是一種騎士或武士精神的象徵;
傳統的冷兵器為正邪之戰帶來更強烈的儀式感
人類文明在一柄劍上得到了傳承,同時也更容易得到觀眾的認同與共鳴。
光劍是一種超越物體本身,一次意識形態上的偉大設計!就像《勇敢的心》中的長劍象徵著抗爭與自由
像《權力的遊戲》中的鐵王座象徵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與之相比,中國影視的美術設計確實還嚴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