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出來的糖尿病?專家:不改掉這些睡覺習慣,血糖會突破防線

2020-03-29   花花養生坊

雖說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醫療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很多人還非常注意對身體的保養,生活中會吃各種滋補品,可是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並不樂觀,甚至還變得越來越差,而導致這種變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生活中的不良習慣,而且還有很多疾病一旦出現,基本上就很難擺脫,甚至還可能危及到生命安全,比如細胞病變,愛滋病以及白血病等等,除此以外,還有一些人們習以為常的健康問題,其實也屬於醫學難題,只要是被盯上,基本上這輩子都擺脫不了,比如再常見不過的糖尿病。

糖尿病的前身就是高血糖,其實血糖本是血液循環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它給身體各個器官提供能量以及動力,一旦血糖指數偏低,就很容易導致整個人虛弱無力,甚至休克,可是因為人們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很多人的血糖指標都已經打破了健康標準,如果不及時控制,就會導致血液黏稠,影響血液循環。

其實導致糖尿病的因素有很多,不過一直以來,人們的最關注的就是飲食,很多人覺得是因為平時的一日三餐中,攝入大量含糖量高的食物,所以才會導致血液中糖分升高,其實這只不過是眾多因素中最普通的一個,還有很多導致高血糖的因素一直被人們忽略了,比如睡覺。

睡覺太少

因為生活節奏的加快以及生存壓力的增加,所以大部分人每天的主要精力都花費在了工作上,分配給工作的實踐也越來越多,所以大部分人平時沒有時間吃飯,就連留給睡覺的時間都越來越少,熬夜加班或者工作應酬都是很常見的事情,再加上有很多人因為壓力大出現各種各樣的睡眠障礙,所以很多人每天的實際睡眠時間還不足6個小時,長期睡眠時間不足,很容易導致身體各項器官的活性降低,吃進體內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吸收,就很容易轉化成糖原,還有就是胰島活性降低,胰島素的分泌量也會越來越少,所以無法及時平衡血糖指數,自然就很容易失控。

睡覺太多

睡眠太少會導致血糖失控,所以很多人就會誤以為增加睡眠時長就能夠有效避免糖尿病,其實並非如此,睡覺太多也很容易導致血糖升高,很多人晚上下班吃過飯以後就馬上上床準備睡覺,而遇到周末甚至會到中午才起床,睡覺的時間甚至超過了10個小時,首先這樣會導致吃進體內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不僅會導致過度肥胖,而且會增加血液粘度,還有就是睡眠時間太長很容易讓身體的能量以及營養產=出現過度消耗,身體得不到足夠的營養,活性自然會越來越差,身體對血糖的調節能力也會降低。

該如何睡覺

通過分析我們會發現,睡覺太多或者太少都會引發糖尿病,所以如何安排睡覺時間對調控血壓來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其實睡眠時長的安排應該根據身體需求進行調整,而我們身體對睡覺的需求主要跟年齡有關,一般都是年齡越大,對睡眠的需求也就越少,對於30到45歲之間的人,每天睡覺時間應該在8個小時左右,對於45到60歲之間的人,每天睡眠時長要在7個小時左右,而對於60歲以後的人,基本上不需要為工作和生活操勞,所以對睡眠的需求也相對比較少,但是也應該保持在6個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