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人脈,是你自己

2020-02-25     野外花蕾

俗話說:一個朋友三個幫,眾人拾柴火焰高。

為此,很多人,熱衷於加QQ,加微信、加電話,誤以為這樣就擁有了很多朋友,積累了很多人脈。

你以為,你有了對方的QQ、微信、電話,你在需要的幫助的時候,他們就會出現?

如果你自己不夠優秀,他們有什麼理由幫你?

即使你在他們的QQ里,微信里,電話里,並不表示他們就記得你。

又或者說,不優秀的你,也許早就在他們的QQ里、微信里,電話里消失了,他們有什麼理由,把你繼續留在那裡?

這不是勢力,現實就是這樣:資源對等,才能相互幫助。

這也不是相互利用,不怕被利用,就怕我們沒用。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遇到困難時,才發現,身邊沒有幾個真正的朋友。

其實,不是你沒有朋友,而是你不夠優秀,才會出現這樣的場景。

無論現實還是網絡,人脈都不是追求來的,是吸引來的。

只要你足夠優秀,就能吸引來有用的人脈,在你遭遇困難時,就能得到合理的救援。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經常參加各種各樣的聚會、流連於各種大牛舉辦的演講大會之中,也加了不少牛人的微信。

平時跟朋友們吹噓,認識誰誰誰……

可是這樣做真的有用嗎?

這個社會很現實,你對別人沒有價值,別人根本不會把時間浪費在你身上。

當你不夠優秀,不夠強大時,別花太多時間去社交,特別是無效社交。


把有限的時間用來提升自己的眼界、境界,用來學習各種專業技能。

只有這樣,你才有能力幫助更多的人,才能讓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因為有你而驕傲。

你不優秀時,認識誰都沒用。

你足夠優秀了,你自己就是人脈。

真正的人脈,不在別人身上,就是你自己。

唯有自己強大了,你才有能力獲得有用的人脈。

當你越來越優秀時,你的人脈才是值錢的,這就是等價交換。

你不夠強大時,就是別人的菜。

你足夠強大了,就是別人的風景。


周國平的一段話一針見血:熱衷於社交的人往往自詡朋友眾多,其實他們心裡明白,社交場上的主宰絕對不是友誼,而是時尚、利益或無聊。

真正的友誼是不喧囂的。

有的人在酒桌上跟你稱兄道弟,其實只是吹吹牛皮、逢場作戲;有的人在聚會上跟你親密無間,下次見面時卻記不起你的名字。

當你真的需要人幫助時,他們往往跑得比誰都快。

無意義的聚會和酒局,只會不斷消耗你的精力,拉低你的生活質量,除了讓你的通訊錄上多幾個名字之外,不會帶來任何好處。

把這種低質量的社交,稱為「垃圾社交」,再合適不過了。

有句話說:虛偽的朋友,比誠實的敵人更可怕。


朋友並非越多越好,三千泛泛之交,也不如一二知己;不是人人都值得成為朋友,有些人不僅不能帶給你快樂和成長,還經常給你添堵。

有些人遇見了是運氣,有些人認識了則是晦氣。

那些總把精力消耗在「垃圾社交」上的人,不是為了填補內心的寂寞,就是為了掩飾自身的無能。

他們看似朋友遍天下,微信好友加了好幾千,深夜失眠時卻找不到一個人傾訴;他們看似人脈廣泛,認識各種牛人大咖,需要幫助時卻沒人肯伸出援手。

而真正強大的人,從來不需要迎合別人的喜好,委屈自己跟別人搞好關係。

比起低質量的社交,他們更享受高質量的獨處。


正如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中寫的:社交聚會要求人們做出犧牲,而一個人越具備獨特的個性,就越難做出這樣的犧牲。

在獨處的時候,一個可憐蟲會感受到自己的全部可憐之處,而一個具有豐富思想的人只會感覺到自己豐富的思想。

擁有獨處的能力,是一個人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

只有一個學會了獨處的人,才不會被外界的風吹草動打擾,才能沉下心來和自己對話,創造出真正的價值。

越強大的人越渴望獨處,越喜歡獨處的人也往往會變得更強大。


張愛玲說過:「我要你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會永遠的等著你,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你在什麼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會有這樣一個人。」

其實,這個人就是我們自己,人最終的歸宿也是自己,只有自己真正的強大,我們才能去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所以如果我們不對自己滿意,那麼我們永遠也不會對生活滿意。

一個人只有認識自己,愛自己,才能成為更好的自己,才能愛恨隨意,處世不驚,能與別人產生聯繫,也能在孤獨里加冕。

現實情況是:你有多牛逼,你的人脈就會有多暢通。

積累人脈的核心,就是提升自己的價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rrHRgHABjYh_GJGVnj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