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招新越來越難,傳統的傳單、陌拜電話等手段效果差,效率低。而轉介紹通過老生帶新生,能夠大大增強學生家長的信任度,大大提高簽單的成功率,而且從長遠來看,轉介紹還能夠積累良好的口碑,對學校的發展非常有好處,總之轉介紹是百利而無一害的。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分析轉介紹裡面的門道!
上萬傳單或許能夠邀來幾位家長,但地推的大規模最後產生的效果其實並不及家長的轉介紹,而且轉介紹維繫新客戶的成本也更低。所以在教培招生模式層面,轉介紹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各位校長所追求的一種招生模式。
誠然,轉介紹是一個非常好的招生方式,但是許多校長因為不了解轉介紹到底該怎麼做,或者後期跟進太差勁……,讓本該招生效果絕佳的轉介紹成了雞肋。那麼,要做轉介紹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呢?
在進行轉介紹時,到底該怎樣去做?
第一,找到客戶中的意見領袖,給他們提供優質服務甚至附加,「意見領袖」往往比較有影響力,熱情而願意傳播。
第二,和學生建立良性互動,提升客戶粘性,讓他們喜歡你、喜歡這個機構。比如,機構的校長、授課的老師、舉辦的活動等等。
第三,適當的物質激勵機制,可以是獎金也可以是禮品。
第四,機構必須有合適轉介紹的課程。
第五,內部建立合適的機制和導向,全民皆客戶,上下同欲者勝。
服務至上,完成上述條件,在適當的時候敢於向家長和學員提出請求轉介紹。
有些機構是通過轉介紹對老師進行考核評價的。一個新生由市場和顧問接待後送到老師手上。新生入班,之後的續班和轉介紹其實和顧問的關係已經很小了,因為讓他介紹的關鍵是認可了教學質量,所以我們用轉介紹作為老師的考核和績效。
而服務雖然也要有邊界,但是客戶體驗是進行轉介紹的關鍵環節。我們也可以從這幾點出發:
No.1
教學質量是根本,但是周期較長
營銷上,適合在學員進入培訓機構的三五節課程就能轉介紹,需要我們在開始的體驗時,不僅要讓學員對老師教學能力產生反饋,更應讓老師和家長產生互動,提供家庭教育或者激發家長的參與體驗。然後再增加贈送課程或者禮品進行推廣。
老師需要有很強的非智力性課程能力,也就是傳說中的情商。如果僅僅是憑藉教學質量來進行轉介紹,那麼周期會比較長,而且是常規模式。
No.2
老師要會基本的銷售技巧
作為剛進入的新品牌,需要有異常的突破手段。銷售拉出來要能上基礎課,教學要能夠克服續轉的心理障礙,會基本的銷售技巧。
要做短期突破,必須入學一個月內有關服務人員就能進入家長的圈子,我們要做的是在諮詢階段和前面幾節課程的鋪墊。這個過程和服務人員的意識有關。老師如果不主動,沒想法,完全靠諮詢師和客服去做難度就提高了。
No.3
讓家長感到被認同、被重視
另外,我們還可以讓校長和主任一起參與進來。新家長,一個月做一次家長看課,然後一對一談上20分鐘,這就是機會,看課後,校長和家長面談一次,在聊天中彼此認可成為了朋友,不用你主動家長就會給你介紹。
校長也可以發揮更多的職能空間,例如常在大廳轉轉,或者在上下學的時間幫助開電梯門,微笑迎接家長,讓家長感覺自己被重視。另外能記住孩子的名字也很重要,家長要的就是認同和重視,做好了就是口碑。
我們要更多的從教育結構入手,提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對孩子目前的學習問題的主因有清晰的認識,然後給出方案,增加客戶的責任感和配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