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 青海省體育局 出品丨
日前,《青海省競技體育新周期發展規劃(2019年-2022年)》正式發布,為下一個周期我省競技體育發展定調、定位、定目標。
競技體育是體育事業發展的標誌,是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建設的重要指標,示範引領帶動群眾體育、體育產業健康發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省體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省競技體育如何持續發力,不斷改革創新,破解發展難題,實現「更高、更快、更強」的發展目標,圓滿完成國際國內重大賽事備戰參賽任務,是新周期體育事業發展的中心工作。根據競技體育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和新要求,特制定本規劃。
上一周期,我省競技體育緊緊圍繞「1617計劃」目標任務,大力實施「精兵戰略」,運動成績穩步提升,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我省運動員在國際國內各類比賽中共獲得冠軍104次,亞軍90次,季軍136次。2016年里約奧運會獲得第五名一次,2017年第十三屆全運會獲得金牌1枚、銀牌3枚、銅牌3枚。2018年亞運會獲金牌1枚、銀牌1枚。
2019年至2022年,我省競技體育發展目標為以備戰全運會、奧運會為重點,建立良性循環的競技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堅持改革創新,有效轉變發展方式,進一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優化項目布局,突出重點項目,統籌優勢資源,促進全面發展,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強化隊伍建設,加強共建聯辦,健全精英梯隊,提升整體實力。鞏固和擴大優勢項目,挖掘潛優勢項目增長點,冬季項目、基礎項目和落後項目力爭顯著提升。培育後備人才,完善培養機制,暢通體教融合,夯實人才儲備,轉變青少年訓練方式,擴大規模、提高質量。以足球、籃球改革為突破口,構建層次分明的青訓體系和競賽體系,打造省級頂級賽事,提升足球、籃球發展水平。抓好訓練競賽,加強教練培訓,建立保障團隊,強化科技保障。不斷完善運動員激勵保障機制,推動職業體育發展進程,初步形成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符合競技體育發展趨勢,更加開放、更具活力的競技體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以奧運項目固點、精兵、衝刺為備戰重點,力爭我省更多運動員代表國家參加奧運會、冬奧會、亞冬會等國際大賽,入選亞運會再獲金牌,全運會獎牌數超過上屆,冬運會實現獎牌「零」的突破,在國際國內單項賽事中運動成績多點開花。
來 源:西海體育
審 核:王 敏
監 制:宋愛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rZ441m0BMH2_cNUgC-O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