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高考,一個人能有多努力

2020-06-14     Wanderer萬娘娘

原標題:為了高考,一個人能有多努力

如果沒有一場意料之外的疫情,這兩天,莘莘學子正坐在考場奮筆疾書。高考,延遲了一個月,努力,卻不敢缺席一刻。在高考倒計時一個月,談談「為了高考,一個人能有多努力」,無關「賣慘」,也不為「自我感動」,只想告訴正在苦於備考的你,還有那個走太遠而幾乎忘了如何再為初心拼盡全力的你:明明,你就值得擁有一個更好的未來。

為了高考· 一個人能有多努力

15位高考生,

在柔軟而堅硬的18歲,

付諸的清晰而深刻的努力,

與那些想起來依舊悸動的日子有關。

晨 星

北方的冬天,冷到刺骨,但我依然可以做早上5:50第一個到教室的人。 去教室的路上,天上繁星滿布。

出自@洛秋湫

筆 芯

我高三那年用過的筆芯。

出自@Heshawn

立個flag

轉折在高考前200天的誓師大會,會上我們還覺得不痛不癢,但是到了晚上回宿舍, 當時我們的班長突然冒出一句:我要考清華。我們聽了後一頓笑,突然停下來說:要不你立個flag,然後他說考不上他就裸奔,敢不敢有一起立flag的,我們前任班長就說他要考上海財經,瞬間我們都被點燃激情,一個目標中山大學,一個目標華中科技,我的目標是華南理工。 我們寫了一張紙,五個人簽字,第二天貼在了班上前門口。從那天開始,我們變成了「學習機器」。

200天我用了500張A4紙做草稿紙,快的時候兩天一支筆芯。寫得很麻木,但也有了感覺, 理綜選擇題基本看一眼出結果……

一直到高考前我刷了三本「五三」,400套試卷,還有一本長郡中學的複習資料,寫了好幾本糾錯本,這些我在高考後也也沒有賣,至今在我書櫃。

出自@LuAC

踩 點

吃飯都是踩著最後關門時間去。比如,中午的時候,學校食堂是12點50左右收工,我一般是12點40去,這個時候不用排隊,直接去打飯菜,吃完就可以走。時間久了,食堂打菜的師傅、阿姨都認識我,後來都會給我留一份。因為很多菜去晚了沒有,他們會提前給我留著。一直到現在,都記得他們,也充滿感激。

有同學找我聊天,不經意間我常常把話題轉到要考的東西上去。那個時候文綜經常考三農問題,青藏鐵路、巴以衝突、奧運精神等等,聊著聊著就會往上面靠。因為我在班上口才好,能說會道,所以聊天一般都能帶節奏。最離譜的一次,一個女生跟我聊她去雲南旅遊的事情,到後面我竟然跟她講了很多三江併流、高山草甸等東西,這都是地理要考的。到後面他們都不找我聊了……

出自@語文李寨主

醒 悟

看到這個話題就想起我高三的同桌,女孩,高三以前吊兒郎當, 一天忽然醒悟,連續兩周晚上11點半睡4點起,從抄課本開始學數學,某天下午實在太累了,趴在那裡硬逼著自己哭,哭完繼續看書……高三第一學期結束的時候,全班第七,到現在都很佩服她。

出自@木冷

低 壓

高中三年:

下午飯沒有出去吃過,中午買了菜夾餅放在桌兜加水做下午飯,一邊學習一邊吃;

課間沒有玩過,一直在刷理綜實在太累就眯一會;

路上聽英語背單詞;

回家刷理綜英語整理錯題本;

基本除了學校作業,我每門自己挑了5-6本資料,和教學同步學習,做題

高考完,試卷整理的時候比我(只有試卷,包括學校考試的);

可能每天除了吃飯,睡覺,不學習的時間在半小時內;

因為太拚命得了低血壓,一邊輸液一邊學習,後來大學放鬆了血壓自己上升了。

出自@小龍豆豆

筆 記

高三一年,九本數學錯題本, 數學刷到後來周圍書店找不到沒刷過的試卷

出自@肘子魚是狗

量 變

高三下學期,學校給文科班開了幾間小教室用來背書。於是每天的自習課,做完了作業之後,就拿著幾本書,一瓶水,和一支用來劃書的塗卡筆,在小教室里找一個位子坐下,打開書,拚命讀拚命背, 背熟的地方劃掉,漸漸地書上的字越來越少。

買了近三年的模擬題,剪剪貼貼, 習題本越來越厚,摸起來特別有成就感。

政史地的筆記也理了好幾個版本,從涵蓋書本所有的點到細節,從易錯點到答題模版,從按課整理到按通史整理。

數學每天刷一套卷子,做題越來越冷靜,不會做的題型越來越少。

到高三結束,我大概已經把歷史書背了六七遍了。在腦海里都可以把整本書複印下來的程度。

出自@琥珀川主

18 遍

高中為了背歷史,把6本歷史書,前前後後抄了三遍(不是死抄,我把每個知識點按照我自己理解的脈絡抄在本子上,比如按中國線和世界線,或者人物線,或者時間線)。基本每次寒暑假,我就窩在家裡,每天抄幾個小時的書,高三快考試的時候還對著考綱完整地默了一遍。 那個時候,不管老師講的多偏僻,我基本都能準確報出在書上哪裡,震驚全班。

出自@Wish.P

讀 信

高三給每一次大考的自己都寫了封信:複習考試的計劃,設定的成績標準,還有一些自己的心情以及感想,寫完以後就把信放在書包的一個角落中。 在自己失去信心想要放棄的夜裡,拿出來讀一讀,重拾勇氣繼續泡一杯濃茶溫習功課。雖然每次計劃都沒有不折不扣地完成,雖然離設定的成績標準都有差距,但是我沒有放棄,我一直在努力。

出自@Leakey Li

執 念

十八歲那年我為了高考,一腔熱血去復讀了。

想起市調考前的半個月 每天朝五暮十二,回到宿舍困到不行,躺在床上還拿起文綜套卷做選擇題,看到迷迷糊糊睡著,燈從來都是亮到宿舍最後一個關,生病了貼著退燒貼還能繼續學下去。不知不覺中我已經經歷了十幾場大型考試,無數次周測,還有每天都有的限時訓練,每周一疊的周末作業……

十七歲的我十八歲的我都在為高考拚命著,而現在的我依舊在為高考拚命,沒有去到最理想的大學,那麼只能再繼續拚命考研去到,去圓下十七歲那個執念吧。

出自@Great1

信 念

為了堅定信念,我在黑板上寫下這樣的文字:

「你知道,自己的方向沒有錯,你知道,只要你堅持下去,成功是必然。所以,你沒有任何理由放棄,沒有任何藉口鬆懈,沒有任何時間偷懶。高中前兩年半,你已經荒廢了,但我希望,你千萬不要繼續墮落,否則,下一步荒廢的就是你的人生!你幻想的未來有多美好,現在的你就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目標分: 數學:145 理綜:280」

每次刷題疲倦的時候,我就抬頭看看這些文字,然後喝下一大口風油精提神,繼續著自己的征途。

出自@鐵匠qwer

家 人

最拚命的從來不是我一個人,而是我和我的家人。

他們聽說海淀的學校教學質量好,堅決支持我從豐臺來海淀上學, 回家單程50km,他們又覺得我在學校挺累的,所以每周都開車接我回家。我說學校被子薄了,他們第二天就會把新的被子送過來。如此種種,堅持了三年。

那天晚上我媽給我打了電話,她說老師察覺到我的鬱鬱寡歡,所以和她說了。我哭著說早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當初就不要努力了不要拚命了不好嗎?!

她說:「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不努力你連現在的位置都拿不到。」

出自@風淺霖

不 言 謝

我是讀了五年高中的「廢柴」,卻成了別人口中翻盤考來清華的奇蹟。

我不感謝我自己的努力;不感謝我曾經的付出;我不感謝我流過的淚和汗水。因為人生啊,這樣的努力是必選項。

出自@青禾

回 望

高四最後的日子裡, 在食堂獨自吃東西,眼淚就啪嗒掉在桌子上,吃完東西抹掉眼淚,回到教室繼續平靜地刷題。

我曾經站在大大的落地窗前,遙望著湛藍的天空,憧憬著美好又通透的未來。我曾經站在名校的錄取分數線前,咬緊牙關,告訴自己一定要再努力些。 如今,曾經期盼的遠方,不知不覺就已抵達,而更大的世界,也逐漸向我展現它應有的模樣。塵埃落定的感覺,原來比想像中還要好。時至今日,終於能坦然地說一句,感謝高考。

出自@夢回故里

內容/央視新聞整編自知乎、微博

配圖/韓國插畫家Jungho Lee

電影里說,「高考完,

我們就變成大人了,

但是,從來沒有一節課

教過我們,如何變成大人」。

可經歷過高考的人明白,

高考本身,就是教你變成大人的成人禮。

你燃起的鬥志,努力到無能為力的拼勁,

不可複製的所見所聞所感,

都是這輩子最為難忘的時光。

從來就沒有唾手可得的夢想,

從來也沒有什麼「大局已定」「無可救藥」,

你可以逆風翻盤,也可以定義奇蹟,

努力吧!少年!

一切尚未塵埃落定,

七月七日,

願你我相會在光芒萬丈之處!

來源:本文來自央視新聞。本號只作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r9w1s3IBfGB4SiUw80t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