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放蟹苗季遇上疫情防控期,高淳有妙招!

2020-02-06     高淳發布

一年之計在於春

此時節正是養殖戶投放蟹苗的佳季

作為中國螃蟹之鄉的高淳

如何讓「防疫」與「生產」兩不誤呢

來看看TA們怎麼做的吧~

陽江鎮:

「四個一律」,阻斷疫情傳播鏈條

「老人家,疫情期間,養殖戶來拿蟹苗一定要做好信息登記,要避免聚集、分批交易,還要告訴所有人一定要戴口罩。」2月2日,在一字村蟹苗銷售點劉維西的塘口,陽江鎮副鎮長李玉濤、鎮農業農村科科長孫巨良等正拿著《告知書》宣傳,並與她簽訂《承諾書》。

劉維西說:「陽江鎮對我們蟹苗銷售點非常重視,在疫情期間,部門領導親自上門給我們宣傳,我們一定響應政策,確保安全第一。」

在西蓮村的貽盛家庭農場內,工人全部佩戴口罩在塘口挑選優質蟹苗,陽江鎮的流動黨員志願者也在詳細詢問各地來拿蟹苗的養殖戶信息,並做好在冊登記,確保一個不漏。

李玉濤介紹:「不同於工業生產,農業生產的季節性特彆強,耽擱了一時就誤了一季,我們陽江鎮一方面加大巡查力度,同時將服務靠前延伸,向蟹苗銷售點發放《告知書》並簽訂承諾書,設置流動黨員志願崗進行信息登記,確保『防疫』和『生產』兩不誤。」

作為高淳區螃蟹養殖大鎮、中國螃蟹之鄉的陽江鎮,養殖面積高達8.5萬畝,養殖戶有5000多戶。為使農業生產不受疫情影響,陽江鎮提前謀劃、高效部署、得力防控,對全鎮162處經營戶進行信息摸排,在農業生產方面採取「四個一律」的管理標準切斷傳播根源,築牢疫情防線,讓群眾放心生產、安全生產。

「四個一律」

一是向所有養殖戶、蟹苗銷售點、水產投入品經銷店一律發放宣傳《告知書》並與他們簽訂《承諾書》;

二是要求各經銷點一律根據計劃安排銷售,不得多人現場同時交易,保持安全距離,客戶交易完成立即離開;

三是交易時所有人員一律佩戴口罩;

四是所有經營主體、客戶一律按要求登記有關信息。

古柏街道:

這封《告知書》,滿是「金點子」

2月3日下午,在古柏街道戴家城村的一個蟹苗養殖場裡,淳小妹看到剛從苗塘里捕撈上岸的200公斤蟹苗,正由4個工人快速地把一隻只優質蟹苗分撿出來,一包包稱完重、打好包的蟹苗被放在了蟹舍前的道路旁邊,跟往年不同的是分揀師傅們全部都佩戴口罩,同時,往年蟹苗開塘口時,有眾多的成蟹養殖戶圍成一圈來拿蟹苗的場景也不見了。

這時,一輛麵包車停在了蟹舍前,該蟹苗養殖場經營人戴紅斌從車上走下車來,開始把蟹舍前一袋袋蟹苗搬放到車裡。

在認真學習了《告知書》後,戴紅斌決定第二天開塘捕撈蟹苗出售。他打電話通知4名有熟練挑選蟹苗經驗的分揀師傅,明天來養殖場開工,接著打電話給本地老客戶,告訴他們開塘的消息,並告訴他們,為減少人員聚集,需要多少蟹苗自己送過去。他又購置口罩、聯繫送貨的麵包車……一切準備就緒,就等開工了。

古柏街道地處固城湖和石臼湖之間,得天獨厚的天然水環境資源造就了這裡的螃蟹養殖業異軍突起,成為富民產業之一。目前,街道螃蟹養殖面積1.4萬畝,其中,每年700多畝蟹苗培育塘口生產的優質蟹苗達到150萬隻左右。

古柏街道出台了當前「防疫」與「農業生產--春放蟹苗」的技術規範與指導意見,同時,安排專人協同各村委,對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螃蟹養殖戶進行信息摸排,傾聽他們的想法和建議。區《「防疫」與「生產」兩不誤的指導意見》下發後,古柏街道第一時間根據「四個一律」的管理標準,又起草印發《給螃蟹養殖戶的告知書》,為當前「疫」期的蟹苗春放指明了方向。

為不耽誤農事,街道把《告知書》通過各村委及時下發到養殖戶手中,同時,要求所有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螃蟹養殖戶和蟹苗銷售點以及水產投入品經銷店一律通過現代通信手段聯繫賣家,再根據需苗情況安排銷售計劃,優先考慮給本地客戶提供蟹苗,錯開交易時間,建議採用送貨到客戶的方式銷售蟹苗,不得多人現場同時交易,保持安全距離,客戶交易完成立即離開;進入交易現場的所有人員一律佩戴口罩;車輛進出做好消毒工作,禁止和來疫區客戶進行交易,所有經營主體、客戶一律按要求登記有關信息,同時與經營主體簽訂《承諾書》,確保落實到位。


三保村村民魏泉頭經營的全勝家庭農場蟹苗培育塘口,現場3個工人佩戴口罩挑選優質蟹苗,只有一個客戶在提貨,魏泉頭已經按照要求進行登記客戶的信息。


魏泉頭介紹說,「我的蟹苗培育塘口28畝,都是本地老客戶年前預定的,肺炎疫情對我們蟹苗銷售有一定的影響,但《告知書》讓我下一步做好蟹苗銷售有了『明燈』,在嚴峻的疫情面前既保護了自己和他人的平安,又不誤生產,除了自己安排送貨,對要來塘口取苗的客戶,我就安排錯開發貨,每次發貨現場只有一個客戶。」

正在這時,農服中心負責人俞憲政和一名農技員前來上門服務,檢查《告知書》精神落實情況,並了解蟹苗的銷售情況。

他介紹說:「從昨天開始,古柏街道各個蟹苗培育塘口的經營戶都開始向成蟹養殖戶提供扣蟹苗,春放蟹苗正有序的開展起來,從今天檢查的情況看,經營主體都能按照《告知書》要求去做,我們街村兩級在加大巡查力度的同時,也要為他們做好服務工作。」

磚牆鎮:

蟹苗交易點對點,不給防疫開小口

「大家一個一個的到我這來登記,在自己車前等著,不要聚集,我們會安排工作人員喊名字,喊到了的人就到醫護人員那裡測體溫,然後去拿蟹苗。」在磚牆鎮盛家橋卡口,在農服工作人員小夏的引導下,十幾位來自各地的蟹農有序的等待著。


春暖花開,又是蟹苗投放時,按照往年的慣例,每一次的蟹苗交易除了讓蟹農們能夠現場實地查看蟹苗養殖現場,也是經營戶與蟹農們聚會交流的好時機,大家少則聚餐一頓,多則聚會幾日。然而由於疫情的影響,蟹苗採購成了蟹農們的煩心事,尤其是許多向安徽等地採購蟹苗的農戶。蟹苗投放耽誤不得,疫情防控不能鬆懈,如何協調保障各方利益成了一大難題。「就開一個小口,讓我們拿一下蟹苗。」蟹農們這樣要求,然後疫情防控不容一點疏忽,不能開一點小口。

如何才能實現兩全其美,不面對面交易?精準管理,把好關口,定點交易,磚牆鎮這樣解答。在群策群力下,蟹農們通過電話與經營戶聯繫,讓經營戶將蟹苗定時運送至盛家橋等蘇皖交界卡點並隔板送入,蟹農們則依次到達卡點,並在值班人員的全程監督引導下領取蟹苗,線上或者是疫情結束後結算。

「以前我們拿蟹苗都是到安徽當地的養殖戶家中去拿,現在因為情況特殊,為防患未然,也為了不延誤農時,政府給我們做了很多的事,我們都很感激。」蟹農谷先生表示。

為確保蟹農安全,磚牆鎮對交易地點進行定點安排,並對卡點工作人員進行布置,一方面,要求工作人員對每一位前來交易的蟹農進行體溫測量以及登記,另一方面,安排志願者對聚集蟹農進行疏散引導,與此同時,為了能夠加快交易速度,安排志願者幫助蟹農將蟹苗運到車上。

區農業農村局:

「三大舉措」來助力

打穩打贏農業生產保衛戰

螃蟹養殖是高淳區的傳統富民產業,當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也是蟹苗投放的重要窗口期,區農業農村局落實工作責任,科學高效組織蟹苗投放工作,推動螃蟹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強化工作統籌。對各鎮街苗種投放和需求情況進行調查摸底,統計全區螃蟹養殖及蟹苗育種基地情況,截至目前,蟹苗投放面積98572畝,占比達49%。

強化組織引導。聯合各鎮街結合入戶調查,科學組織農業技術人員走訪指導,向蟹苗培育場發放《告知書》,簽定承諾書,向螃蟹養殖戶發放《蟹情技術要點(第一期)》,說明河蟹健康養殖主要技術及管理措施。蟹苗培育場所在村設置黨員流動服務崗,在蟹苗銷售點現場監督協助登記備案。

強化服務意識。苗種來源地為區內的,由螃蟹養殖戶所在鎮街農服中心出具購苗出行路線圖證明,打通交易通道;苗種來源地為區外的,由區農業農村局與當地農業農村部門協調對接,各鎮街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在卡口進行交接,卡口做好登記工作,確保全區蟹苗投放工作有序進行。


來源:陽江鎮、古柏街道、磚牆鎮、高淳區農業農村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r3hmHHABjYh_GJGVE5iz.html











走,去打卡!

20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