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熱點:家長看護好孩子永遠是第一重要功課

2019-07-19   李慕寒

 2019年7月14日浙江警方通報失蹤女童案調查情況:符合生前溺水死亡特徵。7月13日12時30分許,在浙江寧波象山石浦海域海面上發現一具遺體,遺體被打撈上岸後,衣著、體貌特徵疑似杭州市淳安縣失聯女孩章子欣。當日21時32分,象山縣公安局官方微博通報,經刑偵技術鑑定,女孩遺體確認系章子欣。

從杭州租客帶走女孩此事件,我們必然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看護好孩子,從來都是一門最重要的功課,這對未來更多的父母、家庭和無數的孩子保護,都有重大的借鑑意義。

章子欣沒能回家,最大的罪惡在於假冒夫妻的梁某華、謝某芳,他們的自殺讓該事件的邪惡動機可能永遠無法為人們知曉了。

但是我們從這件事上,家長們要從中汲取一定的教訓,要知道教育孩子自救和保護自己,也是避免孩子遭遇不幸的重要方法之一。

從子欣遭遇的事件當中,可以看到她並沒有自由和保護自己的意識,當然這不能責怪子欣,畢竟子欣還小還未成年。因為子欣的家庭決定了在章子欣的成長當中,不可能受到父母的全方位呵護和教育,父母離異,父親外出打工,母親出走,撫養子欣的任務落到爺爺奶奶身上。

子欣的爺爺奶奶是否教過子欣不要相信陌生人,或者遇到危險可以自己先跑無從知曉。即便子欣受到過這樣的教育,但是梁某華和謝某芳的租房入住早就解除了子欣和爺爺奶奶的戒心和警覺。

但是,即便孩子被千叮嚀萬囑咐,但大量的試驗證明,幾乎所有的孩子和所有人都有天生的軟肋並被騙子利用,尤其是孩子的愛玩、好奇和貪吃。喜歡小動物是孩子的天性,試驗表明,陌生人只要用可愛的小動物與孩子一起玩幾分鐘,並騙孩子另一個地方還有更多的小狗,孩子就會跟隨其出走。至於用快餐、糖果、各種飲料等食品騙孩子就更普遍了。

白岩松先生曾說:「我們要守住底線,但早就沒了底線,或者說底線被隨意地一次又一次突破,又談何守住底線?可守的底線在哪裡?」

孩子是為人父母的一道底線,而當這道底線受到侵犯時,沒有任何一位父母能置身事外。

在這個紛雜的時代,孩子們面臨著各種侵擾,面對那些力所不及之處,我們到底該如何守護自己的孩子?



1.父母一刻都不能掉以輕心

帶孩子出門,要看好孩子,不要讓孩子脫離你的視線,尤其不要玩手機;

不缺席孩子的成長,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頻率,及時發現孩子的異樣;

尊重孩子的身體界限,孩子才會意識到自己與他人的身體界限;

保護好孩子的隱私,不在社交網站曬孩子的姓名、學校等重要信息。

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監護人,更要時刻牢記,不要隨便把孩子交給身邊人看管,即使是親戚朋友,也要小心為上。

2.老人帶娃,責任更加重大

根據犯罪心理學來看,犯罪分子的目標一般是體弱的人,而且總挑人少僻靜處。

如果是老人帶孩子,最好不要去太僻靜的地方;

人多的地方,如遇陌生人搭訕,問路等,也要提高警惕,不要讓孩子脫離自己的視線;

與人交往,留個心眼,不要隨意把家庭住址、經濟情況,以及孩子就讀的學校等關鍵信息透露給別人。

不要輕信他人,不要把孩子交給除至親以外的人照看。

3.「中國家長和兒童宣言」要謹記。

帶孩子外出時,要隨時保證孩子在視線範圍內;

儘量不要帶孩子到人員複雜擁擠的場所,以免孩子因擁擠走失被拐;

請保姆時一定要查清其真實身份並掌握相關資料;

千萬不要讓陌生人照看孩子,即使時間很短;在醫院不要把孩子交給不認識的醫護人員;

教孩子拒絕陌生人的飲料、糖果、禮物和摟抱,不跟陌生人走等;

讓孩子熟記家庭住址、電話、父母名字;經常對孩子進行應急安全教育;

告誡孩子不要到荒涼偏僻的地方玩耍等。

此事件還給中國家長提出了另一個指南,千萬不要把孩子單獨交給陌生人外出,更別說外出過夜,哪怕是租客、熟人,甚至親戚。雖然說世界好人多,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也一定要保持一顆警惕的心。

世界也本就如此,有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

所謂成長,就是逐漸看清這個世界的過程,而父母的重要責任之一,就是在孩子沒有看清這個世界黑暗一面之前,為她保駕護航,護她周全,指引她生出自我保護的羽翼。

孩子的成長之路,道阻且長,願每一位父母都能為孩子驅逐黑暗,守護光明。

你的看法是什麼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