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和房顫,這兩者還會有聯繫?

2019-10-29   劉曉紅大夫

房顫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心律失常。流行病學資料顯示:中國自然人群的房顫患病率為0.6%-0.9%,男女間沒有明顯差異,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房顫的發生率明顯升高,80歲以上房顫患病率可達10%。

房顫症狀的輕重與心室率快慢有關,心室率超過150次/分的可以發生心絞痛和心衰;心室率不快時可以沒有症狀。

房顫使得心房的有效收縮消失,使得心臟的排血量比正常竇性心律時的排血量減少25%以上,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及預後,可使全因死亡、心力衰竭以及卒中風險增加,在女性更加突出。

導致房顫的原因很多,像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高血壓等心臟病可以引起房顫;一些肺部疾病也可以引起房顫,像慢阻肺、肺心病、呼吸功能衰竭等;還有一部分正常人也可以發生房顫,誘因可能為飲酒、情緒激動、運動等。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房顫是由於甲狀腺功能亢進導致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主要的臨床表現為突眼、易激動、心悸、怕熱、多汗、消瘦等。

通常情況下這些症狀是比較容易識別的,但是有一些患者症狀並不典型,臨床有一種甲亢類型叫「淡漠型甲亢」,這種類型多見於老年人,症狀可以不典型,可以僅表現為消瘦、乏力、頭暈、厭食、腹瀉等,可以伴有房顫。

淡漠型甲亢伴房顫的臨床上容易被誤診為冠心病。要知道冠心病房顫與甲亢房顫治療是南轅北轍的。冠心病的房顫以改善冠脈缺血為主,甲亢的房顫以抗甲狀腺功能為主。而且如果冠心病需要做冠脈檢查、治療,所需造影劑中所含的碘有可能對甲狀腺造成不良影響。

所以,新發房顫患者,尤其老年患者一定要注意進行甲狀腺功能的檢查,以免誤診誤治。

End

原創文章轉載需告知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僅供參考

下期更精彩

體檢發現的室早、室速到底需不需要治療?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請把它分享給更多有需要的人吧!

聽健康 心知識

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歡迎在公眾號後台給我留言,我看到後會第一時間回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