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疫」阻擊戰吹響集結號時,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穿上了「逆行者」的戎裝,舍下妻兒、父母,冒著危險,勇往直前,沖向了疫情防控最前沿,迅速為老百姓紮起了一道道平安的「籬笆牆」,像「釘子」一樣用心守護著小區居民的安全,他們就是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
疫情發生以來,城鎮小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為鞏固日間各項防控工作成效,全力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縣級部門單位配合社區,在各個居民小區門口設點,對進出群眾和往來車輛逐一查控登記、體溫檢測。在值守人員緊張的情況下,鳳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發出招募志願者的公告後,就有退伍不褪色的退役士兵、工廠休假的工人、在校的高中學生、響應號召閉門休市的商家……紛紛響應,踴躍報名。
今年48歲的彭寶林是黃金大廈酒店的一名員工,報名參加疫情防控志願活動時,他告訴筆者,自己曾是一名貧困戶,這麼多年來靠和政府的關懷照顧,才有了好日子。「我也不知道怎麼回報黨和國家,現在國家有難,我也要出一份力。」
彭寶林值守的崗位在名門世家小區,這裡是城鎮社區和農村社區交雜的地方,小區沒有封閉的門禁,管控難度相對較大。核實住戶信息、核發出入證、測量溫度、出入登記,是彭寶林值守時的主要工作。每天早上八時進入工作崗位,到晚上八時才能回家,一天工作下來整整十二個小時,彭寶林和其他的幾名志願者從來沒有叫過苦喊過累。
2月8日,鳳縣實施疫情防控「十個嚴禁」措施,嚴禁一般車輛入境上路、人員隨意出入小區。「這一天我們的工作任務最重,小區里每一戶居民的信息都要核實之後,才能給他們發放臨時通行證。小區里兩棟樓五個單元300戶居民,我們一直忙到晚上九點多才回的家。」
晚上的鳳縣縣城清冷而寂靜,坐在小區門口的車裡,彭寶林搓了搓手,「14日那天刮大風,把我們值守點的帳篷吹爛了。沒辦法,現在只能坐在車裡值守。有人進出了,我們就下車測溫、登記。」
寒夜裡的堅守有過群眾埋怨和不理解,也得到過過往居民的叮嚀和感謝。看到我們整天在門口值守保障他們的安全,居民們會給我們送來剛出鍋的攪團和水果,也會叮囑我們注意個人防護,「那時候,我們心裡暖洋洋的。」
「小區里的一些居民可能形成了生活習慣,晚飯後總想著出門去鍛鍊。」彭寶林告訴筆者,晚上七八點值守點上必須堅守,要不小區里隨意出入的人就特別多,「冷是冷一點,但是一想到我們的辛苦,能換來身後群眾的健康平安,就值了!」
春已至,寒未退,這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深夜寒風中,鳳縣各個小區門口佇立著和彭寶林一樣的「守夜人」,他們用責任與堅守,驅散寒冷,構築著鳳縣疫情防控的一道道堅強防線。我們因此堅信,戰「疫」必勝!(劉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