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結束了
錄取階段也即將來臨
這段時間也是各種騙局的高發時段
以下幾種騙局
請廣大考生和家長務必小心
明辨網絡陷阱
謹防上當受騙
騙局一:偽造虛假查分網址
如今,高考查分的手段越來越多元化,除了電話、簡訊等傳統方式外,網站、微信、手機客戶端等也能查分。不少詐騙團伙就利用考生和家長急於知道成績的心理,實施詐騙。
案例:廣東佛山一考生家長收到「學校」發來的簡訊,稱點擊連結就可查詢孩子高考成績。然而,這名家長點擊連結後,不但沒查到成績,銀行卡內的5萬多元不翼而飛。
警方提醒:高考結束後,不法分子會通過簡訊發送虛假查分網址,誘騙考生輸入身份證號、姓名、手機號、銀行帳號等信息,或販賣個人信息,或實施電信詐騙。不少所謂的查分網站暗藏木馬病毒,考生或家長點開後,手機內的相關信息便被不法分子盜取,造成經濟損失。還有的騙子會直接開價,要求家長支付一定金額查詢分數。
查詢考分,應認準教育部門指定的查詢方式和查分網站,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連結。如果不慎點擊,請立即卸載手機上的支付寶等快速支付工具,確保資金安全。必要時,向專業技術人員求助,清除病毒。
騙局二:花錢能買內部指標
有些騙子會假扮高校招生人員,偽造文件、印章,設立報名處和諮詢電話,謊稱能花錢購買高校補錄名額,或預先保留名額,以此騙取考生家長錢財。在一些騙局中,騙子也會謊稱有特殊關係,可以購買「內部指標」「計劃外指標」,聲稱只要願意出錢,就能「運作」學生到某高校讀書。然而,當家長如數交完錢款,他們就逃之夭夭了。
案例:廣東的楊先生收到一條陌生號碼簡訊,對方自稱某全國重點大學領導的親戚,現有3個招生「機動指標」,並稱可以通過「點招」的形式「低分高錄」。楊先生一看頓時心動,為了讓成績剛到「二本」分數線的女兒進入這所名校,他主動按照簡訊信息,與對方取得聯繫,並先後通過支付寶、微信,向對方帳戶轉帳11500元。接到轉帳後,對方稱不僅可以幫助入學,而且只需等待3天,就可將楊先生的女兒從普通專業調到熱門專業。然而,3天後,楊先生卻再也聯繫不上對方,於是報警求助。
警方提醒:考試招生制度是國家基本教育制度。高考招生錄取工作都是在網上進行,並嚴格執行已公布的招生計劃,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指標」。現在,全國各地招生錄取,用的是教育部批准的統一信息管理系統,都是電腦錄取,考生分數沒到投檔線,無法提檔,也不可能存在所謂的「低分跳檔錄取」情況。正規的招生錄取不會產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的「招生指標」,一律不能相信。
騙局三:冒充軍校招生
一些騙子冒稱自己是軍隊機關或招生部門人員,打著軍校招收「地方委培生」「自費生」「國防生」的幌子,甚至偽造軍隊公文公章,許諾教育部門認可學歷、畢業後一律安排到部隊工作等。
案例:廣西南寧某中學考生張某收到一封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生招生辦公室」名義寄發的「國防生預錄通知書」,稱只要繳納一定費用,就可利用內部指標,提前錄取為國防生。猶豫之下,他們將通知書拿到當地人武部核實,最終被人武部識破。
該人武部對相關情況展開了調查,發現轄區不少考生和家長都遇到過類似情況:有的打著「國防部徵兵辦公室」「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生招生辦公室」等招牌,進行招搖撞騙;有的假冒軍校領導、軍隊機關工作人員等身份,吹噓有「內部招生指標」;有的甚至把考生「招進」一些高校委培班或民辦學校、技工學校就讀,許諾畢業後安排到部隊工作……
警方提醒:軍校招生與地方高校招生一樣,有嚴格的程序和規定。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不允許任何個人私自攜帶招生公文,招生過程也不存在向考生或家長展示公文這一環節。繳費是詐騙的最終目的,考生及家長不要上當受騙。
騙局四:海外留學有陷阱
騙子通過「廣撒網」的方式,向廣大高考考生及家長發布可代辦海外留學手續的信息,待有意向的家長與其聯繫後,通過虛假網站、黑中介等手段,騙取家長錢財。
案例:佛山市南海區的李女士收到一條陌生號碼發來的簡訊:「您好!我是佛山市教育局對外招生辦,如您子女有赴國外留學意向,可與本人聯繫。」按照對方提供的電話,李女士很快聯繫上了這位「董先生」。「董先生」表示,除了幫助李女士孩子辦理英國「杜克大學」的入學手續,還可以為其申請一筆交流生助學金。深信不疑的李女士隨後通過網上銀行,先後向對方支付了68000元人民幣,最終發現被騙。
警方提醒:選擇出國留學的考生,如果選擇個人申請,要和國外大學實時保持聯繫。如果選擇留學機構,要選擇規模較大、證照齊全、市場信譽好、經營狀態佳的留學中介。在繳納中介費用時,一定要謹慎,看清合同,不要被機構所謂的優惠折扣「沖昏頭腦」。
騙局五:混淆高等教育類型
一些騙子故意混淆網絡教育、成人教育、自學考試助學輔導等與普通高等教育的區別,矇騙希望就讀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聲稱只要交錢就可以上大學,甚至上重點大學。家長花錢拿到了錄取通知書,入學後才知道上當受騙,就讀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專科院校,而是自學考試、成人教育、網絡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案例:小黃高考時沒有發揮好,媽媽姚女士在網上看到可以交錢直接上大學的消息,主動與對方聯繫,交了12000元錄取費,拿到錄取通知書後才發現,對方根本不是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而是成人教育的學歷。
警方提醒:考生和家長拿到錄取通知書後,一定要通過省教育考試院指定的查詢渠道,進行錄取信息比照驗證,對招生高校的辦學類型進行確認,避免上當。
高考騙局雖然年年有,但總有人信以為真,陷入其中。高考是國家一項重要的考試,不容許任何機構和個人破壞高考秩序,有任何疑問請直接與當地的教育部門、大學院校溝通,避免上當受騙。總之一句話,莫貪小便宜,堂堂正正走大道。
來源:福建警方 央視新聞
新媒體編輯:黃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