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有座神秘的古城,距今1500年歷史,1218年成吉思汗西征時被毀

2020-05-24     大俠V5

原標題:新疆有座神秘的古城,距今1500年歷史,1218年成吉思汗西征時被毀

時隔三年後第二次來到美麗的新疆喀什葉城,這個美麗的西域小城給了我很多的驚喜,自古以來素有「中國核桃之鄉、石榴之鄉、玉石之鄉、歌舞之鄉」的美稱。如今又因新藏線自駕旅遊的熱度而擁有「天路零公里、崑崙第一城」的美譽。

從新疆葉城出發開啟驚險又充滿誘惑的新藏線自駕之旅,沿途打卡的第一個景區便是錫提亞迷城。光是看名字就知道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西域古城,但是很多人的想像,錫提亞迷城的「迷」不是因為古城猶如迷宮一般街道縱橫交錯,而是因為古城的具體建造時間至今都沒有考證,所以被稱為迷城。

「錫提亞」譯成漢語的意思是「不滅的懸崖」,據《魅力葉城》叢書介紹,古城始建於11世紀末前後,有人認為是喀喇汗王朝時期的可汗城,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意見。如今比較統一的說法是,錫提亞迷城在1218年成吉思汗西征時被毀。

如今的錫提亞迷城是新藏線上的一處知名景區,距離葉城縣城東11千米的洛克鄉人民政府駐地西北1千米的錫提亞溝。古城的城牆、房舍等建築均是用泥土所見,跟我們所熟知的交河故城很相似,是一座非常極具西域風情的故城。

錫提亞迷城是一個集絲路文化、崑崙文化、西域古國文化為一體的地域性古城景觀,也是新疆首座復原的生土建築藝術群。遊客行走在錫提亞古城,可以了街到千年前當地人的生活風貌。

1929年7月14日,著名的考古學家黃文弼來此考察時,「街市遺址、尚可辨識,死人骨骸遍地橫陳」,「時見火藥,木炭遺渣」,「旁有一塔,為現鄂人李君修建以埋葬枯骨者」,他還在此收集到喀喇汗王朝鑄造的有阿拉伯文字的無孔青銅錢幣「提英」和北宋制錢「咸平通寶」(998-1003年)、「天禧通寶」(1017-1021年)、「元豐通寶」(1102-1106年)、「元符通寶」以及「崇寧通寶」。

黃文弼推測錫提亞古城在11世界末為喀喇汗王朝時所建立,城中阿拉伯文無孔錢即當時所遺」,並因而「知此地在北宋時頗為興盛」,因為絲綢之路而與中原文化往來頻繁,但是確切的建造時間至今仍無法考證。

錫提亞景區不大,掩映在一片綠意盎然的森林中間,給人的感覺非常的神秘,就像是一個隱世的桃花源。同時因為周邊土地肥沃,可以想像這裡在古時也是非常的繁華。

錫提亞迷城的主街兩側商鋪林立,讓人遙想當年的繁花似錦,客棧、酒肆、商店、餐館等等,時不時還能見到工作人員身穿民族服飾進行民俗風情表演,非常有趣。

疫情之後錫提亞景區已經對外開放,但是遊客大多以新疆及喀什當地遊客,很少見外省遊客。由衷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旅遊恢復正常,讓越來越多的人來自感受錫提亞迷城的絲路文化和西域風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q-vUR3IBnkjnB-0zrPD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