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女兒是什麼樣的體驗?或許爸爸和女兒相處的特別好,從一個硬漢變成溫柔暖男,也許只需要一個女兒。那媽媽呢,看到爸爸和女兒相處的這麼和諧,她打心眼裡也是特別高興的,試問:哪位媽媽不希望自己的家庭和諧幸福?但是,爸爸媽媽也不能不注意對女兒的教育,別只知道疼愛有加,不知道管教有度了。或許家有女兒的父母不趁早注意幾點,以後還好過不了呢!
一些過來人已經吃虧
因為女兒從小就被捧在手裡,不捨得讓孩子做家務,不捨得讓孩子獨立,不捨得讓孩子自己出門買衣服,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都是媽媽在做,要麼就是陪著孩子做,所以,從沒有離開過父母、離開過家的女兒,越來越傲嬌,可能在父母看來,女兒這樣的行為無傷大雅。
但經常和女兒在一起玩耍的女孩子們,卻特別討厭她的這種性子,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作」,不是做作,而是女兒太嬌氣了,父母不是看不到女兒這樣的性子,但總覺得:女兒就應該富養,就應該寵著、慣著。爸爸的想法更加簡單:我的女兒就是被慣上天,那也是我的女兒,我也會疼愛愛她!
這種看似對孩子愛的表達方式,其實就讓女兒越來越自視,越來越以自己為中心,在家裡是,在外面也是!或許現在沒有給父母帶來什麼影響,但當孩子步入婚姻的殿堂時,卻遭受了很多的辛苦和心酸,不僅女兒過不好,就是女兒的父母也過不踏實,總擔心女兒再和女婿爭吵,擔心她們過不下去,擔心所有父母都會擔心的事情。
就這樣,父母年齡越來越大,能給女兒的安全感越來越少,一切都需要女兒自己承擔,無論是家庭還是孩子,每當女兒回父母家的時候,都是哭喪著臉向父母訴苦,父母呢,也總是唉聲嘆氣的。
一次,爸爸對媽媽說:「你說,是不是我們把孩子慣的太厲害了?沒有了獨立自主的能力!」媽媽看了看爸爸,她們互相點頭,隨後又唉聲嘆氣!其實,這個時候女兒的爸爸媽媽就已經後悔了,但在吃虧的時候後悔還有用嗎?
家有女兒,要注意哪2點?
1、女兒的獨立
雖說女兒不用和兒子一樣過早獨立,小時候有爸爸疼愛,長大了有伴侶疼愛,但一定的獨立性還是要有的,不然孩子離不開這兩位能給她安全感的人,也就是說,當這兩個人里其中的任何一位不在的時候,女兒就是崩潰的狀態。
有一位大姐40多歲了,一直都是爸爸掙錢給她,就是結婚生子也是一樣,她總認為:我有爸爸呢,我老公不疼我也沒事,我有爸爸疼,我的爸爸一直都給我錢花,他會管我一輩子的!這位40歲的大姐內心的想法就和未成年的小女生想的一樣,是那麼的單純,好像沒有人間煙火的氣息一樣。
最後,大姐的爸爸去世了,大姐整個人直接崩潰了,她感覺她的「天」沒了,其實最多的還是沒人掙錢給她了,這個時候就需要她站起來和老公一起承擔家裡的負擔,包括下面孩子結婚等,第一次有這麼大壓力的大姐,還真是人生頭一次!
2、女兒的自愛
作為女孩,她們沒有男孩那樣的條件,所以就需要自愛,只有懂得自愛才能愛別人,才能做到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才能守住規矩,做一個有條有框的人,這會讓女兒健康的成長,不光是身體,就連她的心理也是一樣,這樣的女兒以後才能和老公過好,如果說女兒不知道自愛,對這方面的意識很淡泊,那結婚後怎能保證幸福?最後吃虧的還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