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虎生威,虎踞龍盤,虎頭虎腦
人們對老虎的形容和期待
在這些詞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100年前,大約有10萬隻老虎生活在亞洲各地,但你可知,老虎這種生活在食物鏈頂端的猛獸現在只剩下不到3900頭,棲息地喪失了96%,3個亞種已經滅絕。
它們現在只能龜縮在僅有的幾塊人類提供的保護區或國家公園中苟延殘喘,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人類的貪慾所導致。
-7月29日-
世界老虎日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世界老虎日,野去自然旅行一向倡導到野外觀賞野生動物,因為只有生態旅遊才能給保護區當地帶來實際的經濟利益,促使當地人保護岌岌可危的野生動物,如果「森林之王」只存在動物園中豈不是人類的悲哀……
今年我們在上海創智天地再次舉辦BBC老虎紀錄片觀影活動,更有帶著小朋友畫老虎的親子互動活動,讓小朋友親手繪製「森林之王」,讓自然保護理念深入人心!
老虎保護究竟有什麼意義?今天野去動物專家沈梅華(化石)老師就來為大家解讀老虎的保護。
但凡去過野生動物園或者東北虎林園之類地方的人,恐怕很自然地會產生一種想法:老虎的數量很多啊!有些地方老虎數量多得,簡直都快變成群居動物了。那為什麼還要說,老虎是瀕危動物,還需要保護呢?
對此,我們必須要理清一個概念:野生動物保護,要保護的是生活在野外的動物,因為只有這樣,這些動物才具備其生態功能。
那什麼叫做生態功能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保護老虎的同時會發生什麼事,就清楚了。
1
保護老虎=保護老虎的獵物
老虎是位於食物鏈頂端的肉食動物,要維持老虎的數量,必須要確保它有足夠的食物。
老虎的獵物主要是一些大型植食性動物,包括野豬、鹿、羚羊、野牛等等。老虎已經消失許久的國家哈薩克為重新引入老虎而做過測算,結果顯示若要成立老虎保護區,當地需要重新引入同樣已經在當地絕滅的蒙古野驢、克什米爾馬鹿,保護好極度瀕危的高鼻羚羊,而現有動物種群——鵝喉羚的數量也需要翻3倍,野豬的數量更要增長10倍才行。
有人也許要問:老虎不是吃這些獵物的嗎?為什麼說是保護它們呢?在正常情況下,老虎不可能把所有的獵物都吃完,它們能夠捕捉的一般是老弱病殘(或偶爾運氣特別不好)的獵物,所以在自然界當中,它們有淘汰不利基因、促進植食動物種群整體健康水平的作用。
2
保護老虎+保護老虎的獵物=保護棲息地
那麼多的獵物,還有老虎本身,都得有棲身之所吧。在歷史上,老虎的足跡曾經遍布西至土耳其、東至朝鮮半島的廣袤大地,從熱帶雨林到雪山都有它們的蹤跡。
然而,隨著人類對森林的開採和開發,對這些棲息地的不斷侵占(百年之間,野生虎的自然棲息地已喪失了95%),成為了野生虎數量減少的主因,而要保護老虎,棲息地的保護、恢復、擴展和連綴都是非常重要的。
老虎的存在與否,會明顯改變人們對棲息地保護的態度。在馬來西亞,一項對1000戶家庭進行的調查顯示,人們願意為老虎保護區投入每年每公頃437美元的費用(據2010年物價水平),而與此相對地,那些沒有老虎的保護區能收到的費用僅為每年每公頃1-12美元。
3
保護棲息地=保護棲息地中的其它生物
圖片來源:WWF Tx2 2017 Report: Beyond the Stripes
目前老虎的棲息地跨越4個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包括東喜馬拉雅山地、印緬地區、西高止山脈和巽他古陸——其中包含占地約2200萬公頃的332個生物多樣性關鍵區,和占地約540公頃的10個世界自然遺產,生活在其中的動植物種類異常豐富。
因而,在為老虎保留下這些棲息地的同時,我們就相當於保護了生活在其中的紅毛猩猩、蘇門答臘犀牛、印度犀牛、亞洲象、雪豹、雲豹、棕熊、穿山甲、獅尾猴、馬來貘、犀鳥等等其它動物,以及數以萬計的野生植物資源。而這些動植物可能未來會成為我們的藥品、或改良我們的食物、或成為我們新的生活資源、或給予科學家更多改善我們生活的靈感……它們就是我們充滿無限可能的未來。
4
保護棲息地=保護水源地
對於人類來說,保護老虎棲息地也至關重要。亞洲有很多地方都是缺水地區,有的降雨量有限,有的面臨水質污染的威脅。而目前老虎棲息地與9個全球重要水源地重疊,森林面積的維持和增加,有助於調節當地氣候,增加降水與徑流、還可凈化水體。
印度就有這樣的經驗:為了保護老虎而增加森林保護力度之後,發現他們有了更加潔凈的水資源。印度第一個老虎保護區倫滕波爾國家公園在供水上的價值折算成美元的話,每年約等於170萬美元。不丹森林帶來的水流調節與凈化功能價值超過每公頃6000美元。從水資源方面來說,全世界因老虎保護而受惠的人數能達到8.3億人。
5
保護棲息地=減緩氣候變化
無論是合法還是非法,伐木業都會增加碳排放。而全球每年以毀林為原因的碳排放前4名國家,有3個是老虎分布國。
為保護野生老虎而保全的林地,不僅減少了伐木帶來的碳排放,還反過來具有很強的固碳作用——通過光合作用,植物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將其轉化為富含能量的有機物,除了用於自身的生長、繁殖之外,同時也為各種動物提供了食物。
由於這樣的自然林地當中生物多樣性豐富,各種生態位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它的固碳效果也遠大於物種相對單一的人工林或保護地。
全球每年因保護森林而減少的碳排放高達13萬噸。而老虎保護區所在的亞洲森林是碳儲存能力最高的,印度Corbett國家公園估算每公頃森林碳儲存能力價值220美元,倫滕波爾國家公園每年碳儲存總價值高達100萬美元。馬來半島的老虎保護區碳儲存價值70萬美元。
6
保護棲息地=減少自然災害
老虎的典型棲息地是森林,而森林能有效地減少洪水、滑坡、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及其帶來的損失。一些在海岸邊的樹林如紅樹林還能固定濕地,形成陸地與海洋之間的緩衝屏障,減少颱風、海嘯造成的損失。
而正如世界銀行所說:每投入1美元預防自然災害,就能挽回7美元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老虎保護區在預防自然災害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
7
保護老虎=發展經濟
有很多人可能認為,為老虎保留棲息地,就意味著有很多地方人類無法利用,這是對發展經濟的阻礙。也有些人把老虎經濟等同於虎骨酒、虎皮虎爪等虎製品的價值。然而,全球老虎保護的領軍國家印度卻為大家交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通過發展在野生環境下觀虎的生態旅遊業,促成當地就業與經濟的雙贏。
仍然拿印度第一個老虎保護區,同時也是印度最知名的老虎保護區倫滕波爾國家公園為例,其周邊地區為旅遊者提供了3000個床位,每年創收50萬美元。
據估計,如果算上公園門票、住宿、稅收、服務費等等費用,倫滕波爾國家公園裡的一隻知名母虎,在其生命的前10年間共可創收1.03億美元,並為3000個當地居民提供就業崗位。而她的子女還會將這樣的傳奇代代延續下去。這才是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正如印度總理莫迪所說:「我們需要把保護視為發展的手段,而不是阻礙發展的障礙。」
實際上,綜上所述,旅遊業創造的價值僅僅是老虎所帶來的價值的一小部分(只占15%)。老虎保護更多的價值仍然蘊藏在棲息地保護所帶來的綜合效應當中,而這些價值是不可能靠圈養老虎和囤積虎製品獲得的。而由於圈養動物會迅速發生基因退化、近親繁殖等問題,圈養(或稱「移地保護」)應該只是作為一種沒有辦法的權宜之計,作為野外保護,(或稱「在地保護」)的一種補充。
誠然,中國圈養下的老虎數量已經好幾千頭,僅東北虎林園一地圈養老虎數量就在1300頭左右。而在世界其他各國,圈養老虎的數量也非常多(連美國都圈養了5000頭虎)。可是,圈養的老虎數量再多也沒有用,因為它們並不能帶來上述的其它收益。
圖片來源:WWF Tx2 2017 Report: Beyond the Stripes
野生虎保護的路還很漫長,雖然隨著人們的重視,野生虎的數量近年來有了緩慢的增加,但它們賴以為生的棲息地卻仍然在持續減少。甚至老虎保護的主戰場印度的情況也並不樂觀。棲息地減少會導致更多的虎鋌而走險進入鄰近人類的世界,引發人虎衝突,對老虎保護起到負面作用。
不過,令人振奮的消息也不斷傳來,比如現在中國正在打造的「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如若算上吉林、黑龍江與俄羅斯邊境的所有保護地域,其面積甚至比美國的黃石國家公園還大60%。本世紀初中國東北的野生虎數量僅存7隻,而十幾年之後的今天,野生東北虎數量已經翻了3番,達到了21隻,這無疑是個重大的好消息。
畢竟,老虎在亞洲各國文化中都是威猛無畏的象徵,保護老虎,我們才是主戰場。讓我們對老虎的未來,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WWF Tx2 2017 Report: Beyond the Stripes
如今,70%的野生老虎都生活在印度,因此,印度也成為了世界上最佳的觀虎地,BBC的老虎紀錄片也大多取材於此。
2020年1月,野去動物專家、參與過老虎保育項目的「虎爸虎媽」——張律、沈梅華老師,將帶隊前往印度最佳的觀虎地——倫滕波爾國家公園、班達迦國家公園,「深入虎穴」,尋找野生孟加拉虎!用自然旅行的方式,為野生老虎保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若想了解更多詳細行程,歡迎關注野去自然旅行資訊公眾號(yetravel2014),或登錄野去官網(www.yetravel.com)獲取更多自然內容和旅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