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買房的人有福了!現房銷售制度實施,期房預售或將被「淘汰」

2020-03-26     陸水新知

開春以來,我國部分地區出台了一些臨時性房產支持政策,但整體依然在調控範圍之內。不少朋友由於剛需,依然通過房企預售的模式看樣板房,購買房子,主要原因還是由於現房樓盤的限制因素太多。

比如遠離商業區、物業管理不到位、投資回報小等等。

三月初旬,海南省有關部門發布了一則重磅通知,內容明確表示,海南將實行居民限購政策以及大力推廣現房銷售模式,不少網友表示:期房銷售或將被淘汰,這下開發商要慌了。

這份通知意味著,海南成為我國首個現房銷售省份。

在此之前,深圳部分地區也試探性的推出了現房銷售的模式,只可惜曇花一現,市場依然被預售政策主導。預售模式對於房產開發企業而言,是一種正循環的良好機制,資金能夠提前回籠,從而把握住了下一次地產開發的機會。

​預售模式盛行的原因,主要源於樓市火爆,放出預售消息後,好樓盤基本上就會一售而空。

早在2017年,重慶首次推出了現房銷售政策,當時重慶經濟飛速發展,人口流動量大,住宅市場白熱化,促進了現房銷售。

當年,重慶共拍出23宗「現房銷售地塊」,土地面積約173萬方,涉及房企21家。

現房的優勢主要在於一切都擺在明面上,消費者可以去看房,了解採光、布局以及內部細節,能夠更大程度上選擇到心儀的戶型。劣勢則是十分現實的問題,現房在前期占用了投資方的大量資金,價格普遍高於預售房源,因此限制了一部分購買人群。

「期房」變「現房」 ,對於購房者以及開發商來說有什麼影響?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房產銷售模式為現房銷售與期房銷售,期房銷售也就是房屋的預售模式,在房屋還未正式完工前,就已經對外出售。現房銷售則是在房屋取得了不動產首次登記證後,才投入市場,對外銷售。

站在購房者角度來看,現房銷售能夠讓你擁有更為深刻的了解,能夠在購買前親臨其境,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偷工減料、質量不合格、線路障礙甚至房產證不全等一系列問題。

站在房企角度來看,現房銷售的模式將延長房地產項目開發周期,企業流動資金需求大,資金周轉壓力加劇。之前將高槓桿、高負債兩套組合牌打出王炸的房企,可能面臨走下牌桌的困境。

房地產這些年一直是大家高度關注的一個領域,商品住房實行預售制度,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地區的資金流動和城市化建設。但同時,預售制度也引發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例如質量投訴、合同糾紛、延期交房、配套設施難以落實,違規銷售甚至開發商收錢消失等。

現房銷售模式的推出,就是從根本上遏制了預售模式帶來的各項隱患。

相關專家就現房銷售進行討論後一致認為,海南出台的新政策,一來是為了約束炒房炒地等行為,房盡其用,避免大批「空房」閒置,市場溢價高的情況;二來對於開發商來說,資金成本提高,前期投資買地也會更加理性。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現房銷售會成為主流模式。海南當地政策總體上以偏緊為導向,進一步體現了當前海南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決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pJwEFnEBiuFnsJQVvrO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