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三明治(ID:China30s),已獲得授權。
昨天是武漢封城第一天,三明治緊急發起了每日書特別版《武漢日常》,邀請人在武漢和家鄉在武漢的朋友,一起來用文字忠實記錄他們在這個特殊時期的生活日常。
招募一經發出,就有近百位朋友迅速響應,其中有一路哭著堅持回家過年的北漂,有跟媽媽去武漢探親的高三女生,有一直聽見窗外救護車聲的母親,有在美國關心著疫情的武漢媳婦,有今天就要啟程去建設應急醫院的朋友……
我們分享這篇摘錄,選取了5個和武漢有關的生活切片,作為武漢「封城」第一天的記錄之一。
01.一位哭了半途終於回家的女兒
作者:冰點坐標:武漢職業:分析師
我在北京工作,早早地就定好了過年回武漢的車票。到小年夜的時候,世界還是一片祥和。我滿腦袋都是這周只休一天的緊張,因為下周就要回家過年了,我還有好多事情沒有做完。
1月19號那天,有些令人不安的消息開始蔓延。大家都在討論武漢肺炎,有些人發消息問我過年還回家嗎。那時我還沒有當回事,我說再怎麼樣家還是要回去的。但網際網路的信息傳播速度有時快到令人心慌。
第二天早上醒來,鋪天蓋地的就都是武漢爆發肺炎的情況了。我在去上班的公交車上把所有消息刷了一遍,然後開玩笑似的發了一條朋友圈:「既然如此,請大家多多關愛即將回到疫區中心的我好嗎?」
從那一天開始,所有的群像爆炸了一樣,各種不知道真假的消息紛紛湧現。大家的危機意識好像一瞬間衝到了頂點,許多武漢及周邊城市的同學、朋友們都開始討論退票留守的事情——但我始終沒有動搖過,我想回家和爸媽一起過年。
我們一直是一家三口聚在家裡吃年夜飯。爸媽會早早地準備好菜譜和食材,哪怕只有三個人,大年三十的飯桌上也能擺滿各種美味佳肴。我們會熱熱鬧鬧地、大張旗鼓地吃完年夜飯,然後一家人坐在沙發上喝茶、吃點心、搶紅包、看春晚,在沒有鞭炮聲的0點共同迎來新的一年——很平常的流程,卻是我們一家人最重要的年終儀式。
但在這樣的現狀下,回家的決定卻做得非常不容易。21號開始,陸續有人勸我不要回家。各種聳人聽聞的消息層出不窮,好像進一趟武漢再出來就會變成渾身病毒的「生化人」。我看到了所有的消息,也勸說爸媽及時戴上了口罩,減少出門。在這個時刻我想得非常清楚,我的體質很好,而且我會做好防護、遠離人群、時刻觀察身體狀況,保證自己的健康;如果真的不幸被感染,我一定會第一時間去醫院,避免傳給其他人……
可是在周圍人的輿論面前,我仍然感覺自己像一個大逆不道的罪人。每當他們討論起「武漢人」,我都會覺得是在指責我。在他們眼裡,每個去過武漢的人都是隨時可能爆發的「病毒炸彈」。我分不清大家的勸阻是關心我,還是關心他們自己。
好在還是有一些朋友對我表示了理解。有個學流行病學的朋友和我分享了她當年因為H1N1被隔離的經歷,叫我不要過度恐慌,但一定要做好防護;還有朋友說:「如果是我,我也想回家,沒啥原因。你問我怕不怕,我也怕。但你問我為啥回去,可能就因為家在那裡。」
那天晚上,我在下班的公交車上哭了一路。我知道回家的風險太高了,我也能理解周圍人的擔憂,但在這樣的時刻里,我還是想回家。我坐在公交車最角落的位置上,戴著口罩,看著玻璃窗上自己的影子。眼淚都流進了口罩里,沒有人注意我。
我又發了一條朋友圈: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我只想回家和爸媽一起過個年。
1月22號下午,我坐上了回武漢的高鐵,一路上都戴著非常難受且不透氣的N95口罩。晚上23點我到了家,喝了一碗排骨藕湯,向熟悉的朋友報了平安,就沉沉地睡去了。第二天早上一覺醒來,手機上突然有好多條消息,都是在告訴我——武漢封城了。
我對朋友們的關心和擔憂一一表達了感謝,內心卻十分的平靜和安寧。我甚至在想,幸好我回來了,否則就是孤身留守北京的我,和同樣孤獨被「封」在疫區里的爸媽,兩地相隔了。
我不知道疫情還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也不知道自己回北京之後會遭受怎樣的非議。但此時此刻,我和爸媽在一起,在自己熟悉的家裡。所以我不怕。
02.一位丈夫被封在城外的兩歲女兒的媽媽
作者:芭蕉小野妹子桑坐標:武漢職業:教師
2020年1月23日,是封城的第一天,其實前一晚看到封城的消息(凌晨兩點)之後我徹夜未眠,沒想到有生之年還會見證這樣的歷史時刻,內心深處產生了深深的恐懼和擔憂。
之前網上鋪天蓋地的信息,我過濾之後發到家族群里,長輩都不當回事,真的是網文所說那樣「300萬父母拒絕戴口罩」……直到前幾天鍾南山院士通過媒體發言說病毒會人傳人,武漢市長通過媒體回答了了冠狀病毒的相關問題,大家才逐漸意識到局勢的嚴峻。政府也同時出台了公共場合必須戴口罩的條例,這個時候,我的家人,才開始戴起了口罩。今天凌晨四點我們在工作群報平安,原來大家都沒睡,也對,怎麼可能睡得著……
封城消息發布之後,我猜天亮後大家肯定會去瘋狂採購日用物資,去加油,囤貨。果不其然,真的是這樣。
十點半,我起床後帶著口罩出門,結果因為太晚了,並沒有買到很多東西,只在樓下小店買了30個雞蛋和一瓶生抽,還有三斤冰糖橘。看到生薑醋的時候我想要不要給我老公買起一瓶,他喜歡吃餃子的時候沾著吃。我拿起瓶子走了幾步,後來又放了回去。因為我老公回不來了,他今天回武漢的航班已經被取消了。突然有點想他。
然後我去找我閨蜜拿口罩,網上訂購的全部不發貨了,頭天晚上還在積極的群內團購,結果市內物流也暫停了,我只能開車去找閨蜜救濟了。現在她手裡只有這種醫用外科口罩,問我要不要,我當然說要啊!
路上行人戴口罩率百分之百,大家面色凝重,眼神中全寫著「防備」,身邊的人稍有咳嗽或者發出喉嚨不適的聲音,就會皺眉逃遁。這樣的氛圍跟最近的天空一樣,白茫茫、灰濛濛,像怎麼都擦不幹凈的老式厚玻璃,令人絕望。
閨蜜戴著口罩站在我車副駕位置的車窗跟我聊了幾句,大概就是互道珍重,注意防護,不要出門,說了下在一線家裡人的情況。說完,不知怎麼我們兩個就要掉眼淚。
「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搶人罷了......」
圖片來自網絡
哪有什麼人民衛士,不過是一群別人家的兒子在這樣的災難面前,挨家挨戶去規勸沒有戴口罩的長輩注意防護,取消聚會,取締麻將室……
感恩前線的戰士為我們所做的付出。
後來開車回家路上,我一直控制不住掉眼淚,進門前擦乾了眼淚,怕家人擔心。以前非典的時候我還小,什麼都不知道,現在我當了母親,上有老下有小,真的很害怕。
下午六點我另外一個閨蜜給我送來了預防的藥,同樣也是藥房斷貨的品類。同樣也是站著遠遠的戴著口罩「交貨」,希望我和我的家人都用不上。
因為昨晚沒睡,下午我睡了兩個小時,醒來後女兒給我送來自己剝好的橘子,還送了本書給我看。我發了一條朋友圈,說「咱們不能出去,就努力開心吧」。很多朋友都點贊,這大概是絕大多數武漢同齡人的心態,既然不能出去,要守著家鄉,守著家人,那麼就努力保持陽光心態!
晚上看到孩子熟睡的安然模樣,讓我在那一瞬間差點忘了的這場災難的降臨。如果等她睡醒了,大年三十這一天,爸爸也回來了,我們一家三口能夠在一起看春晚,該多好。
03.一位開車60公里接送朋友的女生
作者:FF坐標:武漢 東西湖區 金銀湖職業:淘寶女裝從業者
1月23日早上9點,還在睡夢中的我被手機的震動聲吵醒。打開微信看到武漢封城,公共運輸全部停運的消息,當時真的有點難以置信。
我趕緊聯繫了在地鐵工作的閨蜜,她告訴我地鐵至少要停運9天。之前雖然每天都有看到疫情的報道,但並沒有感受到它會影響我們的基本生活,今天我才感覺到這場疫情的嚴重性,當下第一反應就是去超市採購食物和生活用品。
本來想睡懶覺的我趕緊爬起來,和爸爸一起戴上口罩開車去了離家不遠的一家超市採購。到了超市,跟想像中一樣人特別多,超市的手推車都不夠用,蔬菜水果的過稱台排起了長隊。
我們為了節省時間,沒有買需要過稱的生鮮。掛麵,方便麵的貨架已經空了,那一刻真的感到一絲緊張,心情也十分複雜。感覺一夜之間事態變化得太快了,之前覺得出門只要做好防護措施就夠了,而如今的疫情好像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我和爸爸迅速採購完一些食物和必需品就趕緊離開了超市。回到小區附近,爸爸去小區門口的小超市想補充一些蔬菜,但是大部分已經賣完了,我們就在剩下的蔬菜里挑了一些回家了。
回到家中簡單地吃過午飯,微信里不斷收到朋友們發來的疫情報道。朋友圈裡都在轉發相關信息,大家都Po了一些超市貨架被買空的圖片,加油站加油排長隊的視頻。
前兩天那些在外地工作的朋友全部都退票不回武漢了,當時我還在想,太可惜了有好多朋友過年都見不到了。然而今天看到朋友圈,去外地旅遊的朋友回武漢的航班也都被取消了,他們只能滯留在外地過年了。
我突然想起還在地鐵值班的閨蜜,趕緊問她幾點下班有沒有車回家。她告訴我她下班可能打不到車還不知道怎麼回家,我說你下班我開車去接你回家。在這種緊急時刻我能做的就是幫助一下身邊的朋友。
下午5點左右我開車去虎泉地鐵站接到下班的閨蜜,從武昌到漢口一路暢通,街上車很少,計程車更是屈指可數,路上基本沒有什麼行人,偶爾還可以看到外賣小哥經過。一路上我們也在談論疫情和她的工作情況。地鐵的工作人員也很辛苦,雖然停運了,但是地鐵站里每天依舊需要值班人員。送她回家以後,我也趕緊回家了。雖然來回開了60公里,但是至少讓閨蜜安全到家了,也是一件欣慰的事。
虎泉地鐵站A出口附近
今天一天我一直都有點懵,從大早上到下午,我可能還沒有適應疫情給我們帶來的不便。隔一會兒微信就會收到朋友發來的疫情消息,看到上海的醫護工作者都來支援武漢,真的很感動。
我最近在看一部美劇《良醫》,聯想到武漢的醫護工作者,他們肩上抗的都是責任,真的很偉大。然而,現在這個重要關頭,我們普通民眾應該做什麼?我們可能不需要像醫護人員那樣戰鬥在一線,我們也不需要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繼續堅守。
我想我們能做的就是照顧好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在這個重要時刻給予他們力所能及的幫助。一句問候,一聲祝福,在此時此刻都是一份愛的鼓勵。我很感謝我微信里每個關心我的朋友,最近淚點也很低看到朋友關心的消息我總想哭。
雖然疫情不知道要持續多久,但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武漢妹子,我相信大武漢一定能堅持住。
04.一位主動選擇留下的媽媽
作者:若辰坐標:武漢職業:家庭主婦
1月23日早晨我們聽到姐夫急促的敲門聲,他告訴我們武漢封城了,說爸爸凌晨聽到護士說封城,就趕緊給他打電話,因為我和先生的手機都關機了,讓我們看看有沒有可能趕緊走。
一查,航班都停了,火車也停了,走不了了。後來有朋友發現我們還在武漢,說可以叫車去周邊城市,再轉火車或飛機。姐姐也打電話來問我們走不走。我們猶豫了一下,決定不走。到中午,有在日本的朋友發微信給我:「東華,我不明白你們為什麼不走!」隔著螢幕我都能感覺到她那急迫的語氣。
是的,我們為什麼沒走?我掩面深思。
一來太倉促,一家五口,三個孩子,也不是說走就能走的,而且老二還在姐姐家;二來,想著封鎖的措施就是為了減少流動,如果都蜂擁著出去,不是起反效果了嗎?三來,念及還在病床上的爸爸,因為醫院的調整,他今天要被轉到哪裡還不可知。不想就這樣離去。一去不知什麼時候能再回來。
當時挺安心的。覺得既來之則安之,一家人安心在一起。但到了下午,形勢越來越緊。我開始在想我們是不是做了錯誤的決定。我自己並沒什麼,但怕親人們擔心,孩子們受累。
安靜下來禱告,又想到財新的記者蕭輝,她昨晚採訪時接觸了大量高危人群,當時並不知道,雖然穿了防護服,但一切未知,所以留在武漢,自己隔離。我們是一家人在一起,而她是獨自一個人。想到她就開始流淚,於是繼續禱告……
05.一位在「半一線」留守的醫生
作者:善隨愛生坐標:武漢市漢陽區職業:醫生
這是1月21號晚上,我們毅然決然從貴陽返回武漢 今天是武漢封城的第一天,對於武漢肺炎這次疫情,我開始就有不安的預感。
本人是學醫的,也經歷過2003年的非典,當時我在山西省計劃生育科研所工作,作為一個醫務工作者,在抗非典期間算是半一線吧。所以從武漢市12月份疫情出來,當時網上沸沸揚揚傳得像SARS一樣,但是,衛監官員又公布說人不傳人的時候,我其實就有點不安的預感。
我是山西人,在湖北工作多年,現在所在的一家醫院是專門做輔助生殖,試管嬰兒的。當鍾南山出來說存在人傳人,而且醫務人員已經被感染之後,我們感覺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作為一個專科醫院,我們承擔的主要是對不孕不育的輔助治療,因為這不是急診,我們就制定了一個應急方案,把不需要馬上進行治療的患者往後延,讓我們的醫生逐個去打電話通知他們:鑒於現在武漢的疫情情況,建議他們不要來武漢。對已經進入治療周期的病人,我們儘可能採用安全的方法,把這些事情處理完。
其實我們從1月19號就開始做這些工作的準備了。另外,對本院的員工進行合理的安排和分流,對於不在武漢居住的湖北籍同事,建議他們回家,並要求自我隔離,每天我們有微信群來互相報各個部門的人員的體溫情況,如果有異常就讓他們及時去當地的防疫部門去報備。
這是1月22號封城前一天我們在門診的日常
目前留守在單位的員工有20多人,我作為主要負責人,和我們幾個院長在關鍵時刻站出來,主動堅守在臨床一線。
封城第一天在門診
這幾天每天都有手術,今天早上做了四台取卵,然後七台移植,明天還有四台取卵,隨後幾天取卵的會逐漸變少,我們儘可能讓患者平穩安全地把這個治療過程做完。
對於疫情的前因後果,我不想再多說什麼敏感的話題,但是作為一個老百姓,作為一個平平常常的人,作為一個醫生來講,真的感覺到了病毒的無情。作為一個平凡的人,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用科學的方法,一定要記得戴口罩,勤洗手,一定要注意個人的防護。
封面圖:深圳機場,由湖北人老鷹拍攝
最後,也歡迎大家留言告訴我們你的現狀,無論目前你是否在武漢,你的生活是否也受到這場疫情的影響。
* 本文配圖來源於「三明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