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揭秘:新東方名師是怎樣煉成的?

2020-02-09   辦學一點通

經過長期觀察,我們首次獨家揭秘——新東方名師是怎樣煉成的?

俞敏洪對人才的考核和激勵也有一套自己的想法:


新東方曾經有一段時間人才流失比較嚴重,有些人才拿了很高的工資依然要走,原因不是他對工資不滿,而是他認為身邊那個無能的人跟他拿的錢差不多,他另謀職業後可能也只能拿到在新東方這麼多的薪水,但是至少不會覺得受氣。


新東方原來有一些「平均主義」的跡象,這幾年我在新東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調整考核機制,讓新東方所有人的考核收益的差距拉大——原來新東方的老師就是拿死工資加獎金,現在優秀的老師開始變成合伙人。


當我們談論考核機制的時候,我們究竟在談什麼?


如果只考核利潤,最終也會出問題。新東方前幾年只考核校長們的收入、利潤,結果到最後校長為了收入和利潤,不惜擠壓員工老師的工資,不惜把優秀老師開除掉,因為新老師成本低。我跟泰哥成立洪泰前一年,新東方發生了滑坡式下滑,股價滑到了18美元一股的低點,收入從20%下降到12%,利潤下降了8%。


這兩年調整新東方管理和考核結構的難度很大。新東方現在的考核機制,通俗說是「屁股決定腦袋」。我們不再要求校長和管理層創造收入和利潤,而是考核你事情做對了沒有——倘若做對了,收入和利潤是自然結果。


剛開始人力資源部門認為這種考核指標沒法量化,我逼著大家做了一些非常粗曠的量化指標。但是,即便是這些粗曠的量化指標,也把新東方帶回了正路,最後的結果是新東方業績一路飆升,股票漲到了50美元。


一個人一生的機遇是有限的,一家公司同樣也是如此。


我抓住了什麼機遇?


從北大畢業以後,我突然發現在中國的大學已經幾乎失去了最可貴的東西——思想自由,我必須出來做點自己的事情。儘管當時在中國最大的培訓機構也就是每年賺幾百萬,但市場潛力卻不可估量。新東方抓住了這個機遇,做成了一個上市公司,到現在還是中國培訓機構的領頭羊。


抓住機遇的能力,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


你總是需要領導在背後安撫你、哄著你去做事情,永遠抓不住機會。抓住機遇的能力和你的年齡沒關係,和你的判斷力、思維的敏捷性有關,也許你還在成長階段,但是否能抓住機遇,仍然是你成熟的標誌。


公司的發展也是同樣的道理。在中國,所有的垂直領域基本只允許前三名存在,一旦前三名固定下來,剩下的機會就不多了。


成熟的第二個要素,就是抓住人心的能力。


不管你多大年齡,你周圍要有一批人願意跟著你混。有的人可能要到四五十歲才有人跟他混,比如說劉備,但曹操在二十多歲就有人跟他混了。一批有著事業心的人跟你混,就表明你成熟了。


我真正的成熟,是離開北大以後。我在北大的時候是沒人跟我混的,做了新東方,其實也不能算成熟。真正讓我有所觸動的是1995年的時候,我突然發現我的大學老師和班長願意回國來跟我混,才認為自己比以前成熟了一些。


成熟,還意味著擁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情懷。我們每個人的一生總會遇到困境,你有沒有在困難中發現希望的能力?有沒有在困難中發現機遇的能力?有沒有「坐看雲起時」的氣度和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