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新任CEO張勇:從3年合伙人到接班馬雲,離不開這4點基本原則

2019-09-21     語非年

2018年9月10日,馬雲公開內定阿里巴巴的第二代掌門人為張勇,2019年9月10日這一天,馬雲正式退休,接班人張勇正式上任。

不少網友還是對張勇這個名字陌生十分,他既不是阿里創業中的「18羅漢」之一,也不是阿里的資深元老。

甚至,連馬雲都曾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做CEO」,可是如今CFO出身的張勇卻做了阿里巴巴CEO。

張勇,他何以擔此重任?

有人說就憑他為阿里巴巴締造了「雙十一」就足矣證明了實力的雄厚,而阿里內部有這樣一個說法:張勇是在高速路上換引擎的人,而且把拖拉機換成了波音747。

阿里12年里,天貓以及雙11這一現象級商業盛事是他內部創業的成果;2014年,他力主舉全集團之力「Allin無線」,並在2017年主導新零售引領全球商業模式升級。

在張勇的帶領下,阿里巴巴從電商平台發展為影響和塑造未來商業基礎設施的數字經濟體。

然而,這些榮耀加持的背後,張勇一路走來並不順暢。

一.入職阿里巴巴前的張勇

張勇,別名「」逍遙子,出生於上海,讀書在上海,第一份工作也在上海,甚至想過一直留在上海,是個地道純正的上海人。

張勇讀書時最大的夢想是去萬國證券的研究所工作,所以在1991年的時候,他去了上海財經大學讀金融學。

那時候的萬國證券,就好比中國的高盛,而創始人管金生則被稱為中國的「證券教父」。然而,等他要畢業的時候,就發生了著名的「327國債事件」,萬國併入了申銀,管金生被判了16年。

1995年,張勇又想去巴林銀行上海代表處,說去就去,成功簽約了巴林銀行上海辦事處。張勇萬事俱備,只待上班,但到第二輪面試的時候,巴林銀行招聘暫停公司突然倒閉了。

此時還發生了被《金融時報》稱為「中國大陸證券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的327國債事件。這些「偶然」最終改變了張勇的職業軌跡。

張勇不得不離開銀行和券商,選擇了會計師事務所,進入「全球五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安達信,自此和「財務」搭上關係。

在安信達,張勇覺得自己每天充滿了活力和機遇;直到2002年3月21日,正在外面做著審計的張勇突然接到消息,安達信沒了,併入了普華永道。張勇就這麼稀里糊塗的成了普華永道的員工。

職業更迭,雖然歷經挫折,張勇依然在這條大道上折騰著。

二、真正的高手從不找捷徑,而是選擇更難走的路

張勇在普華永道一干就是11年,快成為這個行業的合伙人位置時。他又不安分地看到了,盛大CEO陳天橋的另一種職業軌跡,於是在2005年受邀加入了盛大,並為盛大建立了完善的財務制度。

在盛大短短兩年時光,張勇從財務總監做到了副總裁兼CFO,在此期間,盛大業績也一路飆升。

這時,張勇接到了一個獵頭公司的電話,這也是一個改變他一生的電話。

獵頭說:「有一個公司叫阿里巴巴,你願不願意了解一下?如果有空的話,他們的CFO約你明天早上在香港文華東方酒店吃早飯。」

2007年的阿里巴巴,並非像現在這般如日中天,而此時的張勇也並不了解這家從事電子商務的公司。

阿里巴巴早期創業團隊

回家後,張勇把這家公司與太太分享的時候,太太的一句話:「我就經常在逛淘寶,買東西啊!」讓張勇提起了興致。

上海人通常都不願意離開上海。張勇接到過很多機會,都是一些公司找CFO或VP,一般他都直接拒絕說『不』。唯獨這次例外,張勇覺得淘寶很新奇,電子商務應該是未來,於是他便毅然選擇去挑戰這個完全陌生的行業。

第二周,張勇就坐火車從上海去到了杭州阿里巴巴公司,以淘寶網財務長的職務正式加入了阿里巴巴,負責淘寶的商業模式設計,至此開啟了阿里的折騰之路。

三、入職阿里巴巴之後,正式開啟顛覆之路

2008年底,由於淘寶商城的負責人離職,團隊如同一盤散沙,整個商城業務混亂。而此時剛進阿里不到兩年的張勇,主動提出來要幫忙代管淘寶商城。

當時張勇說:「去做商城很簡單,不是我想做,而是我不能看著它死掉。」

2009年3月接手淘寶商城,4個月後,商城事業部在張勇的帶領下重新恢復獨立運營。這一年,也是淘寶商城誕生的第二年,很多消費者不知道這個品牌,張勇就想通過一個活動或一個事件,讓消費者記住『淘寶商城』。

為此,他和同事一起挑出11月11日作為活動的時間,原因是這一天處在十一和聖誕節之間,是一個理想的促銷時間點。

只是令張勇出乎意料的是,他這個「臨時工」只想帶領淘寶商城走上正軌,卻成功地締造了改變中國和世界購物習慣的「雙11」購物節。

所有時間的努力與付出,都不會白白消耗,它定會在某一個時間截點給你一個意外的驚喜

此後的10年里,張勇的「雙11」不斷在創造著新峰。

如果說淘寶是馬雲創業的碩果,那麼天貓則是張勇在此基礎上二次創業的戰果。

2013年,在阿里歷練成熟後的張勇,正式成為阿里合伙人,職務也從B2C事業群總裁變成了阿里集團的COO,之後再到如今的CEO。

四、成功從來沒有捷徑,張勇只是在用笨方法罷了

阿里成就了張勇,張勇也成就了阿里。

對於未來「我們花這麼大的代價、這麼大的投入去做這件事情,」張勇說,「最重要的目的是尋找我們的同路人,走向未來、走向102年,走好未來5年、10年、20年的同路人。」同時還是「願意一起折騰點事情」的人。

在阿里深耕細作的十幾年裡,張勇越發明白:「路再難走,你也得堅持走下去!」不論任何事,只有不斷去折騰,持續去沉澱,終有熬出頭的日子。

喬布斯曾說過:「成功沒有捷徑,你必須把卓越轉變成身上的一個特質。最大限度地發揮你的天賦、才能、技巧,才能把其他人甩在後面。」

世界上並沒有成為高手的捷徑,也沒有第二個張勇,但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可以遵循:

1、深度思考,把時間花在戰略上,多思考事的本質

美團創始人王興曾說: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其實,真正的思考,就是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戰略上,多思考問題的本質。正如張勇發明創建了「雙十一」一樣。

收藏家馬未也曾分享過一個故事:有一次,一把黃花梨木椅不小心碰掉了一個缺口,即使補救措施再完美,也不太可能恢復原樣了,但有一位師傅,最大程度地還原了椅子本來的面目。

原來,那師傅花了整整3天,在一堆廢料里尋找顏色、花紋都相近的材料,而補椅子一個時辰即可。這個細節深深打動了馬未都。

從此,他每次遇到木器損壞,都會找這個師傅,雖然報價高出市場行情,但他認準了,從不更換。

只有在本質上花的時間越多,把事做成的可能性就越大。

2、敢於挑戰,不斷挑戰自己

張勇曾表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經歷和機會,對年輕人來說,要學會看未來大勢,判斷即將發生的變化,並按照趨勢對人生進行規劃。「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但投資不是規劃出來的,而是嘗試出來的。沒人能規劃20年要走的道路,因為市場和社會的變化都超過我們的想像。」

張勇用自己畢業後的經歷舉例來說明「不斷挑戰自己」的重要性。他說自己曾經的理想是進萬國證券的研究所,畢業後也拿到了一些銀行的offer。「但是offer來了後,去銀行看了一下,問自己每天朝九晚五坐銀行按時上班回家,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骨子裡不太安分」的他後來選擇了當時剛進入中國的安達信。

在網際網路剛出現在中國時,張勇看到了背後蘊含的巨大機遇,毅然放棄了即將成為安達信合伙人的機會,投身於網際網路這個年輕而充滿未知的行業。

3、堅持復盤,認識自己,向自己學習

復盤,本意是指圍棋中下完棋後對棋局的分析,哪裡下得好,哪裡下得不好,圍棋手通過一次次的復盤來了解自己和對手的招數。一個會持續,高頻,深度復盤的人,成長的速度是呈指數級增長的。

柳傳志也曾說:「在這些年管理工作和自我成長中,「復盤」是最令我受益的工具之一。」

復盤之所以能幫助人獲得快速成長,是因為當你復盤時,你要站在一個客觀中立的角度,理性、真實、毫不保留地剖析自己,把所有好的,不好的都一一挖掘出來,這個過程能幫助你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堅持復盤,你的成長會非常明顯。

歌手李健說:「當能力撐不起野心時,所有的路都是彎路。」

世上並沒有毫不費力就能成功的捷徑,捷逕往往是最大的彎路。那些你看起來雲淡風輕的背後,都是由無數汗水和努力積累而成的。任何試圖走捷徑的行為,都會讓你在未來付出更大的代價。

正如滴滴創始人程維所說:這個世界不斷在被有志向、獨立思考、敢想敢幹的年輕人推動著。年輕時,要選難走的路,因為那是向上的路,讓明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更不一樣的路。

4、對生活與事業,時刻保持激情與熱情去折騰出自己的人生

馬雲當時問張勇為什麼要來阿里,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已經做過一家30億美元的公司,想做一個300億美元的。」

永遠保持激情的狀態去折騰一些事出來,是張勇最大的成功秘訣。

魯訊也曾說:本身就窮,折騰對了就成富人,折騰不對,大不了還是窮人,如果不折騰,一輩子都是窮人。

成功不過就是憑著勇氣和努力,不斷折騰,不斷超越自己,進而成為更好的自己。張勇的折騰正是一種無懼困難的努力前進:哪怕路上布滿荊棘,我也要去摘星星。

生命的最如是一張白紙,成品全靠我們自己裝扮。若不想百年如一日的機械重複,想要活得精彩就得敢於去折騰。沒有一次次跨越現狀,就不能站到成功的高處,正如張勇!

折騰過的人生,無撼無怨;折騰過的生命,精彩完滿。

願我們都能在有限的人生里,折騰出無限的價值來!

語非年:馬拉松愛好者,自律達人;文字抒寫內心,跑步窺探生活,致力於身體與靈魂同時在路上,隨性而不隨意的一枚追風女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neRgUm0BJleJMoPMwE-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