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李現、陳立農主演的電影《赤狐書生》豆瓣分出爐,正如很多網友預測的那樣,在一星占比高達15.3%,二星占比高達29.3%的情況下,該電影的豆瓣分只有5.5,算是不及格的成績。
不知是否受到口碑影響,《赤狐書生》的票房成績也低於期望,截止到本文發布時間,累計票房才6400萬,預測票房僅2.6億。
按理說,以當下的影院市場趨勢,2.6億的預測票房並不算低,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范偉主演的《一秒鐘》,豆瓣分高達7.8,但是在上映9天後,票房剛剛過億,預測票房只有1.25億。
由此來看,《赤狐書生》有著李現、陳立農兩個當紅小生領銜,在票房號召力上還是很強勢的。
雖然豆瓣分不是評價一部影片優劣的標準,也無法體現一定的公允性,但是在《赤狐書生》上映當天,豆瓣眾多一星二星的出現,似乎並非偶然,即便兩位主演的人氣很高,但是如果內容質量跟不上的話,觀眾也不會買帳的。
分析一下網友對《赤狐書生》不滿意的地方,大致有三點:
一、改編偏離原著。《赤狐書生》改編於多多的小說《春江花月夜》,雙男主的角色設計,以當前的限定來看,想來無法搬上大螢幕,所以《赤狐書生》進行了變動,加入了搞笑橋段,還拉來一個美女做擋箭牌,並在結尾對愛情和友情進行了升華,但是對於原著粉來說,似乎缺失了其中主要的精髓。
二、兩位主演的演技沒有達到預期。按理說,以李現和陳立農的人氣來說,完全可以扛得起《赤狐書生》的口碑,但是很多網友卻對二人在片中的演技不是很滿意,有人認為影片前半部李現裝瘋賣傻式的詮釋角色,多少有些尷尬,而陳立農又總讓人覺得有些音畫不同步,看起來很彆扭。
三、影片前後脫節。正常一部影片的劇情走向,幾乎都是前面各種鋪墊,最後大結局時完成升華。但是對於電影《赤狐書生》來說,前半部分的搞笑設計可圈可點,節奏輕鬆明快,兩位主角也都各司其職,稱得上中規中矩,但是到了後面關鍵階段,卻開始強行扭轉,硬性煽情,走向與前面的鋪墊相差很大。
當然了,受內容所限,《赤狐書生》不可能按照原著的走向來拍,這樣很難過審,但又不能偏差原著過多,所以才會在很多環節設計上有些脫節,畢竟這種題材影片的顧慮太多了。
儘管《赤狐書生》的豆瓣口碑不及格,但對於主演們的粉絲來說,能夠看到自家愛豆的精彩表演,已經很滿足了,所以目光都集中到了影片中的精彩部分,對於一些不足之處自然就忽略了。
總體來講,電影《赤狐書生》是一部中規中矩的依靠當紅演員撐起來的影片,所以票房成績好於豆瓣口碑也很正常,而此類影片最大的痛點就是過於看重角色的形象設計,把更多的精力花費在了突出演員個性表演上,忽略了內容質量,這也是很多同類影片的通病。
但是,商家看中的還是票房,不管口碑如何,只有能夠號召更多觀眾走進影院就贏了。
可是話說回來,對於李現和陳立農來說,正值當紅階段,所以在接影片通告的時候,似乎更應該注重質量而不是數量,就像很多老前輩那樣,有幾個能夠傳世的作品,這樣也不會辜負各自粉絲們的期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nFj5MHYBjdFTv4tAmO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