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實體店應該何去何從?「春天」還有多遠?

2020-02-10     行知牛

2019年寒冬早已遠去,很多實體店主都認為,堅持一下「春天」就來到,可惜沒想到,遇到了病毒的侵襲,無奈之下全國上演空城計,所有店鋪責令關門,很多店主都已焦頭爛額……



難道所謂的「春天」真的那麼遙不可及嗎?

其實並非如此,還是有很多商機,關鍵在於你是否挖掘。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實體店的「春天」在哪裡?如何挖掘?

1、快速搭建線上平台

2019年電商的快速發展,或許讓很多實體店老闆看著眼紅,但是線上平台的實力不容小覷。而疫情之下,搭建線上平台是重要一條渠道,不僅降低商品滯銷,還可以獲得更多用戶。

用一波數據說明:據京東大數據顯示,從除夕到初九短短十天內,京東給全國消費者送達了1.9萬噸主糧、590萬升食用油、1.5萬噸生鮮食品、1500萬包方便麵……或許你永遠想不到,不用花一分營銷,海量用戶就湧上電商平台,排隊搶貨。

這樣的「盛會」,絕對不亞於雙十一的盛典,而疫情下,「民以食為天」依然重要。因此,很多水果店、蔬菜店以及各個大型超市都迅速搭建線上平台,基本上都是滿額包送,保證用戶們的生活起居。



比如我們這裡的一個水果蔬菜店,一直都是物美價廉,每日還有各種的團購。而疫情來臨以後,老闆準備歇業,團購暫停。隨著疫情的發展,很多蔬菜瓜果都需要搶,老闆就快速搭建線上平台,受到很多老用戶的支持,三天不到,微信群就滿了,又建立了分群,群主每天都會發布各種蔬菜瓜果,需要的可以提前預定,次日送達,按照「無接觸配送四規範」,把蔬菜瓜果送到附近的小區。

這樣的線上裂變,目前應該很常見。同時,還有各種的直播賣貨,同城送貨的樣板方案,很多實體店,只要有大量存貨,防止滯銷的情況下,都可以試一下。

這樣的線上平台,不管你搭建的效果如何,應該都會有一定的收穫。

2、市場需求度並非減少

任何時代、任何行業都會面臨各種的「危」和「機」,或許這場疫情下,讓很多實體店的老闆們心慌了,每天睜眼就是高額的房租和員工費用,有一種「入不敷出」,甚至「啃老本」的擔憂,這些都是在所難免的。而此時,最重要的就是,你需要想清楚你是否有退路?是否有方案B?如果你沒有,只能調整好心態,用積極的心態度過疫情。



或許你覺得無法開業,一心想把店盤出去,而此時盤出,價格肯定低廉,也並非是一種明智的做法。畢竟只是延遲開業,而不是需求消失,疫情以後會迎來黃金時代,堅持下來的實體店,之後必定脫穎而出。

3、重新思考行業動態

一直以來,很多實體店的老闆都是被各種的行業動態,牽著鼻子走,其實正確與否,衡量的標準只是在於是否賺錢,而現在不同了,我們可以改變一下。

據數據顯示,現在有近2億人在家辦公,而你作為實體店的老闆,想干卻不能幹,是不是有種心塞,現在混得還不如一個打工仔,與其窩在家裡,不如好好想想行業動態,或許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商機」。



只要有必贏的信心,線下實體店的春天馬上就會到來。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幹掉「消極」、「負面」的聲音,一個字,就是干!相信國家,相信我們的政府,相信我們一線的醫護人員,災難終將過去,疫情阻擊戰,我們只會勝利!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交流討論,同時關注行知牛,了解往期更多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n8s6M3ABgx9BqZZIvuf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