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縱相新聞 程靖 綜合
有著"美國鍾南山"之稱的,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長福奇日前表示,美國針對新冠病毒的檢測數量應增加兩倍。福奇表示,目前,美國每周要進行150萬~200萬次新冠病毒測試,希望未來幾周內能夠翻倍。
他特別指出,該檢測指的是病毒檢測,而非抗體檢測。同時福奇也強調了辨別傳染源、隔離和密切接觸者追蹤的必要性。
(圖說:紐約布魯克林一家醫院內,醫生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圖/The New York Times)
福奇的同事、白宮新冠疫情特別工作組協調員博克斯則說,美國需要突破病毒檢測技術,採取抗原檢測。
據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疫情信息中心的統計,截至美東時間26日晚9時,美國累計確診新冠病毒感染病例965426例,累計病亡54856例。
檢測技術需要"創新突破"
對於擴大病毒檢測規模、篩查感染者的需要性,博克斯日前接受國家廣播公司(NBC)採訪時說,美國在病毒檢測上需要"創新突破",他所指的是病毒抗原檢測,該技術通常用於流感病毒快速檢測。
"比起努力嘗試檢測活病毒,或者病毒粒子,我們應該擁有檢測抗原的能力。"博克斯說。
博克斯說,全美目前有5000台具有檢測能力的實驗室設備,都應該調集起來"開足馬力"執行檢測任務。
相比於目前常見的核酸檢測(PCR),抗原檢測尋找的是病原體表面能夠引起人體免疫反應的蛋白。如果病人體液中檢測到核酸、抗體或抗原三者中的任何一種,則意味著已經被感染。據報道,抗原檢測對實驗室要求較低,可用於早篩查、早診斷,適合基層醫院大規模篩查,最快15分鐘內出結果。
上周四,福奇在接受"時代100"採訪時表示,美國需要"顯著增加"病毒檢測數量,不光是檢測次數,還有檢測能力。
但特朗普在當天的疫情發布會上隔空喊話福奇,回懟稱美國在檢測方面"做得非常好"。自美國疫情爆發以來,特朗普一直對美國的大規模檢測稱讚有加,但據CNN報道,美國目前已進行的人均檢測數字還不及義大利。
出於封鎖措施對經濟帶來負面影響的考量,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逐步"解封"社會,而大規模檢測是解封前重中之重——若不及時檢測、排查出新的感染者,則極有可能將解封后的大眾暴露於感染風險之中。
據CNN報道,美國公衛專家提出了兩種不同的方案,有人提出每周需進行300-3000萬次檢測;有人認為美國每天需進行2000萬次檢測,才能從容遏制新冠疫情的再次爆發。
截至4月21日,全美進行了約400萬次新冠病毒檢測,多個州報告了用於檢測的物資短缺,包括檢測試劑和拭子標本(棉簽)。
福奇認為,美國疫情爆發至今,相應的技術已不斷進步,最終會達到所需水準,但"仍需努力"。
紐約何時解封?
紐約州周日報告新增病亡數字為近一個月來的最低,美國疫情"震中"似乎迎來了曙光。上周日(26日)紐約州州長安德魯·科莫宣布了逐步解封的時間表,建築和製造業等風險較低且無法遠程辦公的行業最早將於5月15日左右復工。
但紐約市何時解除社交隔離?科莫隻字未提。相比於其他州,紐約州的解封相對謹慎得多。喬治亞州已於上周五(24日)允許理髮店、紋身店等需要人員密切接觸的服務和零售業開業,儘管亞特蘭大等城市拒絕了復工請求,該州一些電影院預計也將於周一(27日)開業。
(圖說:紐約州州長科莫。圖/紐約州政府)
根據白宮新冠疫情特別工作組發布的指導方針,如果一個地區報告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連續兩周下降、病毒檢測結果陽性的百分比下降、醫療系統壓力緩解等,滿足這些條件便可逐步推行解封方案。紐約州新增病例在過去兩周內已有下降趨勢,但單日間仍然有所反覆。
但科莫一直以來警告公眾對可能二次爆發的疫情保持警惕,稱紐約"在解封的路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