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三生三世
軍費開支是衡量一個國家武裝力量建設的重要指標,國際媒體對此非常感興趣,經常曬一哂各國的軍費開支排名。在這個排名中,第一位當然是全球霸主美國,而占據第二位的近年來是中國,第三名到第五名由於開支比較相近,經常處於變動之中。不過,你絕對想不到的是,這個老三經常被中東石油土豪沙烏地阿拉伯所占據。
由於控制著全球最大的產油地,僅靠著賣油,沙烏地阿拉伯就賺了個盆滿缽滿。對於軍隊的投資,向來不差錢的沙烏地阿拉伯可是不遺餘力的。該國陸海空三軍加起來也就12萬人左右的規模,但就是這麼點人,沙特的軍費開支也經常是蹭到全球第三,甚至曾經達到過800億美元左右。
既然不差錢,海上石油運輸航線又非常重要,按說沙特對於海軍的投入應該是比較大的,怎麼著也應該向全球其他海上強國看齊,裝備航空母艦吧?但實際情況是,沙特是連一艘航母也沒有,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首先,航母作為現代海戰中的核心裝備,其本質是進攻性的作戰平台,而沙烏地阿拉伯雖然靠近紅海和波斯灣地區,但是由於這些地區都屬於比較狹窄的海域,國家又比較多,沙特所控制的海域面積並不大,真要是養一艘航母,連輾轉騰挪的地方都沒有,在戰爭中很可能被當作別人的靶子。雖然咱不差錢,但也不能這樣投資啊,還是要搞一些小型的艦艇,能夠護航和保證自己海域的安全就可以了。
其次,沙特在中東所面臨的地緣政治環境並不是很樂觀,與沙特關係不太好的鄰國也比較多,動不動就可能出現刀劍相向的情況。因此,為了保住自己的金飯碗,沙特當然是把大量的資金傾斜的空軍和陸軍中了。沙特陸軍和空軍裝備堪稱奢華,不過沙特人實在是太富有了,因此在戰爭中的意志並不是很強烈,往往拿著好裝備打不了好仗。無奈之下,沙特也是經常拿錢僱傭其他國家的士兵幫他打仗,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最後,沙烏地阿拉伯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就是採取了背靠全球霸主美國的對外策略,可以說是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比較鐵桿的盟友。海上如果出現問題,沙特經常求諸盟友美國來幫助,效果比自己出手還要好。因此,沙特也就沒有在海上砸錢的覺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