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爽劇的正確打開方式!

2020-11-17   劇逗社

原標題:這才是爽劇的正確打開方式!

又一部神劇豆子安利晚了!

就是這部

《後翼棄兵》,又名《女王的棋局》。

是一部僅有7集的迷你短劇。

由沃爾特·特維斯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美蘇冷戰時期,天才棋手貝絲一路披荊斬棘成為世界冠軍的故事。

網飛出品,豆瓣9.1,好評如潮。

不要問豆子為什麼0202年了,還在對天才故事著迷。

因為《後翼棄兵》並沒有一味聚焦在天才的逆天開掛上,而是瞄準女主的成長與救贖展現自我覺醒的女性力量。

講真,看真·大女主打怪升級,通關稱王,誰看誰爽!

——天才棋手是怎樣煉成的?——

這位,就是我們的天才女主貝絲·哈蒙。

不錯,她抽煙酗酒一夜情,嗑藥上癮開後宮,但我們都知道,她是個好女孩!

貝絲的童年很不幸,幼時被生父拋棄,9歲被親媽帶著自殺,卻在車禍中奇蹟般的存活下來,成為了孤兒。

後來順理成章的進入孤兒院,從此開啟天才孤女副本。

她在孤兒院的地下室遇到了時常一個人對弈的老校工薩貝先生,也是人生第一次接觸西洋棋,並表現出很強烈的興趣。

可性格古怪的薩貝先生並不教她,貝絲就自己琢磨,最後竟然靠著暗中觀察和琢磨摸索出了走棋規則。

果然,天賦這種東西,真的會令人嫉妒到扭曲!

薩貝先生終於肯邀請她下棋,卻是讓人上手就對局,四步之內,把人將死。

這就有點欺負人了哈~

孩子連規則都還沒完全搞明白呢!

不過,貝絲沒有被失敗擊退,而是燃起熊熊鬥志,自!學!成!才!

很快,薩貝先生再也贏不了她了。

即使和更厲害的人聯手也被貝絲打敗!

不久後,貝絲就能以一己之力單挑整個西洋棋社而大獲全勝。

可天才棋手背後也有不為人知的秘密,貝絲有藥物依賴,甚至發展到把藥當糖吃!

這招也太猛了!

大家千萬別學!

當時的政府「治療」孤兒身心創傷的方式非常簡單粗暴,一天一粒鎮靜劑,痛苦煩惱都遠離。

一開始藥勁太大,貝絲還受不住,可慢慢的,她就夜夜依靠藥物致幻,在天花板下棋,實力也隨之突飛猛進。

可以說,她完全是從實戰成長起來的天才。

到了15歲那年,貝絲被一對夫婦收養。

可惜,收養她的家庭並不和睦,養父常年不在家,養母抽煙酗酒,精神狀態不佳。

後來,養父一走了之,貝絲和養母相依為命。

為了賺錢,貝絲決定參加比賽贏取獎金,最後以新人身份獲得冠軍,如願贏得100美金。

嘗到甜頭後,母女倆開始踏上比賽掙獎金的道路,一路過關斬將把日子越過越滋潤。

直到貝絲對上世界冠軍博戈夫,天才才摸到了能力天花板。

貝絲輸得一敗塗地,養母也在此時突然離世。

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挫敗和孤獨,儘管她很快振作起來備戰,可再一次對上博戈夫時,還是輸了!

天才的高傲讓她無法接受輸給同一個人兩次,內心的脆弱又讓她忍受不了孤獨的痛苦,她開始酗酒嗑藥,日日醉生夢死。

天才也會有低谷期?

是了,天才的自我墮落往往來得更快更猛!

事實上,貝絲一直都有心魔,她懷疑自己精神不正常,她依賴藥物是因為她不相信清醒的自己能贏得勝利,她認為不迷幻就不能贏!

就在觀眾以為天才就此隕落,全劇終的時候,新的轉折點出現了!

曾經的對手哈利一直都在默默關心著她。

幼時好友喬琳也直接找上門陪伴,還拿出自己念書的積蓄支持貝絲去比賽。

多次棋逢對手的班尼也邀請貝絲到紐約特訓,幫她重整旗鼓。

還有去世的薩貝先生,生前也一路關注著貝絲的成長。

貝絲在周圍人的溫暖和信任中得到了救贖,她擁有的遠比她想像中的要多得多。

最後,她帶著全新的、真實的自己前往俄羅斯比賽,昔日比賽的對手們也自發組成智囊團為她群策群力。

戒掉了藥物和酒精的貝絲,用清醒的頭腦和強悍的實力擊敗一個個強手,拿下世界冠軍。

看完全劇,你會覺得爽,也會覺得釋然。

縱然貝絲天賦異稟,卻也沒有金手指,同樣需要付出99%的汗水才成為世界冠軍。

而在當時男女平等還沒提上日程的年代,貝絲用實力讓世界看到了女性的力量,最後化身「白後」走進公園那幕,也太鯊人了叭!

——這才是爽劇的打開方式!——

除了講述天才成長,這部劇吸引人的地方還有很多!!!

首先,全員演技在線,尤其是女主,靚絕全場!

越是美得攝魂奪魄,就越殺得片甲不留!

演技方面更是祖師爺喂飯吃,那股子渾然天成的孤獨無助直接穿透螢幕抵達人心。

你也不用擔心自己看不懂對局會影響觀劇,不存在的,單單看演員臉上的微表情就能知道當下局勢如何!

其次,金句頻出,全是人生道理!

還有,它的服化道一流。

30多套復古穿搭+五六十年代妝發,哪個女孩子看了不得夸一句絕了子。

就連劇中家裝也被不少人納入收藏模板。

優秀的攝像剪輯和運鏡,全劇幾乎沒有廢鏡頭,讓人根本捨不得開倍速。

就算完全不懂西洋棋也能擁有360度沉浸式體驗。

另外,劇集尊重歷史也尊重人物,在塑造人物的過程中同樣注重融入歷史元素,例如六七十年代美蘇爭霸、嬉皮士運動興起、性解放思潮、黑人民權運動等等都在劇中有很好的呈現。

最後,也是最讓豆子驚喜的一點,自我覺醒的女性群像!

那時的人們普遍希望女孩子乖一點,聽話一點,按部就班成長為好妻子、好母親。

像貝絲這樣一心搞事業的非常少,尤其是在西洋棋領域。

哪怕她已經小有名氣,媒體也只關注她的性別、她對其他男性的看法而不是她的能力。

所幸貝絲對待感情一直都是理智的,理智到do完馬上點起事後煙看象棋雜誌那種。

或許是母親們的經歷讓貝絲不敢輕易踏入一段感情,所以她能更專注象棋事業,慢慢變強,強到旁人不敢忽略她的實力。

除了貝絲,劇中還有不少敢於做自己的女性。

貝絲人生第一場比賽上對弈的那位姑娘,也是小小年紀就敢於突破女孩不配下象棋的桎梏成為棋手。

貝絲的閨蜜喬琳,黑人女孩,孤兒出身,卻還是靠努力上大學,拿獎學金,成為律師助理,未來還要攢錢上法學院,其中奮鬥的艱辛,我們難以想像。

就連貝絲的養母也自強獨立過,主動請求成為貝絲的經紀人賺佣金。

沒有歇斯底里的控訴,也沒有暴力流血的衝突,觀眾就在平靜中感受到女性逐漸爭取主動的有力感!

一句話總結:好看到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