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研究生學歷」「對不起,你年齡太大,超過35歲我們不要」

2020-04-12     軼工坊

前幾天在網絡論壇上看到一則關於「研究生求職」的帖子,一位自稱36歲且擁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應聘者,發帖吐槽自己「在求職過程中屢遭打擊」,而不少單位拒絕他的理由是「年齡太大了」。


畢業生在畢業典禮後


這位36歲研究生還提到自己與某HR的一次聊天,他信心滿滿地向HR推薦自己,並強調「我是研究生學歷」,可HR並沒有對他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在大致翻閱了他的簡歷後向他表示,「對不起,你年齡太大了,超過35歲我們不要。」

從帖子下面的部分評論中,我們能看出不少大齡求職者經歷過類似遭遇,他們因缺乏年齡優勢,面臨著或多或少的求職困境。

不得不承認,當下社會,確實有部分用人單位限制錄用年齡超過35歲的新員工。在他們看來,年齡超過35歲,體力和精力都會下降,加上35歲以上的大齡求職者基本都是有家有室、有兒有女的,需要花較多時間在家庭上,所以他們把招錄重點放在了二十多歲的小伙子和小姑娘身上。



按理說,35歲以上的求職者,工作經驗更為豐富,應該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但也正是因為他們經驗豐富,他們了解各種社交漏洞,懂得如何利用單位的資源為個人牟利。對不少企業來講,花很高的薪資聘請熟悉職場規則的「高齡」求職者,是一個投入很大、風險很大的行為,不如花較低的薪資聘請年輕高校畢業生。

另外,剛從大學校園畢業的年輕人,執行力更強,他們大多會不折不扣地執行上級指令。而那些有著十幾年工作經驗的「老職場」,有著自己的辦事原則和程序,他們甚至會公開指責上級做法不科學,讓上級難堪,進而導致公司內容員工關係不和諧,影響公司業務和發展。這也是企業需要考慮的問題。

由此可見,在高學歷和年齡之間,部分企業會傾向「年齡有限」,這雖然會給企業發展帶來較多不確定性,但會減少企業的人力成本,增加企業活力。


It 專家閱讀服務手冊


「36歲研究生求職被拒」,讓人們看到了一個殘酷的事實:超過35歲,只有高學歷很難找到好工作。要想讓自己35歲之後不在職場上到處碰壁,我們只有從兩個方面著手。

第一:絕不讓自己成為「只有高學歷」的人

有些高齡求職者,學歷不低,卻沒有較高的職位層級。舉個簡單的例子,一位年近四十的求職者,仍以程式設計師、業務員這樣的工作經歷到處求職,這就很難得到認可了。或許他們在程式設計師、業務員等崗位上取得了很好的業績,也為原單位創造了較多的財富,但他們長時間徘徊在低階職位上,總會給人們以「能力不強」的錯覺。因而「高齡」求職者不能只是提升自己的學歷層次,還要提升自己的職位階次。


智聯招聘


提升職位階次的過程,也是積累資金和人脈的過程。我們通常所說的「對人一生產生重要影響的貴人」大多都是在提升職位層級過程中遇到的。即便遇不到所謂的「貴人」,「晉級」的過程也會帶來很多不曾有過的體驗,個人的視界也會開闊很多。而能力也會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淬鍊。

如果沒有資源、沒有人脈、沒有眼界、沒有「別人所沒有的一技之長」,僅僅有高學歷,那就永遠是別人的「挑選物」,沒有選擇權,只有被選擇權,命運也就掌握在別人手中。如此一來,隨著年齡增長,所有的求職優勢都會被消磨殆盡。

第二:適當降低「好工作」標準



「學歷越高,工作越好」,這是社會上的一種普遍認知。受此影響,不少具有研究生學歷的求職者,總會給自己制定一個比本科畢業生更高的求職標準,他們不僅把自己與同等學歷的碩士生或博士生進行類比,也會把自己與身邊的本科畢業生進行類比,倘若發現本科畢業生的地位和工作待遇超過自己,就會心生嫉恨。有些研究生選擇跳槽,就是因為自己的上司或一些收入超過自己的同單位員工是本科學歷,他們忍受不了這樣的工作環境,於是決定換個「好工作」。

可是,到了新單位,仍可能會遇到同齡的、收入或地位高過自己的本科生,難道又要跳槽?


面對下一個成功的一天


事實上,「高齡」求職者如果能適當降低「好工作」標準,不給自己制定過高的求職目標,找份工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若找到了一份工作,進入了新的崗位,就一定要儘快進入狀態,不要抱怨,更不要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而是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把工作做好。

如今就業形勢是很嚴峻,高學歷求職者面臨的就業壓力與日俱增,不過就業市場從來不缺「地位高、收入高」的工作。簡而言之,若有實力,就算四五十歲,也會有獵頭親自上門推薦好工作;但若沒有實力,超過35歲的你,可能就成為了職場的「棄兒」。優勝劣汰,這是整個社會的生存法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mTJOdnEBfwtFQPkdzfy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