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請點下右上「關注」,咱們今天一起來聊聊冬小麥白粉病防治相關事宜。
今天是2020年4月27日,地處晉冀魯豫四省交界的邯鄲平原冬小麥今年普遍長勢太好,目前冬小麥正處於抽穗初始期。
傳統耕作農時中,當地農諺道:半吐半秀,一月成就。就是說看見冬小麥穗羞答答「露臉」了,這叫半吐半秀,然後一個月肥胖的新麥粒就收穫入倉,可磨面蒸白饅頭嘍~
俺們邯鄲平原上不說小麥抽穗,而是說小麥「秀穗」,比如農人高興地說:小麥秀齊穗了。一個「秀」字,表達了當地農人對在農作物里生長期最長的冬小麥的美好期盼。在邯鄲農人的心目中,冬小麥秀穗就像明星秀一樣。
眼見如上圖,這麼密不透風撒土不漏的冬小麥,是今天上午剛拍的。
麥子長這麼好的身段,但咱們農人不要高興太早。
今年冬小麥密度大,長勢太好,容易導致減產最主要的三種為害
一是:陰雨天和灌溉導致麥田濕度大,不透風,不見陽光,白粉病來「騷擾」迅速蔓延;
二是:麥蚜發生沒有及時防治;
三是:大風天倒伏。
長勢好於歷年的冬小麥,能在未來的一個多月里,有效防控了上述三點,獲得高產,豐盈庫存,飯碗就可牢牢端在咱們自己手裡。正像新聞里說的:只要你不怕長胖,儘管放開肚皮吃。
今天咱就重點來說說小麥白粉病的防治
一、看上下圖,咱先弄清白粉病發病後的症狀:這是扒開密不透風麥壟後,小麥植株根部實拍。這樣的小麥植株基部黃葉屬於冬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新陳代謝後的自然老化,並不是小麥白粉病發生症狀。
但這麼密度大的麥田一旦遇到連陰雨,白粉病就會迅速發生。等白粉病發生後,再打藥防治效果就很差了。因為所有的農作物病害防治應該遵守一個原則:「預防為主」。
要在冬小麥沒有發病前,提前噴藥為冬小麥植株打個「預防針」。當白粉病發生後,再迅速噴藥治療,白粉病才會得到有效可控。
二、小麥白粉病症狀和為啥白粉病是小麥減產的最惡性病症之一,看下圖:
上下圖:冬小麥白粉病發病中期麥田情況和麥葉症狀
下圖:白粉病發生嚴重的小麥葉面症狀。
上面三張圖示,讓咱們認清了白粉病發生後的本來「面目」,下面咱來簡單說下白粉病的發生和預防:
1.小麥發生白粉病基礎:麥田稠密,不透風不見陽光;
2.小麥發生白粉病時間:小麥秀穗開始到小麥灌漿飽滿後的三周時間裡;
3.小麥白粉病發病條件:連續陰雨天和大水灌溉。連續陰雨天發病嚴重快速,三五天可蔓延整個麥田;大水灌溉發病較輕。
(上圖:4月27日上午,在雙塔鎮軍寨村西偌大的一方麥田裡,只遇見村民王金山在打藥,預防白粉病和蚜蟲)
三、搞明白了白粉病發病原因和規律,下面咱說下防治:
小麥田預防白粉病比較簡單,只是咱們農人沒有足夠的重視,懷有僥倖心理。咱這裡不囉里囉嗦鋪擺「農業措施」預防小麥田白粉病了,直接說見效快行之有效的化學防治。
1.防治白粉病藥物:乙嘧酚醚菌酯、三唑類殺菌劑。我們邯鄲最常用的就是「20%粉銹寧乳油」,這種農藥具有內吸、熏蒸、保護和治療作用,持效期長特點;屬於低毒農藥,且廉價成本低。
2.濃度:20%粉銹寧乳油稀釋800~1000倍液,選擇無風或微風時間,對麥田進行均勻噴霧,務必讓藥霧氣落在麥田。每畝建議用稀釋後的藥液量約50公斤,約合工農16型背負式噴霧器三藥筒。
3.預防最佳時段:小麥秀穗期~灌漿期。建議休穗期噴藥預防一次;待小麥灌漿期結合防治麥蚜,再二次噴藥。
按照上述農藥種類和防治方法:就可預防連陰雨天和灌漿水引發的小麥白粉病發生,造成小麥大幅減持。
切記:預防為主。若沒有預防,從小麥秀穗開始,只要連陰雨兩天,天晴後,就立馬到麥田噴藥補救,可通過加大藥液量噴洒,來遏制白粉病發生蔓延。小麥白粉病預防不難,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四、上圖這類麥田不用預防白粉病:這樣的三類以下的麥田,因為稀稀拉拉,基本上不會發生白粉病,因此不用預防。但也需要防治麥蚜,這要記住。
麥蚜防治是必須的
1.防治藥劑:氧樂果、吡蟲啉、啶蟲脒等防止蚜蟲的農藥都有效。
2.防治時間:小麥秀齊穗,即可噴藥防治;麥蚜輕度發生年代噴農藥1~2次;蚜蟲重度發生年代噴農藥2~3次。
小麥倒伏預防
小麥倒伏屬於自然災害,人為難以防控。只能在小麥播種前,選擇矮杆抗倒伏麥種,適當稀植。在澆灌灌漿水時,要注意大風預警。根據土壤情況,若是中壤土,密不透風的小麥澆灌都能倒伏。對於中壤土的麥田,建議灌漿前澆一水,以後至小麥收穫,不再澆水。
冬小麥種植管理題外話
看上小圖:這也屬於高產基礎的一類麥田。標誌是,小麥秀穗期間,小麥的密度還可分辨出壟。如圖中黃線。
這樣密度得當的麥田,根部麥葉老化慢。這樣的麥田和過度稠密的麥田比較,同樣的品種同樣管理施肥,這樣的麥田收穫的麥粒飽滿,產量並不低,反而因為通風透光一點,更容易獲得高產。
看上下圖:這類麥田在邯鄲平原上屬於二類,麥田密度略低,中產穩產,對於危害麥田的兩大害,白粉病和倒伏抗力強。在白粉病和不利於小麥豐收高產的特殊氣候條件下,這類小麥反而穩產。
看下圖:因為小麥植株相對稀,明顯看出秸稈堅挺,麥根基部老化麥葉更少。
結語:
雖然現在科學種田不斷普及,冬小麥在邯鄲平原周圍一帶耕作區,雖然屬於容易種植管理的重要糧食作物;但在小麥秀穗到成熟的一個多月里,小麥又非常脆弱。加之春夏之交,正處於氣溫快速上升的季節,天氣不穩定,眼看麥子就要收穫了,一場狂風暴雨,就會造成大幅度減產。
因此,邯鄲農人把小麥收穫叫「搶收」,在過去人工收割時,農人採取寧可早收不晚收的策略,來避免突發的惡劣天氣。而近年來,冬小麥收穫全部實現了機收,只有冬小麥徹底成熟麥粒在麥穗上曬乾後,才適合機收,這就推遲了小麥收穫一周左右,這應該引起農業部門的重視。
以上,是回村歇歇老農的今天分享,歡迎您留言來聊聊,你們當地冬小麥是啥情況。
聲明:本文除三張表明「回村歇歇製圖」的圖片,均為小麥田27日上午實拍。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mJ1vvnEBfGB4SiUwLkE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