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自然基金標書形式審查的八大要點

2019-10-26     SCI論文助手

2019年國自然基金申請已經落下帷幕,今年沒中的小夥伴也彆氣餒,從現在開始準備2020年的申請吧,為了消滅掉標書里一切可能導致形式審查失敗的因素,小編總結了國自然標書遞交前的8個攻堅要點,以幫助大家順利通過明年的形式審查。

一、再次確認申請人資格

依據《2019年度項目指南》的限項申請規定,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人員,申請和承擔項目總數累計不得超3項。

2017年度和2018年度連續兩年申請面上項目未獲資助的項目(包括初審不予受理的項目)申請人,2019年度不得作為申請人申請面上項目。

青年基金申請有年齡限制:女性40周歲以下〔1979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男性35周歲以下〔1984年1月1日(含)以後出生〕,2019年起,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不再列出參與者。

二、項目信息

1.申請代碼應儘量選擇到最後一級,申請人在填寫申請書簡表時,要準確選擇「申請代碼1」及其相應的「研究方向」,以及「關鍵詞」內容;

2.面上項目合作單位不能超過兩個;

3.個人簡歷中的教育經歷,務必填寫導師姓名;

4.申請人或主要參與者職稱信息應保持一致,且如實填寫。每年工作累計不得超過10個月(老師5--9個月,研究生10個月)。

三、資金預算表

科學基金項目資金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申請人只編報直接費用預算;間接費用按依託單位單獨核定。需要注意的是,在每一筆經費後面要附上簡短的計算依據與說明,「備註」一欄不能為空。

差旅/會議/國際合作與交流費,不超過直接費用10%的,不需要提供預算測算依據。

預算數據以「萬元」為單位,精確到小數點後面兩位。各類標準或單價以「元」為單位,精確到個位。

四、正文

1.參考文獻引用格式必須統一;

2.文字中避免小錯誤,如拼寫錯誤、引文錯誤、人名錯誤等;

3.文字中慎用「首次發現」、「最」、「第一」等容易引起評審人反感的字眼;

4.擬採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要具體,可配上示意圖,一目了然,但示意圖中的關鍵分子要與標書內容相匹配;

5.不要對申請書里的欄目有任何遺漏或作任何刪改,若有的欄目下申請人沒有內容可寫,應寫「無」,切不可刪去欄目格式。

五、研究成果

代表性研究論著數目上限由10篇減少為5篇,論著之外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和學術獎勵由原來不設上限改為設置上限為10項。各類項目均需提供5篇以內代表性論著PDF文件(封面、摘要、目錄、版權頁),獎勵證書、專利書、受邀做國際學術會議大會報告等掃描件。

對已被接受尚未正式發表的論文,請附相關雜誌的接受函或在線出版的網頁連結;投稿階段的論文不列出,會議論文單列。

共同第一作者均加註「#」字樣,通訊作者及共同通訊作者均加註「*」字樣。

六、簽字和蓋章頁

項目負責人及項目組成員均須親筆簽字,不得代簽。

2019年對重點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開展無紙化申請試點。申請時依託單位只需在線確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無需報送紙質申請書。

七、所需附件列表

非高級職稱且無博士學位的申請人,須有兩位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同行專家推薦信。

在職研究生申請項目須附導師同意函,並由導師簽字。

由法定代表人簽字、依託單位加蓋公章的依託單位科研誠信承諾書,以及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部門的倫理委員會證明(電+紙);如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項目申請,應隨申請書提交依託單位生物安全保障承諾。

八、注意點

紙質文件與電子文件內容須一致。

以上的相關數據都是參照《2019年度項目指南》,僅做參考,還是要以2020年度項目指南為準。想了解更多國自然相關資訊可以關注我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mARkDG4BMH2_cNUg3VOq.html